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真的是昏君吗?

公元263年11月,伐蜀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在位41年的蜀汉之主刘禅权衡利弊后无奈自缚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押往洛阳监视居住,手掌刘禅生死大权的司马昭在宴会上当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就是想试探刘禅的底细。刘禅宴会上笑意满满,似乎完全沉浸在歌舞之中,听到问话才漫不经心的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听了哈哈大笑,彻底打消了的顾忌放弃了杀机,刘禅后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

后人多误认为刘禅乐而忘本,无故土之思,从而丢掉了刘备苦心创建的蜀汉江山,为此刘禅北负了千古骂名。

点评:其实,刘备的视人眼光历来毒辣,他有三位儿子,能传给刘禅,恰恰说明了他父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工于心计的帝王。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史料也完全可以证明刘禅选择的正确。曹魏大将邓艾与钟会分别进攻蜀汉志在必得,蜀汉主要的军力都由姜维率领与钟会对战,绵竹是成都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诸葛瞻战死,绵竹失守,魏国大军兵临成都,即使侥幸在战术上赢了,但是蜀汉在短时期难抵曹魏的二次攻势,局面完全是必败之势。刘禅作为蜀汉之主,他的选择将会决定整个蜀汉百姓的生死存亡,有哪个君主愿意做亡国奴,愿意做投降者?他选择投降除了明哲自保,也是维护了百姓免遭屠戮。

首先,刘禅是在外强内弱的情况下继位的,三国时期蜀汉无论是面积、人口都是最弱的,降魏时“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我们千万不要被刘备亲率75万大军攻吴的数字欺骗了,史料证明,最强时的蜀汉也根本没有那么多兵力。面对诸葛亮,我们后人可以说是忠臣,但他何尝又不是位“权臣”呢,诸葛亮亲信遍布朝野,独揽大权十几年,刘禅就是在诸葛亮的阴影下战战兢兢地生活,要知道在杀人如芥的三国时代弑君自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才亲掌内外大权,朝政一度出现政平人和的中兴局面,作为亡国之君能独享其身的历史上少之又少,相比才华横溢的南唐后主李煜仅因为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便引来杀身之祸,你还能说刘禅是位弱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