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服裝是一種體現等級社會的標誌性物品。在中國古代,服裝作為禮法的一部分,象徵著等級和權力。

唐朝是中國古代一個繼往開來的鼎盛時代,在漢族傳統服裝的基礎上融合了各種外來元素,服裝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結合了大唐自身開放、自信的社會風氣,有著特殊的歷史價值。

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客使圖》唐代壁畫,接待外國使節的唐朝官員,最正式的具服)

【遵循古制的祭服和朝服】

新朝新氣象,從李淵開始,就以武德令的形式規定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官的服裝樣式,明確了各個級別擁有服裝的套數,比如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婦之服六,又對服裝的面料、顏色、形制都有詳細的規定。

從服裝數量上可以看出來,重男輕女,太子是當小孩子看待的還不如百官待遇高。

皇帝的十四套服裝用途各不相同,祭天地是一套,娶皇后、派兵打仗等國家重大儀式是一套,講武、出征是一套,上朝用另一套,甚至去參加葬禮也有專門的服裝。

其他百官、太子的與之類似,風格一致,規格不同。

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隋唐天壇)

其中最正規的禮服是祭服,又稱具服、朝服,“五品以上陪祭、朝饗、拜表大事之服也”,七品以上官員也有祭服,但比高級官員少了佩劍、玉佩和綬帶。為什麼叫“具”沒找到出處,用途差不多的一個詞是甲騎具裝,大概是標準的意思。

皇帝的祭服延續了周朝的古制,上衣下裳,上衣主色調是黑色,下裳是纁(黃赤)色,面料是綾羅。衣領是直領,叫“方心曲領”,內襯半圓形硬領,顯得衣服的領子很挺。整套衣服從裡到外都有規定,舒適程度應該很差。

這種服裝皇帝也不愛穿,於是李世民規定只有在元日和冬至的朝會、大祭祀使用,其他時候一律用常服。要是看電視劇發現唐朝皇帝祭天地時穿翻領黃袍就是硬傷,編劇或劇務歷史功底不夠;

官員們一般正式場合穿的服裝叫公服或從省服,延續了漢朝和北周服裝的特點,和祭服比較少了一些裝飾,交領,也不佩劍、玉佩和綬帶。

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西安大明宮冬至祭天典禮,衣服明顯錯了)

【日常生活和一般場合的常服】

日常生活穿的服裝叫常服或者叫燕服,中晚唐之後,常服取代了公服的地位,甚至中唐文宗皇帝上朝宣佈大赦改元都穿著常服。

常服主要是襴衫樣式,也就是袍服,襴衫圓領右衽、左右開衩,衣袖可寬可窄。有襯裡的過膝長衣叫袍,有襯裡的短衣叫襦衫,無襯裡的單衣叫衫。這種樣式是在胡人服裝的基礎上改變而來,從北周、隋時開始流行,一直沿用到宋朝,包括皇帝、官員、平民都可以穿著,除了材質、顏色區別之外,樣式基本相同。

官員的袍服又叫“橫襴袍”,前襟下襬處有一道拼縫,叫“袍下加襴”,平民沒有,是區分官員平民的主要標誌之一;

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常服李世民)

從材質和顏色上看,“士服短褐,庶人以白”,官員穿綾羅綢緞,沒被任命官位的新進士穿白袍,稱為“白衣”;一般平民只能穿麻和獸毛編織的上衣下褲分體粗布衣服,叫“短褐”,也就是布衣,領子是圓領或交領,活動方便,製作容易。富人家庭可以在材質上有所突破,但顏色不能越制,只能是青黑、綠藍、皂白等素色;

冬天冷了需要禦寒的厚衣服,叫做“襖”,唐朝還沒有棉花,所以中間加絮,類似絲綿襖。又分為長襖和短襖兩種,唐朝有規定,袍襖長不可曳地二寸、袖寬不能超過一尺三寸;短襖應穿在袍衫之內。

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李杜初逢,李白辭官,杜甫無官)

【黃紫緋綠青常服】

唐朝是歷史上第一個把黃色(赤黃、赭黃)明確為皇帝常服專用的朝代,原來檸檬黃還允許使用,唐高宗李治時期又有了補充規定禁止使用這種顏色,整個黃色色系徹底成為皇家專用;

大臣的常服也有顏色規定,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紫色綾羅袍服,繡有大團的盤龍、鹿、鳳池、對雁、花朵圖案,並佩玉帶鉤;

