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些是防控心腦血管疾病的誤區,不要再“踩雷”啦~

隨著氣溫持續下降,心血管疾病又迎來了一個高發期,那麼,關於心血管疾病這個“高危殺手”,你真的瞭解它嗎?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四病區主任楊東偉提醒大家心血管疾病的幾大誤區。

注意!這些是防控心腦血管疾病的誤區,不要再“踩雷”啦~

誤區一 :營養都在湯裡

注意!這些是防控心腦血管疾病的誤區,不要再“踩雷”啦~

有許多人,尤其是老年人認為做菜時的湯最有營養,精華都在裡面,所以好多人吃完菜把菜湯衝上水喝了。

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科學,菜湯遠遠沒有我們吃下去的菜營養那麼豐富,更重要的是油鹽含量都很高,長期喝菜湯的人很容易患上高血壓和高脂血症,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誤區二 :堅果油不健康

注意!這些是防控心腦血管疾病的誤區,不要再“踩雷”啦~

有許多心血管患者覺得堅果是高能量高脂肪食品,認為其對心血管健康不利。其實適量的堅果攝入,對於控制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是很有益處的。

堅果富含n-3不飽和脂肪酸、植物甾醇、維生素E,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但應適量。建議每週攝入4次以上堅果,每次不超過50g。

誤區三 :魚油預防心臟病

注意!這些是防控心腦血管疾病的誤區,不要再“踩雷”啦~

絕大多數研究表明,魚油雖能降低甘油三酯,但它真的不能預防心臟病。歐米伽3脂肪酸(魚油的主要成分)並不能預防冠心病和腦卒中,反而會有胃腸道不良反應。

因此,不建議服用魚油或含有魚油的複合製劑來預防心血管疾病。而每週適當吃魚可以預防心臟病和腦卒中,最好選擇富含天然油脂的三文魚、金槍魚和沙丁魚等重金屬含量低的深海魚。

注意!這些是防控心腦血管疾病的誤區,不要再“踩雷”啦~

注意!這些是防控心腦血管疾病的誤區,不要再“踩雷”啦~

⏩ 限制過多熱量的攝入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應該多吃粗糧食物,這樣可以增加人體內複雜糖類和纖維素的含量。並且對於糖分的總攝入量應該保持在60%—70%之間。

⏩ 限制脂肪的攝入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應以植物性脂肪為主,可以適當食用少量的瘦肉、家禽或是魚類,並且脂肪的總攝入量應該保持在30%以下。

⏩ 限制膽固醇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要保持在300毫克以下,儘量不食用動物內臟,因為動物內臟屬於高膽固醇的食物,有些動物內臟中的膽固醇含量甚至超過了3000毫克。

⏩ 控制蛋白質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含量也不宜過高,可以通過牛奶、酸奶、魚類、豆類等食物中獲取。

注意!這些是防控心腦血管疾病的誤區,不要再“踩雷”啦~

楊東偉

專業特長:對冠脈造影、冠心病介入治療,對複雜冠脈介入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開展了肺動脈造影術、臨時及永久性起搏器植入術,掌握了射頻消融術及先心病封堵術。擅長高血壓、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臨床常見病的診治,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急重危症病人的搶救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