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NO.1 橫眉冷對千夫指。只是表象。

魯迅,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是中國近代文壇的標杆,是文學藝術工作者當中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更是我們好幾代學生群體無法繞過的高峰。

你問跟學生群體有什麼關係?那是因為從60年代直到現在,魯迅先生的文章在語文教學裡佔據了絕大篇幅,他的文章常常有深奧晦澀之處,卻偏偏是所有考試當中的重點。魯迅大師寫“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老師會說此處必有蹊蹺……呸,是必有深意,並且會讓學生們從每一個字眼找出這深意來。而倘若學生寫作文時這樣表達,老師多半會說兩棵樹就兩棵樹唄,你丫整什麼廢話?

甚至有人說語文學習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

在學生們眼中,魯迅先生是什麼形象呢?他是冷酷的,嚴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常常板著個臉不苟言笑。他是執拗的,不屈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為民族大義犧牲一切。

他是鬥士,沒有在沉默裡滅亡,而在沉默中選擇了爆發……

其實,這都是某種意義上的成見,是教科書範圍內的魯迅先生,只是他整個生命當中的一小部分。

在很長一段時期以來,我們強加了太多的政治解讀,滲入到魯迅先生的文章和人生裡。倘若剝離“革命家”這樣的字眼,以更寬泛更人性化的目光去看待魯迅先生,我們會發現——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NO.2 一言不合誰都懟。嘴強高手。

魯迅先生自然是嘴強高手的代表,若非筆下真有尖刀般的功力,怕也寫不出那麼多觸痛時人、驚醒後世的諷刺文章。

作為嘴強高手的標誌之一,魯迅先生愛“懟人”,這是大夥共認的。

懟當時政府和國民劣根性也就罷了,魯迅先生還常常牽扯入一些與其餘名流間的口爭筆鬥。光是被他寫文章懟罵的名人就有胡適、錢玄同、梁實秋、林語堂、郭沫若、田漢、章士釗、徐志摩、戴望舒、鄭振鐸、沈從文、潘漢年、李四光、梅蘭芳等等,堪稱是以一人戰遍民國各路高手。

樹敵如此廣泛,當時各類名流對其風評自然並不很好。

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在民國年間創辦出版了《萬象》、《新月》、《詩刊》等知名雜誌的邵洵美評價魯迅說:“他的筆法刻薄,氣量小,所以稱他為‘小說家’也不適當。……莫不如稱他為‘諷刺文學家’。”

與徐志摩等聯辦《現代評論》雜誌的文學評論家陳源更與魯迅爆發多次激烈筆戰,他在1926年1月30日的《晨報副刊》上刊文稱:“魯迅先生一下筆就想構陷人家的罪狀。他不是減,就是加,不是斷章取義,便捏造些事實。他是中國‘思想界的權威者’,輕易得罪不得的。”

魯迅“莽原社”重要成員,雜文創作最多產、最有成就作家之一的高長虹也在1926年11月17日上海《狂飆》雜誌上寫道:“我是主張批評的……魯迅卻是主張罵,不相信道理。”“魯迅……不能持論。……那是被感情、地位、虛榮等所搖動了。”(但人們普遍認為高長虹是因為許廣平,與魯迅爭風吃醋才導致反目)

上海《新時代》雜誌的主要撰稿人之一邵冠華,也專門作了一篇攻擊魯迅先生的文章,叫做《魯迅的狂吠》。裡面寫道:“魯迅先生是文壇上的‘鬥口’健將。”“不顧事理,來勢兇猛,那個便是魯迅先生的‘戰術’。”“然而,他的滑稽是狂暴的,我不得不說他是在狂吠!”

