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退位後的3年,嘉慶過得有多艱難?

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乾隆,是一位非常長壽的皇帝,乾隆一生當過很多角色,皇孫、皇子、皇上、太上皇。在乾隆還小,是康熙的皇孫時,就深受康熙的喜愛,康熙和乾隆兩個人的爺孫感情甚至超過了康熙和雍正的父子感情。雍正後來能夠繼承皇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康熙喜愛乾隆的緣故。

乾隆退位後的3年,嘉慶過得有多艱難?

因此在乾隆登基後,由於自幼跟康熙之間的感情很深厚,所以乾隆曾經向上天立下誓言,如果自己有幸活到八十多歲,那麼他在位的時間肯定不會超過自己的皇爺爺——康熙的六十年統治時間。

這其實乾隆也是給自己的在位生涯規定了期限——六十年。一旦到了六十年,就立刻傳位給太子。但是話雖這麼說,掌握了權力的乾隆真的甘心在有生之年放棄權力嗎?答案是否定的,根據後來的史實記載,乾隆雖然退位將皇位傳給十五皇子嘉慶,但自己仍然享有各項權力。

說白了,嘉慶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皇帝罷了,實際權力其實都在乾隆手裡,那麼在乾隆當太上皇的這3年裡,嘉慶過得有多艱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第一、嘉慶的登基並不像歷史上其他皇帝那樣順順利利,而是有一個小插曲。在嘉慶一切都按照登基的禮儀一步一步小心謹慎的進行時,之前的一切都很順利,但是在最關鍵的一步驟,傳國玉璽卻不翼而飛了,嘉慶派人四處尋找,卻沒有任何線索,傳國玉璽是冊封典禮中最重要的一步驟,沒有了傳國玉璽,那麼嘉慶這個皇帝當的則是名存實亡,不僅不被天下人信服不說,還會被後世人所恥笑。

乾隆退位後的3年,嘉慶過得有多艱難?

在情況危急之下,嘉慶想到傳國玉璽一直都在上一任皇帝的手中,既然其他的地方都沒有,那麼傳國玉璽肯定就在乾隆的手中,嘉慶派人一頓勸說乾隆,乾隆才將傳國玉璽交給嘉慶,嘉慶這才完成自己的冊封大典。由此可見,乾隆是多麼不想放棄自己的權力啊,連象徵權力的玉璽都不願意交給嘉慶。嘉慶這個登基儀式,屬實也是過得膽戰心驚。

第二、居住所等細節的轉變。乾隆退位後,並沒有搬出象徵皇權的養心殿,一直居住在養心殿內不曾有搬離之意,反而讓嘉慶住到毓慶殿。不僅住所如此,稱號、聖旨也是,乾隆稱自己為太上皇,自己所頒發的聖旨為敕旨。軍事權等重大的權力依然在乾隆自己的手中,不交給嘉慶管理。

而乾隆對嘉慶的說辭是嘉慶還小,剛剛上位,經驗少,還需要自己幫忙扶持一下。但實際上,只不過是乾隆不甘心就這樣白白退休了而已,在嘉慶三年內,朝堂上乾隆則位於副位,嘉慶的一言一行都要看著乾隆的臉色行事,乾隆喜嘉慶則喜,乾隆憂嘉慶則憂,嘉慶就像是一個提線的木偶,全部憑藉著乾隆的鼓弄。

乾隆退位後的3年,嘉慶過得有多艱難?

面對朝廷之事,嘉慶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乾隆的緣故,嘉慶一直都不敢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事事隱忍,導致很多大臣並不將嘉慶看在眼裡,一切只聽從乾隆的命令,嘉慶得知後,雖然憋屈但卻是敢怒不敢言,畢竟乾隆還沒死,嘉慶要是發火了,可能會導致自己最終被踢下皇位,因為嘉慶在乾隆退位後的3年內,日子十分不好過。

第三、乾隆雖然讓嘉慶繼承皇位,但並不是因為乾隆有多喜愛嘉慶,而是乾隆看中的幾個皇子逝世的逝世,受傷的受傷,剩下的皇子都資質平平,只有嘉慶愛讀書,對自己恭恭敬敬,迫不得已之下選擇讓嘉慶來繼承皇位。因此乾隆對於嘉慶的信任還不如對自己的軍機大臣和珅的信任多。乾隆在嘉慶剛剛登上皇位後,想請嘉慶的師傅來輔佐嘉慶,嘉慶聽到這個好消息後便給自己的師傅書信盼望師傅的到來。

但由於軍機大臣和珅一向與嘉慶的師傅不和,因而向乾隆告密,曲解嘉慶書信中的意思,讓乾隆覺得嘉慶師傅的到來勢必會增加嘉慶的勢力,從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因而將嘉慶師傅接來輔佐嘉慶這個事情一再推遲。親生兒子卻都不如一個普通臣子,由此可見嘉慶這個皇帝過得有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