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的糖当抗癌药卖 非法药品交易:利用数字化和区块链防止造假

今年初,一家美容院以出国检测治疗癌症为由,诱骗顾客购买名为“癌盾”的药品600余万元。经检测,所谓的抗癌“神药”主要成分为番茄红素和青花素,药丸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转内销”,变成进口药品,一盒药价格从9.8万元至39.8万元不等,事实上成本价仅几百元。据说一粒药成本还不到3元,包装比药都贵。


40万的糖当抗癌药卖 非法药品交易:利用数字化和区块链防止造假


作者被这则新闻惊呆了!如果你身边有美容院“搞活动”说免费送你海外旅游、体检,千万不要信!不要有病乱投医,骗子正是抓住这种心理骗钱的,正规医院治疗仍是优选。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上周刚刚发布了一篇文章,报告称,据估计“在中低收入国家流通的医疗产品中,有十分之一要么不合格,要么造假”。“某些国家,包括美国的《药品供应链安全法案》(DSCSA),正开始引入法律,要求对药品从生产到规模进行数字化跟踪。”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实施这些追溯系统可能更具挑战性。


40万的糖当抗癌药卖 非法药品交易:利用数字化和区块链防止造假


几十年来,制药行业一直受到将假药引入其复杂供应链的现实的困扰。随着对患者生命和品牌信誉的威胁越来越大,企业正在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数字化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为解决大型制药企业的全球供应链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长期以来,制药行业一直为进入全球供应链的假药高得惊人的比率所困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将假冒药品定义为生产过程中存在欺诈或贴错标签,使其看起来像是正品的产品。这些假冒药品可能对患者健康有害,甚至致命,因为它们可能含有不一致的活性药物成分,或可能在不受管制和不安全的条件下生产。除了对患者的影响,假冒产品还直接影响制药公司的收入和声誉,这些产品蚕食了正品市场,削弱了品牌形象和信誉。

区块链如何解决药品假冒问题?

答案是利用数字化的兴起,更好地追踪全球供应链上的所有产品及其组成部分。


40万的糖当抗癌药卖 非法药品交易:利用数字化和区块链防止造假


尽管区块链技术和数字化的兴起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潜在解决方案,但在制药行业确保复杂的全球供应链安全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而且仍存在许多问题。这种新方法依赖于供应链中所有各方的参与,但是所有利益相关者是否都愿意采用这种新技术呢?即使他们对此持开放态度,他们是否有这样做的基础设施和手段?此外,改用区块链是否会带来更多(以网络安全的形式)问题,而不是有助于解决问题?无论如何,数字化的兴起为制药公司提供了解决困扰该行业数十年的问题的新方法。

我的希望是,随着大型制药公司开发出强大的数字追溯系统,它们将采取一种全面的方法,在全球消除假药,当然很有可能需要制药公司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帮助建立必要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