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长大后的我,自卑、敏感、多疑,一帆风顺的成年生活里,让这些极端的性格隐藏的很深。

直到我受到拒绝、遭到冷落,听到别人口中的闲话......

从事教育行业以来,除了会经常看那些教育家的讲座和文章外,我还会去研究那些个体心理学、儿童成长心理学、行为心理学......

在这些案例与理论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突然有那么个晚上,我醒悟了过来。

那些驱散不开的藏在心里的阴霾,80%都是因为我生在那样的一个家庭里。

因为不可抗争的命运,和弱者无能为力的挣扎。

我想做出一点儿贡献,让孩子们可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让家长们能意识到自己某些举动对孩子的伤害。

希望家长们能耐心的看完这篇文章,一个孩子从受到家庭影响开始,性格到底会走向怎样的极端。

“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我保证,你也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1.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任何暴力


《自卑与超越》里有个概念,当一个人回忆起童年最清晰的一次记忆时,这件事往往是决定一个人性格成因的关键因素。

我记的最清楚,也经常在梦里梦到的童年场景是这样的:母亲躺在昏暗的房间里,捂着被子痛哭,父亲一边指着床上的母亲骂骂咧咧,一边也不忘对着跪在地上才上小学的我指手画脚。


“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父亲因为工作忙,回家的次数很少,但每次回家都会和我妈大吵一架,辱人的言辞和肢体的暴力,是留在我心里最深的伤疤。

每当我躲在房间的角落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都在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可能是上帝给了我回应,父亲在一次出差时意外去世了。他葬礼的时候,年仅7岁的我,一滴眼泪都没掉。

我觉得这样的人,离开了简直是一件万幸的事情。可是,我却想错了。

我以为生活会步入正轨,我们一家人也可以其乐融融。但母亲却变成了另外一个“父亲”。

每当我犯了错误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被扫帚的一顿乱打。
每当我拿着80分的试卷时,总会听到一堆让人难堪的话语。

我记得每一次被“教训”完后,我都会拿着皱巴巴的试卷,站在楼顶的阳台上,脑海里回荡着母亲的话:“你怎么这么没用?”

但我低头看着十几层的高楼的时候,难免胆怯。

擦完眼泪,把这些想法全部打回去,继续苟延残喘。

我知道,只是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

现在的我,可以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但这些事情对我的影响却一直消散不去。

白天微笑示人,晚上自怨自艾。

我自卑,抑郁,厌世,每一个想尝试的决定都会轻易的放弃,因为小时候的我一直告诉我:你不行。

肢体暴力让我胆怯,语言暴力让我无法直视自己。

我只希望,身为父母的你,一定不要对孩子使用任何暴力。

也永远别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出气筒。

“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2.恰如其分的爱强于溺爱与冷落


学会保持距离,在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不然,一切都没有意义。

我在上初中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至今还觉得这件事像梦一样,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和初中的一些狐朋狗友骑车兜风,发生了一场车祸。

可能因为年龄太小,车祸的细节我已经无法描述,但我知道,和我在同一辆车上的朋友去世了,那时候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xx就是个胆小鬼,人家出车祸的时候跑了!”“xx当时还起身了,都不把人家送医院!”“xx来了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总之,身边的人都在否定我,怀疑我,质疑我。但其实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发生这件事后,母亲对我说的一句话:

“叫你一天不要跟这些狐朋狗友在一块儿玩,你不听!这下出事儿了,你满意了?”

“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她嘴里满是牢骚的带我去交警大队做了笔录,我的心里却不是滋味。

我虽然知道这件事错不在我,但我却一直告诉自己是我错了。

我一直在想,如果那时候母亲告诉我说:别怕,有我们在呢!

那我的心里,应该会更有勇气也更坦然的面对这件事情吧!


但之后的事实让我明白:童年时期在忽略中长大其实也罢了,但因过分冷落而突如其来的溺爱,对我来说,又是另一种伤害。

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大家都勉强从痛苦中挣扎出来,更庆幸的是母亲也找到了合适的伴侣。

因此,他们对我也更加溺爱。什么要求都满足我,也任由我释放天性。

这是父母的爱没错,但沉浸在这种爱里的我却成为了巨婴。

“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那时候我觉得世界都在为我过去的悲惨而惋惜,所有的一切都该围着我转。

但其实谁都明白这世界到底是围着谁转,不是你我中的任何一个人。

“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们本就没有生活的经验和认知,了解的一切大部分都来自于父母。

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任何形式的爱都没有错,但在需要放手的时候放手,需要拉一把的时候拉一把,才是真正对孩子有帮助的。

“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教育就是这么一件矛盾的事情,孩子需要独立,也需要帮助。

被冷落的孩子留下自卑的阴影,而溺爱下的孩子成为巨婴,只有恰如其分的爱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3.多听听孩子怎么说吧!


如今,我和哥哥都健康长大,事业小成,我的父母也一直认为他们的教育方式很正确。

但其实我心里最清楚:我和哥哥一样,自卑、抑郁、厌世。夜深人静时,那些童年的事情回忆起来,胸口都会隐隐作痛。

这些成为过去的事儿可能在别人眼里已经翻篇了,但对我们来说,却是内心深处不敢提及的伤疤。

就像荣格说过的一句话一样: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性格。

“爸妈,如果你们真的为我好,就停下那些折磨我的言行吧!”


今天想写这篇文章,不仅是想让家长们意识到这些问题,也是为了告诉自己,过去的自己已经死了。

虽然还会有种种矛盾与问题,但这么想总归是好的。

我们看遍了那些育儿的好文,也正经历着身为孩子的“家庭老师”,俨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教育专家。

但其实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用于每个孩子,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吗?

他们真的需要有一个倾听、输出的窗口,听听孩子怎么想、怎么看,才是家长们更应该做的吧!

希望为人父母的你,别让你的孩子活成另一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