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还功败垂成用却别人头颅为自己留下千古美名

燕太子丹逃离咸阳的那一刻,便暗下决心要把自己所受的屈辱,双倍奉还秦王。

回到燕国,太子丹殚精竭虑的思考如何洗刷耻辱,报复秦国,燕国谋臣将领无不劝其打消念头,忍辱自守,秦国虎狼之国,一直觊觎六国,问鼎天下之意昭然若揭,以六国百万之众,叩函谷关无功而返,更不用说龟缩易水之北的弱燕了。太子丹心里明白这都是实情,但对秦国的仇恨依旧难以化解,整日郁郁寡欢。

有一天,正喝闷酒之际,有人通报说秦国大将樊於期求见投奔,太子丹大喜,秦国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亲迎樊於期,待之以上宾,原来樊於期奉秦王之命攻打赵国,却被赵国大将李牧打败,樊於期知道秦王刻薄寡恩,刑法苛刻,回去定然被治罪,又闻燕太子丹深恨秦国,因此赶来投奔。两个对秦王有刻骨仇恨的人有了共同语言,引为知己,推杯换盏,大骂秦王,虽然现实遥不可及,过过嘴瘾也是好的。酒宴过后,燕国太傅私下进谒太子“樊於期是秦国弃将,秦王对其恨之入骨,现今太子收留毫无价值的樊於期,惹怒秦国,予其伐燕口实,以燕国现在的国力,与秦为敌,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如乘秦王不知此事之时,将樊於期送到匈奴,如此秦燕两国也不必兵戎相见。”

太子丹愤然变色道“樊於期走投无路投奔于我,就因畏惧秦国而失信于他,叫我有何面目对天下人。”坚决不允送走樊於期。

骂秦王是骂不死的,还得想其他办法预防秦国并吞燕赵的虎狼之心。有人指点说燕国有位奇人叫田光,身负绝技,可与之谋大事,太子丹立马亲自拜访田光,跪倒田光面前恳求他为自己解决难题,田光虽感激太子丹的屈尊降纡,却自知年老力衰,难以为太子尽力,就推荐了荆轲。此后,荆轲刺秦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自古燕赵多死士,荆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豪侠仗义,胆色过人,太子丹自然如获珍宝,待荆轲为上卿,每日行弟子之礼,珍馐美味,珠宝美女,只要荆轲要求,尽力满足他的欲求。诗经有云: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荆轲知道燕太子丹对自己如此厚礼相待,必有所图,也很清楚自己身无长技,唯能冒死刺杀秦王,解决太子的心腹大患,方能报其恩德,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古今通用,荆轲既已抱定必死之心,便也放浪形骸,每日与一帮志同道合之士击剑抚琴,醉酒高歌,享受最后的人生。

此时国际形式极为严峻,秦国攻破邯郸,灭了赵国,屯兵易水,戟指燕国,燕国存亡,只在旦夕之间,燕太子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看荆轲整日与高渐离等人纵情欢娱,毫无动静,以为荆轲沉迷酒色中,消磨了胆气,失去了刺杀秦王的勇气,便沉不住气,试探性的问荆轲何时动身,荆轲何等聪明,立马知道太子丹的心意,本约了一位好友相助,那位好友却因路途遥远一时还没赶过来,若说明情况,恐怕太子以为自己推脱,义之所驱,荆轲立马开始准备,挑选了一把极锋利的匕首,刀刃用剧毒淬过,保证中者一击致命,并向太子丹献计:要刺杀秦王,必需取得秦王信任才能近身,莫若借把秦国垂涎已久燕国的督亢之地的地图献上之机,刺杀秦王,为了保险起见,再借被秦王恨之入骨的樊於期的人头献上,就更万无一失了。

太子丹十分为难:督亢之地图好办,可樊於期的人头,让我做失信小人可不行!荆轲知道太子丹的难处,于是去见樊於期,对樊於期晓以义利,为其画了一个大大的馅饼,以他的人头换秦王的人头,好像秦王的人头已是囊中之物,此时的樊於期,苍老悲凉,在燕国的这段时间,他看透了世事人情,自己已是个毫无价值的废人,在秦国的家人已全部被杀,唯一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是杀死秦王为家人报仇,如今荆轲带给了他希望,同时也要带走他的生命,当初为了生逃到燕国,现在自己最大的价值就是死,这简直是莫大的讽刺,早知如此不如战死沙场,天下之大那有我容身之所,拿去吧!樊於期拔出配剑,看了荆轲一眼,生无可恋的一眼,颈上喷出的鲜血染红了荆轲的衣衫,荆轲平静地割下了樊於期的头,他知道,自己的头也是暂寄在躯体上而已。

带着太子丹为他物色的,据说勇武过人的燕国少年秦舞阳,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带着藏在督亢地图中的匕首,荆轲与太子丹等送行人员别于易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前途未卜勇于拼搏的是勇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是英雄,荆轲用歌声唱出了英雄的归途。

荆轲没有改写历史,他只是被历史车轮碾过的一颗尘埃,当他在咸阳被秦王嬴政刺死的前一刻,他看到樊於期头颅上一直睁开的双眼,露出一丝嘲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