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西藏板報情

離開部隊後,至今仍有不少留隊的戰友向我請教一些操作技巧,甚至向我要一些現成的資料材料——尤其是我耕耘了多年的政工口子上。這不,每年一到辭舊迎新之際,就總會有人問我要一些板報的素材。

難忘西藏板報情


我的電腦裡,至今還保存著一些在西藏部隊時自己設計和參與制作的板報,部分是紙質照片掃描或者翻拍的,部分是當時用像素不太高的數碼相機拍攝的。現在再看那些板報,從版面設計、色彩搭配到細節,有的是一次性速成品,乏善可陳;有的確實是慢工出細活,至今還值得欣賞和借鑑。沒錯,板報是部隊宣傳教育和文化生活的最有力載體,儘管在一段時間裡,電腦設計版面和噴印式板報,令連隊許多新老闆報骨幹都有些望塵莫及,但最令基層官兵津津樂道和喜聞樂見的,無非依然還是手工設計完成的板報——確實,當年的西藏部隊自然也不例外。

還記得2004年7月,把青春和理想打進揹包,掛著兩片發白的紅牌牌,一無所有的我,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進西藏,成了一枚普通的邊防綠葉。當時連隊幹部一見我是連裡首個全日制本科新排長,軍事素質不錯,還會一些寫寫畫畫,頓時都對我表現出了極大熱誠和歡迎。我下連第二天,高原反應還沒完全消失,指導員就將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交給我——主辦一期“八一”專題的板報。當時負責團支部工作的副政治指導員正在休假,連隊文書配給我當幫手。

在軍校時,我確實學過板報課。當時教員對我們還很嚴格,就像刊頭標題大字黑、宋、楷、魏、隸、行等幾種常見的字體,都不允許我們直接用電腦打印,而是敦促我們一筆一劃練好基本功,粗糙一些可以,但要達到神形兼備。那幾個月下來,基本的版面設計、畫畫、寫字,我都還行,那種普通的2.5米×1.5米的粉筆板報,我一般獨自可以在4小時以內完成一塊,結業成績理所當然是全隊為數不多的優秀。

難忘西藏板報情


可當一看到連隊西側屋簷下牆上那塊活動板報,簡直瞬間亮瞎了我的眼: 那板子足足有之前板報的三倍大!而且,根本不是用粉筆辦的,而是用毛筆顏料!

文書瞅我這幅窘相,不禁啞然失笑:排長,您先休息和準備一下素材,清洗黑板這種瑣事是小的分內工作!我趕緊挪開發直的目光,咬咬牙,心想:正如炭火燒烤和烤箱燒烤都是燒烤,一小勺哈根達斯和一大盤廉價冰激凌都是冰激凌,不過就是形式和分量的區別,其實也沒啥兩樣。

文字和大標題部分,都已經內定了,而且大標題是用電腦打印,也減少了我不少工作量。當時提上議事日程的首要工作,就是佔版面1/4強1/3弱的刊頭畫。我立即來了一場頭腦風暴,軍校時我出過一期畢業主題的板報,當時作為申請赴艱苦邊遠地區的積極分子,我畫的刊頭是布達拉宮下,一名青年軍人和一位盛裝的藏族姑娘在跳舞。沒錯,就這刊頭,只不過是把當年的粉筆塗鴉,放大三倍,用毛筆顏料“翻拍”出來而已。

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我奮不顧身地用標準的低姿匍匐動作要領,趴在清洗後曬乾的黑板上,用鉛筆和粉筆勾出了大致輪廓,開始用毛筆蘸著顏料,一筆一畫往上勾勒與填充。一開始,用筆的力度流暢度,調色的技巧,顏料的濃稠程度都不熟悉,甚至遇到黑板局部過分光滑的部位無法上色,我都一籌莫展。當時我還沒手機,連隊軍線也不能直撥全軍長途電話,只得一路小跑上百米去營部樓下,用IC卡電話撥通軍校教員手機,向他討教。教員像當初一樣,不厭其煩地向我講解釋疑,還承諾說,年底給我刻一張最新的板報刊頭光盤,特快專遞寄給我。就這樣,一點一點鼓勵和堅持下,我趴在黑板上虔誠“朝拜”了三天的布達拉宮,終於雄偉現形了,軍人和藏族姑娘的技術難度,相對較低,我一天之內就畫好了。

五天後,板報率先在全營掛上了牆壁。那幾天出操、體能和休息時間,別的連隊一些幹部戰士路過時都不禁駐足觀看一番,還竊竊私語:這布達拉宮和人像都栩栩如生,誰畫的?聽說是那個新排長欸!一旁的我聽了,不禁偷著樂。幾天後,全營板報展評,有幸為連隊爭回了第一名。

難忘西藏板報情


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從那以後,我倒是習慣用毛筆和顏料辦板報,連隊的板報由我承包下來,有時還去營裡出出公差。年底,教員果真給我特快專遞寄來了板報光盤,外加長沙檳榔和辣條,樂得我一蹦三尺高!西藏的冬天很冷,滴水成冰,當時室內還沒普及暖氣,大功率取暖器一旦通電,沒準全營電路就會短路停電。冬天辦板報,確實是種身心煎熬和修煉,我和戰士們常常用凍得發木的手指,拿著筆寫寫畫畫,一面專心做,一面祈禱著趕緊辦完,去暖和暖和可憐的爪子。有時去別的營區和旅部,我總帶著相機,及時把感覺不錯的板報拍下來,帶回去反覆觀看研究,取長補短。

後來當上了團支部副書記、書記,手下的排長和戰士多了起來,我也絲毫沒敢閒著,親手教他們設計版面、畫刊頭、板書字體,有時見他們十分努力之後,可效果依然不明顯,我也恨鐵不成鋼,恨不得一腳把他們踹飛去印度,自己擼起袖管親自上;偶爾看到幾個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我更是大為欣賞表揚。不過,跟我一起辦板報,總是一件輕鬆加愉快的事:可以來點背景音樂,可以吃點小零食、抽點小煙,只要效率標準達夠,一切就OK。

後來的我崗位一直在機關基層輪換,但主要分管的還是宣傳文化這塊。當肩上開始扛著兩槓的我,夜裡查哨走在營區路過連隊,有時看著走廊或者房間燈光下,那些認真趕製板報充滿青春活力的骨幹們忙碌的身影,心中有些莫名的感動,彷彿看到了十多年前自己的影子,卻不忍走近打擾妨礙他們的創作熱情。

如今,我坐在電腦前,瀏覽著許多新穎的版面設計和刊頭畫,還忍不住拿著筆在紙上寫寫畫畫。畢竟,但凡揮灑過青春歡笑汗水和眼淚的地方,總是值得我們回味和留念的。難忘當年西藏的板報情!

難忘西藏板報情

黃自宏 四川樂山人,國防科大畢業,曾是西藏軍人,在國家級報刊發表作品200多篇,空閒時自己更喜歡寫隨筆,紀實散文,人物通訊等。

難忘西藏板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