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相继查出三种癌症
其中
靶向药赫赛汀一年就要花费13.2万
2017年9月30日,18种治癌药进入湖北省大病医保,59岁的王菊香(化名)成为抗癌药物新政的首批受益者,赫赛汀一年的药费降到了5.95万元,降幅55%。
突发三种癌症陷“家族癌症魔咒”
去年1月,王菊香发现左乳肿大,摸到肿块。第二天一早她就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检查,彩超发现左乳有直径约3厘米结节。住院详查,又发现右肺有阴影,结肠肠壁增厚,疑似恶性病变。经联合会诊,确诊王菊香患有原发性乳腺癌、原发性肺癌和原发性结肠癌。
一下发现三种癌,王菊香如五雷轰顶,“没想到我也没能逃出家庭癌症的魔咒”。王菊香的父母相继患癌离世,大哥有肺癌,二哥是晚期胰腺癌,至今仍在治疗。
救命药进了医保,患者一年药费从13.2万降到5.95万
王菊香算了笔账: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放化疗花费22万元。其中,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赫赛汀,一支就得2.2万元。算上药企赠药用6支送8支,1年下来需要14支,总价在13.2万元。
2017年9月30日,18种天价治癌药进入湖北大病医保,覆盖了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骨髓瘤等癌种,其中就有王菊香的救命药赫赛汀。
抗癌药物新政实施后,能为王菊香这样的癌症病人省多少钱?
赫赛汀的价格从新政前的每支2.2万元降到现在的7600元,再加上医保报销,武汉市职工医保的患者可报销一半左右,一支赫赛汀自付费用为3500元左右,单支降幅达80%。
王菊香按照每3周1次维持化疗的方案,王菊香1年仅需自费5.95万元左右,比纳入医保前减少药费负担7.25万元,降幅达55%。
18种抗癌靶向药纳入武汉医保
汉口大药房黄石路店,是武汉市癌症重症医保定点药房。23日10时,不少患者和家属拿着处方来此买进口抗癌药,如格列卫、赫赛汀、安维汀等。
部分肿瘤靶向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后,武汉各大医院的临床用量都有了明显增长。
武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副任卢宏达说,进口抗癌药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使用的患者人群多寡。例如,一种治疗肺癌、结肠癌的进口抗癌药贝伐单抗进入医保后,在该科使用量涨了近10倍。“新政的实施让更多的肿瘤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已纳入武汉医保的肿瘤靶向药:
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尼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厄洛替尼、索拉非尼、拉帕替尼、阿帕替尼、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西达本胺、阿比特龙、氟维司群、依维莫司、来那度胺、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
7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启动第二轮“国家谈判”, 肿瘤患者有望用到质量更优、价格更低的救命药。
”国家谈判“有三点值得关注:
谈判的主体与维度
关于新一轮国家医保药物谈判的启动,业界首先要关注的是谁将会是谈判主体。
回想第一次由政府出面谈判是原国家卫计委,当时5个品种谈成3个,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时的品种只能进入新农合和部分地区的城镇居民医保。
第二次是国家人社部牵头谈判,44个品种最后谈成功36个,并且均进入了医保乙类目录。
两次谈判的区别:前一次谈判成功的药品无法进入城镇职工医保,不过进入医院使用是不占药占比的;后一次谈判成功的药品则全部进入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医保,但在医院里的使用会占药占比。
药品也是商品,必须允许它有盈利的空间,这样企业才能取得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有助我国医药工业创新力度的提升。
但由于药品又是特殊的商品,所以在特殊时期也必须体现药品救死扶伤的价值,即使亏本,也得保证供应。
所以说,价格谈判必须继续推进,而且要继续加大力度。
与“二次议价”有质的区别
通过谈判后的品种再进行“二次议价”是绝对不行的,因为目前各地的“二次议价”有些变样,还是会给医院一定的返利。
国家现在给进口抗癌药免关税,又让这些药物经国家级谈判后进入市场,对谈判后的品种若再进行“二次议价”,极有可能造成这些药品的短缺,或者从市场上消失。
据闻,现在有关部门也希望以药品谈判的方法来代替对网上集采的药品进行价格动态调整,这也是一种新的药品采购的尝试。这种新的采购方法笔者个人认为是可以的,但需要利用谈判全面进行,并不仅仅局限于进口的抗肿瘤药。
今后的药品采购,甚至都可以进行价格谈判,这样更公道、更合理。“两票制”实施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
众所周知,进口的抗肿瘤药有很多都是国内商业企业总代。也就是说,国内的商业企业进口总经销后开出的第一票会视为生产企业,但外企药品进入我国的价格是口岸价。
这里,问题就来了:口岸价是一些外企在国外就定了的,我们作为总经销的品种,如果再要做比较大幅度的降价,对商业企业说来要认可这个价格就很难了。
这是客观存在且棘手的问题,这些总经销的品种利益空间本来就有限,如果这类品种进入谈判再降价,对商业企业而言是很大挑战。对一些总经销的品种价格是基于离岸价为底价的话,如果还要谈判继续降价,国内商业公司可能就得倒贴,或增加这些药品短缺的可能性,这是必须严肃思考的重要问题。
来源:长江日报、武汉晚报、医药经济报
閱讀更多 荊楚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