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兩次黃河奪淮

歷史上的黃河水患嚴重,潰壩現象是家常便飯,嚴重之時常常會河流改道。千百年來,在北起海河,南到淮河的廣闊區域中,黃河多次改道,搶佔其他河流的河道入海。黃河的頻繁改道不僅為華北平原帶來了豐富的泥沙沉積,也讓海河與淮河的河道泥沙淤塞,深刻的影響了華北平原的歷史發展進程。

歷史上的兩次黃河奪淮

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為沉積作用形成的高原,土質相對疏鬆,容易被流水侵蝕。農業社會以後,高強度的農業生產活動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黃河在流經黃土高原之後含沙量迅速增加。進入下游後隨著地勢迅速降低,黃河流速降低,中游攜帶而來的大量泥沙沉積,造成河床的不斷抬升,形成地上懸河,水患十分嚴重。

歷史上的兩次黃河奪淮

黃河下游地上河

農業社會里,由於生產力水平比較低,面對著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除了不斷的加固堤壩之外,沒有更好的方法。在國家相對太平的時期,統治階級會動用人力與物力不斷的加固黃河堤壩,控制黃河水患。但是如果遇到戰亂的年代,或者水災比較嚴重的時期,黃河大壩常常會潰堤,嚴重之時水往低處流,河道會發生明顯的改道。

歷史上的兩次黃河奪淮

歷史上的黃河改道

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間,黃河下游決口1590次,大的改道26次(據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河道在海河與淮河之間頻繁的改變,大多數的改道都集中在黃河以北,向南改道的次數相對較少。而因為人為的原因,黃河也兩次向南改道,淮河甚至因為黃河改道的影響,入海口淤塞一度靠著長江出海。

歷史上的兩次黃河奪淮

黃河奪佔淮河河道

歷史上黃河奪佔淮河河道發生了兩次,第一次發生在南宋初年。1128年,為了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黃河向南改道,奪佔淮河河道入海。其後的幾百年裡,黃河河道雖有向北改道的現象,但是由於人力的阻擋,基本上維持原狀。

歷史上的兩次黃河奪淮

清代黃河改道

1855年8月,適逢太平天國運動時期,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黃水先流向西北,後折轉東北,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銅瓦廂以東數百里的黃河河道自此斷流,原本穿蘇北匯入黃海的大河迅即化為遺蹟。

歷史上的兩次黃河奪淮

抗日戰爭時期的黃河改道

1938年,為了阻止日軍西侵鄭州,蔣介石命令軍隊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洪水以阻隔日軍。黃河再次改道向南,奪淮河入海。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到目前為止最後一次黃河河道變遷。大片的黃泛區不僅造成了成千上萬的災民,也使得皖北和蘇北地區一度土壤泥濘,經濟凋零,百姓困苦。

歷史上的兩次黃河奪淮

小浪底水利樞紐

新中國成立之後,對於黃河的治理一直都是非常重視的,除了對黃河堤壩進行現代化的加固之外,中上游的水利設施修建和水土流失防治也是工作重心之一,歷史上水患不斷的黃河從此進入了安定的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