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師必具此特徵!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韓天衡說《豆廬品藻》

講述收藏背後的故事!

NO.1

吳昌碩臨漢

嵩嶽少室石闕銘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吳昌碩的書藝以篆書尤為世所重。篆以周石鼓入,變其形而攫其神,自出機杼。妙在右右揖讓,其勢盤搏,折股屈鐵,筆厚墨醇,純屬借古開今,戛戛獨造者。

借古則不取皮相,開新則古意在骨,真正的大師必具此特徵。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吳昌碩臨漢嵩嶽少室石闕銘(局部)

缶翁平生作漢篆不多見,抑或似見佳拓,興起偶為,漢篆雖呈圓勢,而多趨方整,缶翁稱節臨,不為所縛,而參以己意,縱筆而為,金鐵煙雲,風致在周漢之間。兼帶說一小秘密,缶翁書篆之筆為羊毫,書後墨積,筆穎上端石硬,每作篆前,多以牙嚼復手掰,令鋒穎部份鬆軟後始濡筆。故所書篆,筆道粗細基本劃一。此與清代錢十蘭輩,以細線裹梱鋒穎以上之腰根部位,有不似之似。

缶翁書漢篆,百不一見,此軸一九九六年所得,價三萬一千元。

NO.2

乾隆三層夾

雙龍戲珠透光紙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我玩書畫雜件,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愛好。誠然一九三七年罪惡滔天的日寇軍機在上海市區丟炸彈,正中父親偌大的象牙倉庫。人未亡,業被摧,物盡焚,人未傷,家已破,一夜之間,即成了城市貧民,悲哉。也許是父親經常講些收藏往事,沉澱在我的心底裡。更是袋裡少銀子,偶見喜歡之物,不免收集一二。故我玩物之雜,非預設,實無奈。稍長,方知“雜”裡有大乾坤,有大學問,雜七雜八,究根問底,對鑑別,對攻藝,潛移默化,自以為頗多裨益。

四年前有扶桑之遊,偶去金津,在一古玩鋪裡,女店主是上海老鄉,滬語構通,頓生親近,她示我一印,稱十來萬人民幣剛收來,問是我刻否?告此我20年前所刻,印譜裡出版過,她雀躍,說拿到國內拍賣可以賺筆錢了。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乾隆三層夾雙龍戲珠透光紙(局部)

鋪裡搜索,見有五尺整紙三層夾獻呈乾隆帝的“龍花箋”,故宮未見之物也。又見同時之金粟山藏經箋一,店主只知是兩張老紙,說:你歡喜,就算十萬日元嘛(約六千人民幣)。喜甚,金津得“金”,津津有味,真沒白來。

NO.3

康熙林佶、餘甸

雙銘端石仔硯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這是一方有特殊份量的佳硯。材為端州老坑,大且厚。在三百年前純人工在缺光、缺氧,且窄迫的水坑裡,鑿出這般的硯材實屬不易。尤可觀者,硯塘別出心栽,雕一倒髪龍,是清初的典型造型。更可觀者,林佶、餘甸為彼時官宦文人中赫赫有名的藏硯兩大家,後人得一銘者已屬難得,此硯林氏以篆文銘楠木蓋,餘甸以真書銘硯背,聯手合一呈內府物,故而一絲不苟、畢恭畢敬,字裡行間,簡直可以聆聽到兩人書寫時心底呼喚"皇恩浩蕩"的誠恐誠惶。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康熙林佶、餘甸雙銘端石仔硯(局部)

此硯為上海友誼商店書畫部的寶貝。一九九六年偶而見得,惹我相思經年。後店方稱,此硯很難估價,若你真喜歡,畫兩張四尺整紙的畫交換。自己的土產,生產何難?遂邀來豆廬。歲月如梭,彈指一揮,二十一年前之故事矣。

NO.4

碗母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宋代耀州窯的瓷器,以其微凸繁複的花卉圖式,幽綠而神秘釉色而為世所重。

時一九八六年我在廣州舉辦個人書畫印展。一位觀眾好我拙作,稱家藏耀州窯的碗模一件可否交換。晚去其宅,防盜門兩道,窗也以鐵柵欄封之,所收瓷、玉頗多,也多紅木傢俱,走道只容側身,如身置倉庫中。說到自己的收藏,嗓子響、語速快,一如剛從戰場上凱旋的將軍,足見是位精明的愛寶人。彼時,走私多由廣州、深圳而潛運香港,有心人每有斬獲。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碗母(局部)

此瓷模為硬陶質,花卉圖式呈凹狀,瓷土拍出,凹則呈凸矣。試想:一個碗模,將會生產出偌多的瓷碗,視為"碗母"似不為過。遂以小畫一張易來。

《文化生活報》每週一期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真正的大师必具此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