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为国尽忠慷慨赴死,身中数十刀仍不投降,最后绝食自尽

自古以来绝大多数的民族英雄,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名将,很少人是死在敌人手中,往往都是被嫉贤妒能的卑鄙小人所暗害。很多大英雄根本就无畏于敌人的刀枪,而最怕的就是友军的暗箭。所谓君子能坦荡一身正气,小人却常怀危急苟且偷生。

一代名将为国尽忠慷慨赴死,身中数十刀仍不投降,最后绝食自尽

奸佞小人眼中只有自身利益,没有家国抱负,所以他们不允许英雄救国,这样无疑是要将他们自己的利益圈缩小。所以眼睁睁的看着将军赴死,最后再歌功颂德,在风光显得也黯然无色了。杨家将的故事我们都早已烂熟于心,杨家的先祖就是一个民族大义置于生命之前的大英雄,可是却被小人所害,最后惨死敌营。

一代名将为国尽忠慷慨赴死,身中数十刀仍不投降,最后绝食自尽

大家都知道杨家将一门英豪,为北宋江山的捍卫者。杨家的大当家杨业,早在宋朝的开国时期还是北汉的一员大将,忠心护主誓死效忠。所以在赵匡胤收复五国时时,北汉仍旧坚守故土。但是在兄死弟承后,宋朝的江山由赵光义执掌。

一代名将为国尽忠慷慨赴死,身中数十刀仍不投降,最后绝食自尽

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抵北汉,北汉皇帝胆小畏死,举国投降向宋朝称臣。赵光义听说了杨业的英勇神武和忠心,对他委以重任,赐封为代州刺史戍守边陲。因为是降将所以皇帝对他还是有所猜忌,变没有给他太大的兵权,在他手里仅仅有4000兵力。

一代名将为国尽忠慷慨赴死,身中数十刀仍不投降,最后绝食自尽

但是杨业却也从未有造反之心,他早就一心向宋,认为赵匡胤是一代明君,赵光义也是为国家社稷殚精竭虑。百姓安乐经济繁荣,这样的太平盛世值得他誓死守护。所以他也忠心护国在边陲严防死守从未懈怠,当时的大辽已经开始对宋朝虎视眈眈,一日大辽派10万重兵侵犯中土,入境处正是杨业戍守之地。

他的区区4000兵力简直就是以卵击石,但是杨将军沉着冷静早已想出了制敌之策。他命部下在城中张灯结彩,不断的派士兵在城楼上巡视,放出狼烟以混淆敌人视线。自己则带着600余名将士,偷偷潜到敌军后方,造成前后夹击的假象。

一代名将为国尽忠慷慨赴死,身中数十刀仍不投降,最后绝食自尽

敌人突然遭到偷袭乱了阵脚,人数虽多却以溃不成军,四散逃串让他得了胜利。这一下便声震朝野,皇上大悦赐他威武将军的头衔。这让朝中很多人都非常不满,因为他作为叛降之人,本就地位卑微,却因为战场立功被破格提拔,简直就是打那些光说不练之人的嘴巴。

一代名将为国尽忠慷慨赴死,身中数十刀仍不投降,最后绝食自尽

虽然为国立功却也为自己埋下了祸端,在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战役中,他贝莱可以担当主将,但是被小人谗言,所以皇帝只让他做了副将。早掩护百姓撤离之时,他进献良策,由一队人马做先锋,诱惑和牵制敌人的兵力,然后大部队掩护百姓撤离。再派部队在指定地点接应先锋军,这样胜算非常大。

一代名将为国尽忠慷慨赴死,身中数十刀仍不投降,最后绝食自尽

主将先是不同意,最后命他前去应敌,并说好在指定的地点接应,然而这只是一个圈套。在与敌军厮杀惨烈至极之时,主将早已携带大军逃跑,并未在约好地点接应。杨将军受到敌军围困,身中20余刀最后被俘。大辽用高官厚禄诱他投降,没想到他一身烈骨,连敌人的水饭都不入口,最后被活活饿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