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弩:强弩在前,锬戈在后

“弩者,怒也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也。”这便是弩名称的来历。

秦弩:强弩在前,锬戈在后

弩臂后部装有发射瞄准装置,这是一套用青铜精密铸造的组件。由望山、悬刀、牛组成。望山是瞄准装置,和现在的三点一线瞄准一模一样。

秦弩:强弩在前,锬戈在后

秦国的弩,已经形成了完美的流水线,各个部件通通可以单个生产,而且误差不超过1厘米,可以迅速修复,减少弩的损失,提高弩的使用时间。

秦弩:强弩在前,锬戈在后

“强弩在前,锬戈在后”,开战时,弩箭开道,几轮弩箭过去,对方直接吓破胆,连反击的勇气都没有,秦弩射程高达600米,其他国家的弩箭根本达不到这个射程,只能被动挨打!

秦弩:强弩在前,锬戈在后

蒙家军狂虐匈奴,也是相当程度上仰仗了弩箭的威力!蒙恬以大盾为外围防御,盾内数十排弓弩手,其后是步兵方阵,左右两侧是骑兵。匈奴二十万飞骑来犯,被秦军箭阵射乱阵型,然后秦军骑兵从两翼出击,步兵正面掩杀,弓弩兵退在步兵之后以弩箭压制匈奴骑兵的弓箭。此战匈奴丧师十万以上,后退七百余里,彻底失去河套平原,近二十年不敢进攻中原,蒙家军一战成名!

秦弩:强弩在前,锬戈在后

纵横家代表苏秦曾说:天下劲弩皆从韩出!但可惜的是,最终将弩箭发扬光大的,是秦国!俗话说:战争之多莫若韩!韩国的地理位置太过尴尬,是战略咽喉要地,如果韩国可以发展起来,肯定可以一统战国,可惜,申不害的变革并不彻底,有很大的局限性,效果远不如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为韩国被灭埋下祸根!

秦弩:强弩在前,锬戈在后

即便历史给过机会,但是没抓住就是没有抓住,而且,还因为太靠近秦国,被秦国当成鸡,用来杀鸡儆猴。“韩赵魏楚燕齐”正是灭亡的顺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