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積分落戶政策大比拼 北京積分難度超過上海


北上廣深積分落戶政策大比拼 北京積分難度超過上海


4月11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發佈《北京市積分落戶操作管理細則(試行)》文件,從4月16日起,北京市首批積分落戶申報工作正式啟動。

在此之前,廣州已於2011年開始試行積分制入戶辦法,申請人總積分滿85分可申請入戶;2012年,深圳全面取消招調工入戶政策,統一通過積分入戶,積分入戶核准分值設定為100分;2013年7月起,上海市開始實行居住證積分入戶制度,積分達到標準分值120分可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務待遇。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超大城市均已正式啟動積分落戶申報工作。相比政策實施已久的上海、廣州、深圳,北京的積分落戶政策有何特點?四個城市的積分落戶政策哪一款更適合你?

申請門檻

居住證、社保繳費年限、年齡限制、無刑事犯罪記錄

持有當地居住證是北上廣深積分落戶的硬性要求。由於目前各地居住證辦理條件相對比較寬鬆,社保繳費年限成為具有實質性影響的限制。其中,北京要求的社保繳費年限與上海一致均為7年,而廣州要求4年,深圳則為7個月以上。

北上廣深積分落戶政策大比拼 北京積分難度超過上海


在年齡限制方面,北京市日前發佈的《細則》中限定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要求與上海限定56—60歲相近。廣州、深圳年齡限定相似,均為不超過45歲左右。其中,北京、上海都對45歲以下者設加分額度,北京的加分權重更大。

此外,廣州、深圳、上海均把無刑事犯罪記錄、不違反計生政策規定作為申請積分落戶的門檻。北京將無刑事犯罪記錄作為積分落戶條件,但對是否違反計生政策未做硬性要求。

指標體系

力求公正 獎懲結合 賦分指標多元化

由於北上廣深四個超大城市發展特點不一,積分落戶指標體系也不盡相同。與廣州、深圳、上海的單項分值動輒50分、100分、140分不同,北京積分採取小分值設計,單項積分多為2-10分,榮譽表彰指標積分較高為20分。

為追求賦分公正,在積分指標體系中上海、北京、深圳均設置減分項,上海對申請人行政拘留一次減50分,提供虛假材料和有刑事犯罪記錄則各減150分;北京規定一次行政拘留記錄減30分;深圳對有信用不良、刑事犯罪等記錄的申請人積分作相應減分處理。

與此同時,廣州市2018年發佈的積分落戶指標體系中首次引入減分項,有信用不良記錄、違法違規與刑事犯罪情況均將被作減分處理。體系還將社會服務和公益項目納入加分項,參加獻血或參加義工均成為加分指標。

分值導向

四地標準側重創新人才 疏解人口

為了吸引和留住具有發展潛力的高學歷、高技能人才,各地通過制定向年輕群體傾斜的分值項目來改善人口結構。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積分入戶政策均不同程度傾向於創新創業能力強人群。

在導向指標中,學歷積分成為四大城市吸納人才的亮點。其中,在北京具有研究生學歷且取得博士學位最高可積37分;上海、廣州、深圳三地均將教育背景指標設為加分重點,根據學歷不同賦予50-110分左右的加分。

同時,四大城市的方案從技術能力、創新創業、職業資格及服務行業指標等多維度賦分,技術等級越高,創新創業獲得的成果和預期越大的人群,在申請積分入戶時所獲得的加分也就越多。賦分標準體現出一個城市未來更需要哪些領域的人才。

在疏解人口方面,北京規定申請人就業地和居住地均由城六區轉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區域的,每滿1年加4分,最高加12分,相當於最高分項博士學位的1/3。相較上海,在遠郊重點區域工作和居住每年積2分,最多可積20分,不到博士分值的1/5。

落戶空間

深圳空間較大 上廣兩地嚴控入戶人數

落戶難不難,取決於符合資格的積分者數量,城市每年安排的積分落戶名額,以及積分落戶方式。

據2020年的人口控制目標,北上廣深的人口分別要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500萬人以內、1550萬人以內和1480萬人以內。自2016年起的五年內,四個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長空間分別為129.5萬人、84.73萬人、199.89萬人、342.11萬人。