這還只是其中很小很小一部分。

而且除卻因家國大事互懟之外,有時魯迅先生與他人生出齟齬的原因教人匪夷所思。譬如他與林語堂之間兩次疏離,一次是因為魯迅點菸燒掉了林先生的蚊帳一角,被罵後覺得對方小氣;還有一次是在宴飲中發生了口角衝突,險些兒動手打起來。

但事實上,“那時打筆仗,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一本正經火氣大,不過是一群文人你也講講,我也講講。夜裡寫了罵某人的文章,老先生隔天和那被罵的朋友酒席上互相說起,照樣談笑。”魯迅與其中大多數文人既是互懟,也頗互敬。他在世時,經常對罵的夏衍等人與他也經常“吃飯聊天,熟得很”。他去世時,林語堂等都寫過深情的悼文。

或許那也正是民國時期的文人特色吧。

不過,更叫人匪夷所思的是魯迅還曾經跟一隻豬挺身肉搏過,說起這事兒,就更需稱讚一聲其真性真情了。

NO.3 憐子如何不丈夫?真性真情

大家都知道魯迅先生打過吧兒狗,但他也和豬鬥過的。有一次,魯迅說:“在廈門,那裡有一種樹,叫做相思樹,是到處生著的。有一天,我看見一隻豬,在啖相思樹的葉子,我覺得,相思樹的葉子是不該給豬啖的,於是便和豬決鬥。恰好這時候,一個同事的教員來了。他笑著問‘哈哈,你怎麼和豬決鬥起來了?’我答:‘老兄,這話不便告訴你。’……”——章衣萍《枕上隨筆》

這便是“魯迅揍豬”事件的初始來源。第一次讀來教人匪夷所思,豬吃樹葉豬啃草,那是動物生來天性,只要它不逆天上樹,都沒什麼可干涉的。然則魯迅先生怎地就大動干戈,非要跟一隻豬肉搏起來。

後來經人解讀背景,才知道其背後實在能體現先生性情中人的一面。

魯迅說:“這話不便告訴你。”為何?那是因為當時魯迅與妻子許廣平分居二地,飽受思念之苦。那兒的樹叫做相思樹,正被魯迅當作思念的寄託,這寄託卻被一隻豬給啃拱著,自然不能忍。

魯迅的真性情並不止體現在與人與豬互懟這方面,還體現在生活的其他點點滴滴。

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他酷愛零食,尤其喜愛甜食。魯迅先生有寫日記的習慣,在日記便記載過這樣一件事: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有一次期末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發下一枚金質獎章。他竟立馬把獎章賣了,買回一大包零食和辣椒。夜深人靜讀書時,就吃零食。零食吃完了,就開始嚼辣椒。可以說是零食的香跟辣椒的刺激,激勵著魯迅的學習成長。

在《華蓋集續編》裡他也寫有日記,裡面有“夜間,又將藏著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為我忽而又以為嘴角上生瘡的時候究竟不很多,還不如現在趁新鮮吃一點。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午後,密斯高來,適值毫無點心,只得將寶藏著的搽嘴角生瘡有效的柿霜糖裝在碟子裡拿出去”等等描述,可見其對柿霜糖的喜愛。

這麼吃下去,當然是不行的,實際上魯迅先生是早就不行啦。他很早就得了嚴重齲齒,痛起來的滋味那是欲仙欲死。於是寫過一篇《從鬍鬚說到牙齒》,自稱“我從小就是牙痛黨之一”。同樣在《華蓋集續編》等文章裡,他記載了自己“到伊東醫士寓去補牙”等情況……然而,有幾次剛剛從牙醫那兒出來,又轉悠去買甜食了

……

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他時而犯二,懷著一身孩子氣。魯迅先生跟妻子許廣平之間曾經有過較長時間的書信通訊,後來他們的信件被結集出版為《兩地書》。從這書信集中,更向世人展露出魯迅先生真性情的一面。

