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丈夫后,她把儿子送进985名校|一位农村遗孀的真实故事

失去丈夫后,她把儿子送进985名校|一位农村遗孀的真实故事

接到公公电话的时候,吕姐还在车间,她接过电话:“爸,什么事情?我还有半个小时就下班了。”电话那头的公公沉默了一下:“你赶紧回来吧,家里出了点儿事情。”说罢就挂了电话。

吕姐心里一惊,家里人都知道她工作时间,不会轻易在上班时候打电话给她。

出大事儿了

吕姐是厂里的班长,工作勤勤恳恳,深得领导的信任。简单和当日值班领导打过招呼后,吕大姐就骑着电瓶车往家赶。刚到了村口,远远看见一堆人围在自家门口。家里最近正在盖新楼,“莫非是拆老房子的时候砸到了领居家房子?”吕姐心里一边犯嘀咕,一边加快车速。

男人出事了,拆老房子的时候发生意外,当场死亡。吕姐眼前一黑,噗通一声,直接跪倒在地上。男人走得太突然,连句话都没留下。老房子已经拆了一半儿,屋顶和几堵墙都推倒了,一片狼藉。

男人走了,遮风挡雨的房子也没了。这个女人的命运,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被改写的。

以前的她,是村里的女人们羡慕的对象,婆媳关系和睦,老公靠谱能干,儿子成绩优异。大家都说她“命”好,有福气;几十分钟后,她就变成了别人眼里那种命“苦”的女人;男人没了,遮风挡雨房子也没了,孤儿寡母, 茕茕孑立。

失去丈夫后,她把儿子送进985名校|一位农村遗孀的真实故事

掏空所有积蓄,盖两层楼,是“执念”还是“深情”?

吕姐和丈夫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吕姐的娘家家庭条件很好,丈夫家条件也不错。公公婆婆很年轻,还能干农活,农田不需要小两口操心。吕姐在家附近的工厂上班,一年能赚三万,老公是泥瓦工,在东北干活,每年能带回家七万多。两方老人还年轻,不需要他们照顾,婆婆还帮吕姐家养猪,每年的收入也很可观。两人很节俭,攥下了一笔钱,他们的日子一直很顺利。

吕姐的丈夫说,不想在东北干了,想回家呆着。吕姐说,那你回来吧,反正家里也要盖房子。吕姐的大儿子阳阳14岁,读初一,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儿子7岁,读小学,成绩中等偏上。吕姐和丈夫就商量:阳阳成绩好,肯定能读大学,以后应该不会在农村住,等阳阳成年给他在城里买套房;再把家里的老房子翻新一下,加上二十多万积蓄,盖套大楼房给小儿子住。吕姐的丈夫刚回家第8天,就发生了意外。

老房子拆了一半,新房子还没开始建,娘仨一下子没有地方住了。吕姐先把孩子送爷爷奶奶家,自己住猪圈的小房子。5头母猪都下崽子了,满猪圈的猪娃乱哄哄的跑,日子不能再糟糕了。

悲剧已经发生了,日子也回不到从前了。过了一个月,吕姐厂子里的姐妹就把她从家里拉出去,不让她闷在家里胡思乱想。吕姐就去厂子里上班了,她的人生信条是:既然去上班了,就要做自己分内的工作,把事情干好。但她一直拒绝与外界沟通。

“时间是比任何药剂还好的东西”这句话从吕姐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才明白这句漫不经心的哲理背后蕴含着多大的勇气。7年过去了,吕姐讲起那段经历,情绪还是有点失控。

吕姐丈夫“百天”后,亲戚们开始帮忙吕姐盖新房。吕姐丈夫生前为人仗义,工友们都愿意义务帮忙。吕姐的弟弟建议姐姐,新房建一层就够住了。吕姐坚持盖两层半,一方面她觉得丈夫的工友们都还愿意帮忙,另一个方面,两层半楼房是她以前和丈夫规划好的,丈夫已经不在了,她想实现丈夫生前的愿望。

女人对该房子的花费没有什么概念,吕姐也不例外。两层楼盖好后,家里的积蓄都掏空了,还欠弟弟两万材料费。孩子马上就要开学了,压力突入袭来,吕姐有点后悔坚持盖两层半楼房的“执念”。

开学的800块学费,让家人之间出现嫌隙

阳阳开学前夕,吕姐凑了凑家里的钱,还差800学费。吕姐让阳阳去找她公公要学费。公公干泥瓦工,一年能存一两万,学费钱还是有的。阳阳跑了一趟,拿回了学费。

吕姐的婆婆一直帮吕姐家养猪,等到猪出栏了,吕姐去和猪贩子算账,算来算去账都对不上,就打电话问婆婆:“妈,卖猪这个钱怎么都不对啊,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儿么?”婆婆说自己不知情。吕姐就又找猪贩子继续算钱了。吕姐的公公打电话过来:“我回家听你妈说,你还给我对账了?那800块钱我扣下来了,阳阳的学费。” 吕姐当场就就懵了,这些年自己和公婆的关系一直很好,婆婆这些年帮忙养猪,一分钱没要过,公公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扣掉了孩子的学费钱。这让吕姐很难接受,整个人要“气疯”了。

阳阳劝吕姐:“妈妈,你就不要去找爷爷了,过去准没好事,肯定要吵架,你又该哭了。” 那段时间吕姐总是莫名想哭,天天哭。阳阳劝导她:“妈妈,以后我们就不要他钱就好了。”阳阳表面劝妈妈大度,内心深处却记恨了爷爷奶奶一段时间。

