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心烦的原因是什么?

你这么心烦的原因是什么?

1.找准根源,好好分析自己

坐办公室的人,经常会看到或者听到这样的话:

“真TM烦,整天都是这些破逼事儿,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烦”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远远的看着说话的人,然后幽幽的说上一句:你就是闲的。

曾经听过一段话:如果你最近感到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寝食难安,脾气暴躁,那多半逃不开两个原因,一个是你很久没读书了,另一个就是你很久没运动了。

而这段话,又反应出另一层含义:你丫就是最近太闲了。

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生物,他区别于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小动物可能静下来、趴下来、不运动,长时间都不会有问题,可人不一样,人虽然向往安逸的生活,可往往你会发现,心里越是想安逸,你的生活却总安逸不下来,你越想安逸,你会发现你的心越慌,每天都在患得患失中度过。

后来你会慢慢发现:人,需要的不是生活上的安逸,我们所看到任何安逸,都是假象,其实我们是在虚度。

仔细想想,你是不是存在过下面这种情况:

每到五一、国庆等长假,放假前,我们都会畅想假期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哪几天工作,哪几天会友,哪几天看书,哪几天出去走走。可等假期真来临时,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几乎每次都没有按照放假前预想的来过每个假期,更严重的是,我们每每都会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开始抱怨、悔恨自己,没有利用好这个假期,每次都会心生负罪感。

不按照计划、拖延,已经开始逐渐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因素正在大大降低我们生活的质量,它已经开始用负罪感来代替我们本应拥有的舒适感、安逸感。

而且,当我们再仔细回想时,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假期的前几天,其实我们心里也有反抗,反抗那种闲的发慌、不按照计划的生活,因为刻意的消磨时间,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它也是一种折磨,折磨到我们一直在怀疑自己,厌弃自己。

先是开始于每个长假,慢慢的就渗透到每个周末,再慢慢的就会侵占每个晚上,长此以往,太闲带来的负罪感开始扰乱我们的心情,扰乱我们的精神,心情不好,精神不在状态,紧接着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你眼中任何事儿都是大事儿,你眼中任何人都在和你作对,任何人都想和你吵架,你每天就是活在各种战役中,你。。。很。。。累。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太闲所导致的。

所以,我们再回到办公室这帮同事身上,我们得先看清问题的真象,发现问题的根源,不要将所有不好的原因都推到其他人身上,其实造成这么烦的原因,有一大部分都是在自己身上。

你这么心烦的原因是什么?

2.生活还是需要有节奏感。

我们有没有发现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往往一个家庭,若是每个人都很闲的话,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为什么说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因为若是每个人都太闲的话,你会发现如下好玩的对话:

“哎?你干嘛呢?坐这发呆,还不赶紧去把中午饭给做了?”----这是正在嗑瓜子的老妈,对老爸的发号施令。

“哎?你干嘛一天到晚都在家呆着啊?不怕发霉啊?还不赶紧出去走走”----这是窝在沙发上看了半天电视剧的老妈,回头对我说出的一句话。

“今天打扫屋子了吗?今天去买菜了吗?今天的碗洗了吗?整天都在家干什么呢?”----这是外出打了一下午牌的老妈,进门边换鞋边对我说的一句话。

你有没有发现上述这三句话的共同点:一个家庭,若是家里的每人都很闲的话,就会出现一个场景,大家都将眼睛盯在对方身上,发现对方很长时间没动窝,却忽略自己半天都在看电视剧;自己玩了半天牌,回家发现家里没打扫,碗没洗时,开始质问在家都干什么了?

而从这些共同点,我们又能提炼出一个观点:人不能太闲,人若太闲,就会将眼光盯在其他人身上,就只会发现别人不好的地方,无法发现别人美的地方。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家庭矛盾。

当我们还是学生时,我们会经常因为各种事情闹别扭,小到互相开口骂几嘴,大到身体接触,互相撕逼,可当我们步入社会后,会发现,曾经一起打闹,一起撕逼的同学,现在依旧保持着联系,完全没有因为曾经的打闹、撕逼而影响到相互之间的感情,现在反而有时亲的像一家人。

而终其原因,不过就是:学生时代的我们,整天没事干,眼里除了学习,没其他啥事儿,闲的只能通过拌拌嘴,打打架来度过几个学期,而步入社会后,工作、生活、各种复杂的关系,让自己无暇分身。

再回过头来,当我们再仔细观察时,会发现一条隐性的规律:

一个家庭,若突发事故,一家人往往会摒弃前嫌,人人出力,共渡难关,可当事故结束后,风平浪静后,一家人又开始将日常琐碎的事情捡起来,翻过来倒过去的提起,之前和睦的一家又再次波涛汹涌。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太闲了。

一旦人闲下来,无事可干时,身边处处都是事儿,哪怕就是平常不起眼的柴米油盐,也会突然间成为了吵架的导火索。

曾经有位老人家说过:一家人过日子,要想和睦,就不能将眼睛长在头顶,得长在手上,手上有活了,家庭就和睦了。

你这么心烦的原因是什么?

3.说了这么多,那如何才能不闲呢?

“滴滴叭叭”“滴滴叭叭”,本文的重点来啦。说了这么多,口干舌燥的,都在细述因为太闲,导致生出各种事儿,那如何才能不闲呢?

(1.)看书写字啊

现在每天大家都在嚷嚷着没时间,没时间看书,没时间码字,甚至连吃饭都没时间,可真正细分析,发现其实并不是没时间,而是我们将时间虚度了,我们宁愿在沙发上刷俩微一端好几个小时,却就是腾不出半小时看几页书;我们宁愿对着无聊的肥皂剧打哈欠,可就是不愿意关掉电视机,捧本书翻几页。

因此建议大家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找出你去年,甚至是好几年前就买了,但却没翻一页的书本,找个位置坐下来,哪怕就是半小时,安安静静的看上几页。

都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先不说这个说法对不对,但一个21天不行,咱们来两个,三个,四个,直到我们对书本不抗拒,对手机不依赖了,那我们就算成功了一小半。

书本读多了,知识量存多了,就容易溢出来,我们可以每天写上几百个字,就当是生活随笔,可以对白天的生活一个总结,可以对某件事的一个理解,可以是心灵感悟,也可以是人情冷暖,反正世间万物,只要能让你心生念头,那都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

而写字也有很多的好处,可以让你逐渐沉浸,可以锻炼的你文笔,更可以让你心思缜密,思维敏捷。我们一直都希望可以将一些美好的事情记录下来,而文字难道不正是具备这一功能吗?

(2)有时间多看看好的电影

看清楚了,我说的是“好的电影”,不是那些不三不四的小视频,更不是那些无厘头的肥皂剧,而是正儿八经的、可以令人深思的好电影,曾经听过这么一段话:

一本好书,可以让人收集到几个信息与观点,而一部好的电影则可以让你收集到成百上千的信息与观点,可以丰富你的日常谈资,而这一切仅需要两个小时。

(3)多出去走走

有句古话是这么说的:人挪活,树挪死。我们得多出去走走,哪怕就是普通的逛街,没钱不要钱,并不是所有的逛街都需要花钱,有一种逛街叫做打开眼界,因为我们都说不准,以后我们会走上哪条路,是穿运动裤,还是穿西服,但都不妨碍我们现在开始以逛街的形式增加眼界。

我们也可以运动、郊游、爬山,反正一切可以走出去的方式,我们都可以活动起来。

写了这么多,并不是代表我就能处理好这“闲”与“不闲”之间的平衡,但我们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让自己充实起来,每天找点有益的事情做,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

有句老话:没有什么来不及,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