從積分落戶實踐看, 2017年,廣州確定入戶指標為6000個,申報期間網上申請註冊人數超3萬人,最終共有2.2萬人正式提交申請;深圳2017年全市積分入戶計劃指標10000名,創人數新高;為進一步優化人口布局,上海市嚴控數量,截至2015年底共2.6萬人落戶,年均約5000人。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北京市積分落戶政策每年根據實際申請人員規模,結合年度人口調控目標要求,通過綜合測算統籌研究確定落戶分值。每年的落戶分值和規模均不確定。

國家發改委今年3月發佈通知,2018年我國將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的目標。不管積分落戶上的戰術是松是緊,入戶指標是多是少,嚴格控制特大型城市人口規模,帶動中心城區人口疏解,是國家產業升級和城市發展規律的基本要求,應循序漸進,科學決策才能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比一比北上廣積分落戶哪個難度大

當前,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實行積分落戶政策。記者梳理發現,北京的積分政策堪稱最嚴。

例如,在上海年齡指標最高分值30分,但在北京,不超過45週歲,只能加20分。

學歷方面,大學專科(含高職)10.5分,研究生學歷並取得碩士學位26分,研究生學歷並取得博士學位37分。

而在上海,學士、碩士和博士能夠分別獲得90、100、110分。在上海,積分滿120分可以申請上海居住證。同時上海規定,持證人年齡在56~60週歲,積5分;年齡每減少1歲,積分增加2分。這意味著,在上海博士畢業很容易就能夠取得上海戶籍。在北京博士畢業生比上海就要難得多。

要在城市落戶,當然需要為該城市做貢獻。在上海投資創辦的企業,按照個人的投資份額計算,最近連續3年平均每年納稅額在10萬元及以上或平均每年聘用上海市戶籍人員在10人及以上,每納稅10萬元或每聘用上海市戶籍人員10人積10分,最高100分。

但是在北京,納稅額平均每年在10萬元及以上;投資人、股東等根據企業已繳納的稅金,平均每年納稅20萬元及以上,僅能加6分。

在北京和上海都規定了減分條款。但是上海僅規定有行政拘留和一般刑事犯罪記錄行為的減分。而在北京,除行政拘留外,還專門規定有涉稅違法行為記錄的個人、企業法人和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申請積分落戶的,每條記錄減12分。

在廣州同樣實行積分落戶政策,但是積分難度比上海和北京要小得多。在廣州,只要滿足無犯罪記錄、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政策這兩個最基本的要求,並且積分達到60分並且有4年社保的即可申請入戶廣州。

而且,在廣州,本科文化程度、中級職稱就能獲得60分,另外還可以通過獻血或做志願者獲得積分。

看一看過完戶口關還須過學區房關?

外地人到北京落戶、定居,解決了戶籍問題,相對應的購房問題應運而生,北京房屋均價在全國毫無疑問地位居前列,而學區房價格便相對應地更高。

有一項統計顯示,2016年,北京適齡兒童進入重點小學比例僅為16.7%,重點教育資源供給無法完全滿足潛在入學需求,學區房需求熱度仍會持續。

另外,來自北京清華同衡城市研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8月15日,重點學校集中的主城四區全部小區數量為11933個,但重點學區房小區僅1217個。也就是說,可以讀重點學校的小區只佔10%多一點。

根據中指院報告,北京全市700餘萬套存量房中,僅有60餘萬套存量學區房,全市73%的重點小學位於東城、西城、海淀和朝陽,相對應的,67%的學區房也集聚在四個區內。

而在房價上的差別就更加直觀,該報告顯示,全市學區房均價達65955元/平方米,比全市存量房均價高出31%。四區學區房均價比非學區房均價高出15%以上,海淀區差價最大。

還有一點不得不指出,這些學區房僅就房屋本身來講,條件並不算優渥。中指院報告稱,65%的學區房樓齡超過15年,東城區和西城區樓齡還會更長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