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国家级区块链法律即将出台,中国银行肖飒总结7大监管要点

2018年10月1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区块链新规)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时间,圈内闹得人心惶惶。甚至还有人在巴比特论坛发帖,问为什么监管消息来了,大家却都不担心?其实,这一次国家加强监管,并不一定是件坏事。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在仔细研读报告后,为大家总结了几个要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次国家加强监管,也许正是区块链行业重获新生的好机会。

第1个国家级区块链法律即将出台,中国银行肖飒总结7大监管要点

肖飒理事对监管新规的总结如下:

1、确立区块链行业的监管机构。技术标准由工信部管理;央行研究所负责研究虚拟币原理;各地网信办会成为地方监管机构。

2、为区块链行业做了定义。区块链行业就是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区块链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应信息服务的公司及个人。很多打着区块链幌子招摇撞骗的企业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区块链行业。

3、采取备案制 摒弃“许可制”。

4、不是取得备案就万事俱备,从事特定行业信息服务,还需要其他监管机构的特别授权或许可。

5、重视信息内容安全。区块链不是法外之地,有关人士不得利用区块链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区块链信息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

6、建立健全的举报渠道。

7、重视行政处罚。

从上面七条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次国家加强区块链立法,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有技术实力的公司,主要规范的领域也是区块链信息领域。目标是链圈的企业。

肖飒理事解读说,目前链上的信息是无法删除更改的,这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监管问题,因此国家提前加强监管,利用法律手段禁止人们在链上写入违法信息是很正常的事情此前,一款在微信上火爆的区块链应用在上线半天后就被紧急下线,原因也正是因为触到了信息监管的红线。

至于许多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去将信息写在链上。虽然很多人都喜欢标榜自己是链圈,但他们其实只是伪链圈。打着链圈的名字招摇撞骗和圈钱。对于这种人,目前法律新规的监管仍然不够明确,很可能仍然是沿用过去的老办法。像监管新规里就没有提到经侦的名字,但其实很多区块链案件都与非法集资有关,光靠地方的网络监管部门并不足够。

总而言之,这一次国家加强立法,是很有针对性的。市场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会对监管消息毫无波动。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对此又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