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燒感冒的神方——桂枝湯的用藥原理解析

低燒感冒的神方——桂枝湯的用藥原理解析

【組方】桂枝 10g;芍藥10g;生薑10g;大棗6枚,甘草6g;

【適應症候】風寒表虛症,怕冷,發低熱,出汗;

【立方大意】

此症在表,有汗可出。並且不喘咳,說明肺經正常,發熱出汗為主要症候,這是身體自我調節的表現,但是調節力偏弱,所以要用藥助力。助力方向當助內熱,通氣血,以幫助身體調兵遣將,戰勝對手。這個對手就是病毒,中醫稱為風邪。本病發汗而未能瘉,病侵較重,已入營分。而營非肺經所能調達,故要治肝經。

低燒感冒的神方——桂枝湯的用藥原理解析

【組方解析】

之用,很多人解釋斂陰,防汗出過多,然而汗不出,熱不能除,病不能逼出體外,所以非立方之本,愚以為,芍藥是肝家聖藥,柔膽調肝,而肝經主管上中下三焦氣血的管道疏通運行,體現幫助身體自我調節之意。對比《傷寒論》大小柴胡湯、柴胡桂枝湯,就會發現,立意有相通之處,均為調達肝經,和解少陽。這是此方與麻黃湯的根本區別所在,即此方著力在肝經疏洩,而麻黃湯著力於肺經的開合。體現在用藥上,並不在於是否用麻黃,而在於是否用芍藥。小青龍湯就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了麻黃治內寒裡飲症, 但卻不是小青龍湯和麻黃湯區別所在,能區別二者的恰芍藥的有無。

桂枝性溫熱升發,溫則通。所以有發表通絡作用。

生薑性熱升發,助桂枝之力。不但發表,而且助暖胃溫中,有補之意,因為已經出汗,為防止大汗亡陽,所以用生薑補陽,有軍中補充給養之意

大棗性甘溫補,傷寒及補劑加用之,以發脾胃升騰之氣。同時又有滋補之義,助力中焦,區別在於,用姜防止出汗亡陽,用棗在於防止出汗亡陰。

低燒感冒的神方——桂枝湯的用藥原理解析

【結論】此藥理是諸藥在芍藥引領下,透達營衛,使病毒外出。但又怕發汗過傷了元氣,所以在發的同時,補陰補陽。方家可以此原理加減辯證,比如,出汗少,可加麻黃,體質弱可多加桂附。

【生活調理】:如果發熱嚴重,無其它症狀,主要還是發汗調節。所以,只要能達到發汗目的飲食,運動都可,但此方重在溫補和氣機血機通暢,所以得此病,要保持心情舒暢,最怕抑鬱傷肝,飲酒傷肝,熬夜傷肝。所以要多穿,多動,多食熱補,早睡,是最好的調整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