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門齊出手 “車市寒冬”中這波政策紅利如何分享?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一改以往的上升態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中國汽車銷量共計2808.06萬輛,連續10年蟬聯全球銷量第一,但同比下滑2.76%。這是自1990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首次出現銷量負增長。

2019年,汽車市場環境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提振汽車消費成為業內外高度關注的問題。為推動汽車產業消費平穩增長,1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發佈《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了六大舉措促進汽車消費。

10部門聯合推出政策方案,這在以往並不多見。此舉不僅體現了政府對於汽車消費的高度重視,也表明了助力車市順利度過寒冬的決心。在《實施方案》中,有哪些政策亮點和趨勢變化,這些政策落地市場後又會產生怎樣的效應和影響?對於這些消費者關注的問題,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了相關行業專家學者。

新政策利好農村 “汽車下鄉”或再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為提振人們的消費積極性、促進中國汽車業的發展,國務院在2009年1月公佈的《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了“汽車下鄉”政策,對農村地區購買汽車的用戶給予優惠。“汽車下鄉”政策也讓中國汽車市場在當年銷量實現了46.15%的爆發式增長,快速走出了陰霾。

10年後的今天,“汽車下鄉”政策或將再次出現。在10部門聯合推出的《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了鼓勵汽車跨區域流通、盤活存量供給、鼓勵農村汽車消費升級等相關政策。這也被業界解讀為“對農村消費者和三四線消費群體的利好消息”,有望激活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汽車消費。

《實施方案》第三條寫道:“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的補貼,引導農村汽車消費升級。” 在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看來,目前我國農村居民汽車的保有量非常低。“這次《實施方案》的提出,將會促進農村汽車的更新換代”。

汽車行業分析師曹鶴同樣看好農村汽車市場的潛力:“我國農村居民汽車消費潛力非常大。由於農村人口分佈分散,公共交通不發達,農民對汽車的剛性需求更強。”

曹鶴指出,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和村村通公路政策的實施,農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農村道路條件得到較大提升,農村汽車消費正在進入爆發式增長的門檻。更重要的是,在廣大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既沒有停車位的限制,也沒有“上牌”的難題,這些都有利於農村汽車消費加速普及。

不過,與10年前的“汽車下鄉”政策相比,如今對於農村地區的汽車消費的引導,要做的功課顯然更多。

“此次關於農村汽車消費的政策不僅鼓勵增量,與此同時更強調升級。”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額度,仍低於城鎮居民。另一方面,由於中西部的樓市價格變化波動較大,導致縣鄉市場的購房熱情高於購車,樓市對車市的擠壓嚴重,“最終形成了‘資金短缺’和‘汽車品質升級’之間的矛盾”。

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推出利好政策或許只是第一步。未來,各大汽車企業將制訂怎樣的發展政策,各地政府如何將政策紅利落實到位,都將成為決定農村居民購車潛力釋放與否對關鍵因素。

汽車報廢制度存玄機 二手車市場仍有潛力

相較於新車銷售而言,汽車報廢的話題往往不那麼引人注目。事實上,形成良好的汽車報廢機制,減少社會老舊車輛,不僅能夠減少道路安全隱患,還能促進汽車市場的升級和銷量增長。

《實施方案》的第一條就對汽車報廢制度提出了新的建議:“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按規定放開報廢汽車五大總成再製造再利用。有條件的地方可依託市場交易平臺,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同時購買新車的車主,給予適當補助。”

就在《實施方案》提出的同一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毫無疑問,《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對汽車報廢領域將產生直接影響。

“從全球範圍來看,歐美等汽車發達國家興起了對汽車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後橋和車架這五大總成的再製造浪潮,實際效果非常不錯,五大總成再製造部件運用於多個領域,既可降低成本,又能避免可利用的五大總成被當成廢舊金屬處理。”曹鶴說道。

在我國,目前汽車再製造主要集中在商用車柴油機、變速器等領域,市場發展呼聲高,但是措施不多。隨著《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的落地,國家對於汽車報廢領域的利好信號將提高市場對再製造產品的關注度。

“環保治理推動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措施進一步強調報廢更新的補貼落實。”談及汽車報廢制度的變化時,崔東樹指出,“接連落地汽車報廢相關政策,促進報廢更新,表明政府關注消費者換車需求的釋放。與此同時,汽車報廢制度的成熟也將提升汽車產業整體上進一步發展。”

與此同時,《實施方案》還重點關注了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在第五條中提出了“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進一步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嚴防限遷政策出現回潮”的辦法。同時,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二手車,有關部門將落實適用銷售舊貨的增值稅政策,依照3%徵收率減按2%徵收增值稅,即減免1%的稅額。

崔東樹認為,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對大城市的消費升級促進巨大,這是近兩年豪華車市場高增長的重要支撐。“隨著該政策的實施,未來豪華車市場表現仍值得看好。”

對於二手車的增值稅政策改革,崔東樹認為,徵收率從3%降到2%,力度也算較好,而且目前私人交易舊貨是免稅的,因此二手車商成本優勢顯著,未來政策還有提升潛力。

提振信心初見效 落地仍需多方協力

除了在汽車報廢和二手車交易制度完善、農村汽車市場發展領域制定新政策外,《實施方案》還提到了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範圍、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等問題。多方位的政策利好對於汽車市場的消費信心提振無疑有很大的幫助。

“當前,全國不少城市的公共交通發展很快,但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之間的和諧發展是很有必要的。與此同時,非限購城市和縣鄉農村市場都急需汽車普及。” 崔東樹分析稱,《實施方案》所釋放的態度能夠對提振人們的汽車消費信心起到很大作用。”

在《實施方案》的新聞發佈會上,劉宇南特地強調,這些措施的出發點和著眼點是為了促進汽車消費,但並不是簡單地做大汽車消費總量,而是要將引導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更好地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汽車消費的供需匹配水平。

在曹鶴看來,《實施方案》的提出,表明車市結構性改善的方向已經很明確,未來還要看不同地區的實施細則以及後續落實情況。地方政府將如何落實以上舉措,車企將為此制訂哪些產品策略和營銷打法,將成為未來車市發展的關鍵。

對於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董大健預測,今年影響汽車行業和汽車發展的環境總體上是積極的,在國民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排放標準升級、新能源乘用車積分制度實施、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汽車產業將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更多的進展。(張真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