四品、五品官員,常服是繡有小團的花朵圖案的深紅色、淺紅色綾羅,金鉤腰帶;

六品官員,常服是深綠色幾何圖紋綾,犀鉤腰帶,後來改為銀帶;

七品官員,常服是淺綠色幾何圖紋綾,腰帶用銀環扣(銀銙);

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張果老見明皇圖》,身後兩個緋袍兩個綠袍)

八、九品官員常服是深青色、淺青色幾何圖紋綾,瑜石帶鉤腰帶。唐朝中後期為了減少官員等級,八九品官員也開始著綠色常服,青色變成侍女、婢女的服色,“青衣”就是這麼來的;

武官們主要是花色圖紋不同,一般繡在袖子和胸背處,圖案是虎、豹、鷹、獅子等飛禽走獸。

安史之亂後官銜尤其是散官開始濫授,紫袍緋袍充斥朝中,“在朝衣綠者甚少”,服色制度逐漸被破壞,黃色(除了皇室專用赭黃色之外)、紫色、緋色民間也開始普遍使用。

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魚袋、鞋帽腰帶和胡人特色】

魚袋是唐朝高宗李治時期開始的官員配飾,最初的用途是為了證明五品以上官員身份,後來逐漸變成榮譽性代表官員品級的裝飾物。武則天時期曾經改為龜袋,並擴大了應用範圍,金龜婿就是起源於龜袋。後來制度逐漸完善,又改回了魚袋,三品以上用金袋,四品用銀袋,五品用銅袋;

鞋子唐時叫履,男女均有,材質分為皮革、羅帛紋錦等絲織物,以及草、藤、麻、葛等,一般鞋底較薄,方便活動但保護作用不強。新疆唐墓出土了一雙麻鞋,鞋底用粗麻繩編織,鞋面是細麻繩,估計是勞動人民或者是軍人的鞋子;

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新疆出土的唐代麻鞋)

唐人的帽子是包裹頭髮的“幞頭”,所有人都可以有,不分貴賤。本名叫“折上巾”,用“三尺皂羅”就是三尺長的黑色絲織品裁上四個腳,兩腳系前,兩腳系後。樣式多種多樣,初唐時流行“平頭小樣巾”,武則天時流行“武家諸王樣”,開元年間流行“內樣巾子”或“宮樣巾子”,基本上是高矮、軟硬、四腳上翹或下垂不同,後世演變成烏紗帽。

皇帝唯一的特權是硬腳,中間用鐵線支撐,可以上翹,但晚唐藩鎮也開始用硬腳,皇帝也已經管不了了。

平民百姓的幞頭兩腳繫於腦後,兩腳繫於下巴之下,方便勞動時幞頭不會掉落,平時也可以系在頭頂;

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唐代《馬球圖》,頭上幞頭、腳下黑靴)

(diéxiè)是唐時興起的一種功能性腰帶,來源於西域,可以懸掛各種常用物品。唐時有“蹀躞七事”之說,包括算袋(裝筆硯)、佩刀、礪石、契芘真(護身符,下同)、噦厥、針筒、火石袋七件唐人出門常用的小玩意,就如我們出門之前自己唸叨一下“身手鑰錢”四個字一樣。但開元之後蹀躞上不再掛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了,只保留了裝飾作用,想來也可以理解,腰上囉裡囉唆掛這麼多東西,反而活動不方便;

與漢族傳統服裝比較,唐時服裝多了很多胡人特色,比如有缺袴袍、半臂、裲襠、袴褶等服裝樣式。缺袴袍是唐朝男子主要服裝之一,是一種左右腋下開衩的直裾長袍,利於活動,軍中或平民勞動所穿;半臂是半長袖的衣服,又稱“搭護”或“綽子”,是士人的普遍服裝;裲襠是男女通用的背心,有夾有綿;袴褶是上衣和褲子的統稱,這個褲子實際上只有兩條褲腿,方便騎馬。

唐朝人的生活:簡化、胡化,唐朝男人們是這樣穿衣戴帽的

(隋朝十三環蹀躞金玉帶)

查資料的過程中,驚喜的發現唐朝即使到了末期,男人的服裝還是男人的服裝,並未像兩晉、明末一樣向女性化轉變,大唐男兒掙扎到國家滅亡也並未精神淪喪。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