吕姐帮儿子整理房间,无意中发现了儿子的作文,题目是《写给我爷爷奶奶的一封信》,里面详细地记录了第一次问爷爷要钱的场景。小阳阳在作文里面写道:开口问爷爷要钱的滋味有多难,只有我自己知道,那种感受无法用文字形容。拿着爷爷给的钱,走在小巷子里,迎着北风,眼泪就掉了下来。这时候我想起了他……

转眼就到过年了,街坊邻居和吕姐拉家常,聊到孩子们的未来,邻居们就建议吕姐娘仨多依靠爷爷奶奶。吕姐就把800块学费的事情给邻居说了。好心的邻居就过去劝说吕姐的公婆:“你们不能不管她,她一个女人家,带两个孩子不容易的,盖完房子又没钱,你让她以后怎么办?”从那天起,吕姐的公婆开始承担阳阳的学费。每年开学前夕,阳阳去找爷爷要学费,爷爷没有多余的话,只是默默把钱准备好。

阳阳读高中后,才不再记恨爷爷奶奶,他写道:3年过去了,我稍微也懂事了,才知道自己当时错怪了爷爷,一个60岁的庄稼人,挣钱已经很不容易了…

阳阳每个星期都会和爷爷奶奶视频联系。阳阳放假在家练车,不管多晚,都要去爷爷奶奶家坐坐,陪他们聊聊天。爷爷奶奶也很偏爱这个孙子。阳阳对妈妈说:“妈妈,等爷爷奶奶老了,你可以不管他们,但是我不能坐视不管,他们给我交这么多年的学费。你也不要说他们的不好,说这些改变不了什么的,还起反作用。”

吕姐回忆,当年公婆突然转变态度,自己也能猜到八九分。丈夫去世那一年,她不到40岁,还很年轻,家里又盖了新楼房,公婆怕她再嫁人,就提防着她。

失去丈夫后,她把儿子送进985名校|一位农村遗孀的真实故事

关于“爸爸”,一家人绝口不提,家里已经多年没有响起鞭炮声

丈夫已经走了,赤裸裸的现实摆在面前,日子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吕姐的两个儿子在一夜间长大,阳阳安慰妈妈:“妈妈,你想开些,他已经走了,你哭也没有用的。如果哭能把他哭回来的话,那我就不去学校了,我们在家把他哭回来就好了。妈妈,我们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我答应你, 我会好好读书,给你希望。”从那以后,大儿子仿佛成了吕姐的精神支柱,她觉得,两个孩子这么懂事,生活还是有盼头的。

自从吕姐的丈夫走后,吕姐和两个儿子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三个人都小心翼翼的,两个孩子在家从来不提“爸爸”这个字眼..........

有天晚上,吕姐在陪小儿子写作业。小儿子翻出语文练习册,不经意间读出了题目:“哦,要写我的爸爸”,话音刚落他就察觉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无比紧张地抬头看了看吕姐的表情。吕姐假装自己没有看见,孩子才松了一口气。那一年,吕姐的小儿子7岁,读小学三年级。

吕姐家已经多年没有响起鞭炮声,春节也不贴对联。去年阳阳考上大学,家里办酒席,才破例放了鞭炮。

带着两个孩子的女人,哪里是那么容易再嫁的?

我问吕姐:你一个人这么多年拉扯两个孩子,没想着再找一个合适的人么?

吕姐:开始的几年真的没想过啊,就想着好好把两个孩子养大,没有想其他的事情。

那你一直这样辛苦,妈妈心疼你么?她没有让你再找一个么?

吕姐:我妈妈就是那种比较传统的人,我们娘仨的日子这些年简简单单也蛮好的。关键是哪有那么好找的啊,两个孩子还要上学,哪个男人这么傻B啊,帮你养孩子啊!

吕姐很直白也很现实,真实生活远比电视剧更残酷,现实中,即使你温柔善良、大方又善解人意,只要你带着两个孩子,又生活在农村,再嫁人是很难的。

吕姐的“育儿观”让两个孩子很独立、又有主见

吕姐的大儿子阳阳一直很努力,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是高考发挥失常,让他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但是阳阳仍以全校前100的身份考入武汉某985院校,还获得了本硕博连读资格。

面对这个结果,阳阳有点忧虑,本硕博连读至少要8年时间,阳阳觉得家里负担重,自己读书要花这么多年的时间。吕姐让阳阳安心念书:“你门两兄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妈妈的任务是挣钱。你们好好读书就行,别的不用想太多。”

阳阳申请了助学贷款,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基本够生活费。每个星期阳阳都会和家人视频,督促弟弟学习。阳阳早早成熟,不但把自己的未来规划地很清晰,还担起了教育弟弟的角色,这样吕姐很省心。

中国人喜欢看母慈子孝的故事。而吕姐却希望两个孩子未来能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她不希望自己变成两个孩子的负担。她说“以心换心,拿我们自己举例,我们年轻那会儿,小两口结婚后都不希望和父母住,两代人观念相差太大,会有矛盾的。我也不希望儿子是一个“妈宝男”,对于那种孩子长大了还想把孩子牢牢握在手心儿的母亲,我非常不认可她们的做法。”

吕姐说,无论以前我受的苦有多少,在未来都不想拖累孩子,把孩子抚养成人,是一个妈妈份内的事,也不用一直给孩子强调“妈妈有多辛苦,妈妈不容易。”

吕姐这次能外出工作,也是阳阳一直鼓励妈妈从家里“走出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还劝导妈妈“你刚出去,没有很多技能,挣不到钱也不用担心,慢慢会好起来的。”

失去丈夫后,吕姐没有了软肋,两个孩子变成了她的铠甲,让她有直面生活的勇气。

吕姐说:要把两个孩子好好养大,即使自己能力有限,不能让他们成材,也要让他们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