印度人眼裡的中國是怎樣?其政治課本和歷史課本觀點竟大相徑庭

作為與中國同日而語的第二大發展中國家,一直以來印度都與中國聯繫頗多,尤其是近些年來,因為中印關係在某種程度上走到了瓶頸期,因此國內外不少媒體都經常拿中國和印度來開涮。

印度人眼裡的中國是怎樣?其政治課本和歷史課本觀點竟大相徑庭

實際上,在中國人眼中的印度並沒有那麼落後當然也沒有那麼富有,中國中學生的教科書中對於印度的描述也是站在一個相對公正的角度。但是相比於中國人眼裡的印度,印度人眼裡的中國就大不一樣了,畢竟印度中學教科書中對於中國的描述都是很明顯的兩種態度。

印度人眼裡的中國是怎樣?其政治課本和歷史課本觀點竟大相徑庭

在印度中學生課本中與中國有關的內容基本上出現在政治教科書和歷史教科書之中,不過非常有趣的是,政治教科書中對於中國的描述讓人不敢苟同,但是歷史課本中對於中國的描述卻讓人感覺還算是符合現實。

印度人眼裡的中國是怎樣?其政治課本和歷史課本觀點竟大相徑庭

因為政治課本一直以來都是當權者政權思想的很大縮影,因此在印度中學《政治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對於中國的描述還停留在農耕文明階段,其中提到中是一個農業大國,大部分的中國人現在仍然是農民,他們的現有工作基本上都是種植茶葉和水稻,或者是捕魚和製陶,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工業也開始得到起步並緩慢發展。儘管在書中也提到過中印之間兩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歷史,但是篇幅太少實在是不足為提。總之印度政治教科書中主要是聚焦在1950年以來的中印衝突上,而且其中描述內容正好和中國教科書上相反。

印度人眼裡的中國是怎樣?其政治課本和歷史課本觀點竟大相徑庭

與政治教科書不一樣的是,印度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對中國的描述更加的全面具體,整本書的論調也更加客觀一些,總體上少了政治課本的偏向性。儘管歷史課本里面專門提及中國古代史的內容不是很詳盡,但是在講到印度古代歷史的時候就總是不可避免的會帶搭一些中國的內容,畢竟當年玄奘西遊對於東亞文化圈都有一定的影響。

印度人眼裡的中國是怎樣?其政治課本和歷史課本觀點竟大相徑庭

而且這套歷史教科書中還很詳盡的提及了中國近代史的非常多內容,更特別的是,該教科書還特意開闢了一個特殊的專題即現代化之路,其中中國的相關內容竟然有足足十一頁之多。除此之外,印度歷史教科書裡邊還特意收錄了不少中國的照片、地圖和表格,並且以一種極其生動形象的描述對中國文化風情進行潤色,甚至還以一種辯證的思想從一個外來者的角度講述了被歧視的中國人是如何站起來的,高度讚揚了近代中國人大無畏的勇敢精神。儘管兩種教材同樣出自印度教育部門,但是其中所代表的態度卻大相徑庭,想必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除了印度對於中國又愛又恨的矛盾態度吧。

印度人眼裡的中國是怎樣?其政治課本和歷史課本觀點竟大相徑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