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地道的中国商人,却在日本称王,成为朝廷的眼中钉

明中期东南沿海常年受倭寇袭扰,政府每年花耗费大量军费用于剿倭。然而,被剿的不仅仅只有倭寇,还有很多是中国商人和流民,他们在倭寇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亚洲第一大海盗——汪直。

他是地道的中国商人,却在日本称王,成为朝廷的眼中钉

汪直本是安徽的普通百姓,早年与同乡集资做生意,从事盐业,发了笔小财。可是贩盐历来是官府经营,对于民间贩卖私盐控制的很紧,生意并不好做。贩盐失败后,汪直转行干其他买卖,可终究不了了之。

他是地道的中国商人,却在日本称王,成为朝廷的眼中钉

无奈之下,汪直将目光投向了一个暴利行业——走私。汪直来到广东,和广东、福建商人进行海外贸易,贩货到东南亚。

在东南亚尝到甜头的汪直并不满意现有的成就,他发现远在千里之外的日本才有着更大的商机。于是,汪直放弃了东南亚市场,决心开辟日本市场。

当时,日本正在爆发诸侯混战对各类军火需求旺盛,汪直从西洋人手里收售军火,倒卖给日本军阀,获得雄厚的资本。

他是地道的中国商人,却在日本称王,成为朝廷的眼中钉

就这样,汪直结交了很多富豪,受到了日本人的欢迎,他们并邀请汪直长住日本,并为其建造住所。

汪直一心希望朝廷开放海上贸易,为此努力维护沿海和平,剿灭了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维持沿海秩序,一度受沿海居民拥护,官府也对他的贸易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枪杆子里出政权”,有了资本的汪直开始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一些不得志的日本浪人投到了他的门下,随后又收拢海商、海盗残部,逐渐起势。

他是地道的中国商人,却在日本称王,成为朝廷的眼中钉

在松津浦据岛为王,称“宋”国,自封“徽王”。此后“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

他的行为也使官府极为不满,朝廷多次下令剿汪,并逮捕了他的家人。

胡宗宪任浙江总督期间,决心招安汪直。他释放了汪直一家老小,并派人与汪直进行交涉。

他是地道的中国商人,却在日本称王,成为朝廷的眼中钉

汪直一直认为海外贸易这项巨大利益应该得到开发,始终对朝廷抱有期望。自己本无意对抗朝廷,得知自己的家人平安,喜极而泣。

胡宗宪上奏朝廷,朝廷准许,胡宗宪写信给汪直说明朝廷态度。汪直答应接受招安。汪直亲率3000部下返回中国,在浙江登岸。朝廷突然下旨将其抓获。此时汪直正在杭州西湖游玩,被杭州巡按王本固诱捕,斩首于杭州。

他是地道的中国商人,却在日本称王,成为朝廷的眼中钉

汪直死后,倭寇内部四分五裂,被明军各个击破。东南沿海的倭患,终于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