他在廈門大學當教授時,公共廁所在遙遠的地方,於是“每每在半夜的時候,跑到樓下,找一棵樹,草草傾瀉,了事。”後來終於找了一個替代的辦法,用瓷罐子,半夜裡尿急了,便滋進去……這也就罷了,可魯迅先生還犯懶不想去廁所倒尿,於是“看夜半無人時,即從窗口潑下去”。這些事本來是他單獨寫給許廣平的秘密,卻不料也隨著《兩地書》的出版被公佈出來,卻讓人覺得呆萌可愛。

隨之一起被公佈出來的還有他與許廣平女士相互間的愛稱,“小白象”、“嫩弟弟”、“哥”、“小蓮蓬”、“姑哥”、“狗屁”,“害馬”、“小鬼”、“乖姑”等等,真是肉麻中夾雜著許多膩……

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晚年在上海做自由撰稿人,喜歡開著窗子伏案寫作,這時候看到有人溜到樓下的牆角來小便,他就會用橡皮筋和紙團做成彈弓,彈在那人的屁股上。他從小仇貓,寫作時有一次遇到窗外有貓叫擾亂思路,也如法炮製,隨即拿起手邊的五十支裝鐵皮的香菸罐,對著可惡的貓一一發射驅逐。

他是講黃段子的高手,他的半個弟子唐弢先生在《記郁達夫》一文裡就記載過他講的黃段子,其辣眼睛程度比起當今的段子也不遑多讓。

這也就罷了,他還堪稱是無厘頭風格的里程碑式人物。在魯迅先生的《故事新編》裡,就用新穎的編寫手法重現了傳統故事,以下原文節選摘錄了其中《奔月》的部分內容,可以自行體會。

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哼!”嫦娥將柳眉一揚,忽然站起來,風似的往外走,嘴裡咕嚕著,“又是烏鴉的炸醬麵,又是烏鴉的炸醬麵!你去問問去,誰家是一年到頭只吃烏鴉肉的炸醬麵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麼運,竟嫁到這裡來,整年的就吃烏鴉的炸醬麵!”

……

“你不能用小一點的箭頭的麼?”

“我沒有小的。自從我射封豕長蛇……”

“這是封豕長蛇麼?”她說著,一面迴轉頭去對著女辛道,“放一碗湯罷!”便又退回房裡去了。

只有羿呆呆地留在堂屋裡,靠壁坐下,聽著廚房裡柴草爆炸的聲音。他回憶半年的封豕是多麼大,遠遠望去就像一坐小土岡,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還有長蛇,也可以做羹喝……。

因為后羿箭法太強,將附近大型動物射殺殆盡,於是嫦娥只得頓頓吃烏鴉面,於是心生不滿,最終至於奔月飛走。這故事構思得,也是沒誰了……而故事結尾也設置得很有意思。

“唉,”羿坐下,嘆一口氣,“那麼,你們的太太就永遠一個人快樂了。她竟忍心撇了我獨自飛昇?莫非看得我老起來了?但她上月還說:並不算老,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墮落。”

“這一定不是的。”女乙說,“有人說老爺還是一個戰士。”

“有時看去簡直好像藝術家。”女辛說。

“放屁!——不過烏老鴉的炸醬麵確也不好吃,難怪她忍不住……。”

“那豹皮褥子脫毛的地方,我去剪一點靠牆的腳上的皮來補一補罷,怪不好看的。”女辛就往房裡走。

“且慢,”羿說著,想了一想,“那倒不忙。我實在餓極了,還是趕快去做一盤辣子雞,烙五斤餅來,給我吃了好睡覺。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藥,吃了追上去罷。女庚,你去吩咐王升,叫他量四升白豆餵馬!”

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除此外,魯迅先生的成就還遠不只是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版畫收藏很多,造詣也高,被譽為“中國現代版畫之父”,他設計了袁世凱時期北洋政府的國徽北京大學的校徽,還幫助《萌芽月刊》等諸多雜誌設計過圖書封面。便是單論美術領域的成就,也堪稱名家了。

跳出教科書之外,魯迅先生實在顛覆我們太多的固有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