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遺留的清朝“辮子軍”戰鬥力如何?為何能得到袁世凱賞識

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子木!大家都知道,在進入民國時期之後,我國的軍隊都已經基本脫離了當時清朝封建時期的舊貌,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當時卻還有三支部隊依舊保持著清朝時期的舊模樣,這三支部隊分別是定武軍、安武軍以及盛極一時具有“巴圖魯”著稱的毅軍,因為他們都留有長辮子,也被稱為“辮子軍”。那麼,這些“辮子軍”的實力究竟如何呢?今天我們就拿其中的毅軍來說,到了民國時期時也一直受到袁世凱的賞識,所拿的軍餉甚至比當時的北洋新軍還要多,那麼到底是什麼緣故讓這支部隊擁有如此待遇呢?

民國時期遺留的清朝“辮子軍”戰鬥力如何?為何能得到袁世凱賞識

▲袁世凱舊照

首先,我們要清楚毅軍的來路。毅軍乃當年著名的淮軍的一個分支,同樣也是靠剿捻起家,由著名武將宋慶一手創立,先後歷經四位領導人,其中前三位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分別是宋慶、馬玉崑和薑桂題。而毅軍勇猛的名號也是在宋慶領導時期打下來的,在當時,左宗棠西征的成功也離不開毅軍的一份功勞,在跟隨左宗棠在西北作戰時,毅軍首當其衝,領導人宋慶在身負重傷時卻還是帶傷作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一直駐紮於旅順的毅軍憤然開拔,奔赴前線參與作戰。

民國時期遺留的清朝“辮子軍”戰鬥力如何?為何能得到袁世凱賞識

▲清朝晚期軍隊

1902年宋慶去世,由馬玉崑擔任毅軍領導人。毅軍在馬玉崑的領導下深受朝廷信任,其所擁兵力最高峰時達到四十餘個營,並且裝備的新式步槍上萬餘條,此時如果馬玉崑加緊對毅軍的改革的話,毅軍一定能得到更大更好的發展,然而,在其晚年時,卻失去了自我,一心只圖貪官發財,最終耽誤了整個毅軍的改革。

民國時期遺留的清朝“辮子軍”戰鬥力如何?為何能得到袁世凱賞識

▲清晚期新軍

好在馬玉崑去世後,毅軍領導人又出現了一位勇士,名叫薑桂題,此人高大生猛、身材魁梧,雖大字不識一個,但做人做事卻十分的講理,在平時,他對下邊的將士們又親如一家人,每逢將士家裡有喜事他都會召集士兵一同前往幫忙,在打仗時他賞罰分明,再加上人緣奇好,連當時的慈禧太后、太監李蓮英等一些大人物對他都十分的喜歡,以至於很多士兵願意為其賣命。

民國時期遺留的清朝“辮子軍”戰鬥力如何?為何能得到袁世凱賞識

▲薑桂題舊照

民國成立之後,袁世凱因為早年與薑桂題結拜過兄弟的緣故,向薑桂題拋出了橄欖枝,然而,正派的薑桂題並沒有接受袁世凱的邀請,但袁世凱對此並沒有氣憤,而是更加特殊對待毅軍,毅軍所發的軍餉均由袁世凱供應,並且比當時的北洋新軍所拿的軍餉還要豐厚。而毅軍也在薑桂題的統領下也逐漸強大,部隊也開始漸漸地走向正規化。但天意弄人,年邁的薑桂題因不聽大夫的勸告在聽戲時坐在最前端被響亮的鑼鼓聲震破了血管,最終不幸離世。

民國時期遺留的清朝“辮子軍”戰鬥力如何?為何能得到袁世凱賞識

▲清朝末期軍閥框架圖

如此一個強大的軍隊卻突遭變故,導致群龍無首,最終一個騎兵出身的米振標挺身而出,接任薑桂題一職。毅軍在米振標的統領下實力逐漸衰敗,一方面米振標思想的保守,在袁世凱等人抓緊訓練北洋新軍的時候他卻不思改革,依舊保持著原先的舊貌。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毅軍奉命駐守熱河,而此時的米振標毅早已失去的鬥志,只想明哲保身,直到最後米振標與奉軍首領磋商決定交出武器,解散毅軍。就這樣,一支盛極一時的“辮子軍”在歷經四次領導人的更換後最終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