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美食——山東的羊肉湯天下聞名,更有許許多多地方特色美食


美味的兔頭不僅僅體現在四川的麻辣兔頭上,俺們山東的紅燒兔頭照樣博得了吃貨們的喜愛。紅燒兔頭是山東省臨沂市著名的傳統小吃。該菜選用3-4個月齡肉食兔子頭和10餘種蒙山純天然中藥材,經過10餘種工序燒製而成。

兔頭上桌先掰開,先吃舌頭後吃腮,稍後再食黑眼圈,最後兔腦挖出來,其特點是,口味麻辣鹹鮮、肉味獨特、色澤誘人,且具有滋補養顏,健腦明目之功效。

而且兔頭不僅僅只是味美,還有許多的功效,兔肉富含大腦和其他器官發育不可缺少的卵磷脂對人體有很多好處

單縣羊肉湯,屬於魯西南山東菏澤市漢族傳統名吃,八十年代,即被收入中華名食譜。最早創於1807年,當時由徐、竇、週三家聯手創建,故取名為"三義春"羊肉館。其創立在那個時期的飲食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為日後"單縣羊肉湯"的揚名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近200年曆史的單縣羊肉湯,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羶,香而不膩,爛而不黏"獨特風格,載入中華名食譜,以湯入譜的只有單縣羊肉湯,被國人稱為中華第一湯。民間有云"來到菏澤牡丹城,不品單縣羊肉湯,等於白來菏澤走一樁!單縣羊肉湯,被譽為中華美食之名湯!


單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八縣交界,南有黃河故道,北有貫穿全境的大沙河,這裡水草豐美,綠樹成陰,陽光充足,氣候溼潤,是一個天然的優良牧場。單縣羊肉湯選用的羊肉就是當地的青山羊,青山羊肉質鮮嫩,外地的羊肉是絕對熬製不出單縣羊肉湯的味道的。

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羶不腥,味道鮮美異常。羊肉湯品種繁多,各有特色,天花湯有健腦明目之功,尤其適合老年人和神經衰弱者飲用;口條湯有壯身補血之能,最宜病癒大補者常食;肚絲湯肥中帶瘦,眼窩湯肉爛如泥,奶渣湯沙酥帶甜,還有馬峰窩湯、三孔橋湯、羊雜湯等,達72種之多。各具風味。

投料考究,製作精細,調味豐富,湯汁乳白,不腥不羶,香醇不膩,味道鮮美,並有補虛壯陽,溫中暖下,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自制羊油辣子,香味十足。


水煎包,漢族傳統風味小吃,屬豫菜菜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東京汴梁城(古都開封),在華北和中原地區頗為流行。在河北山東等部分地區則稱呼為"鍋貼",主要在山東東營市、濱州市、淄博市部分區域流傳,今天主要以菏澤水煎包最為著名。

歷史傳"水煎包"是豫東、魯西南名吃之一,在當地人們簡稱它為"煎包",其狀扁圓,上下呈金黃色。其餡無論是葷素均加蔥、姜、五香粉、香油、細鹽調製,皮為小麥粉面發酵,將包子放入平底鍋內少許時間,再加面水,後澆香油,翻一遍出鍋即成,成為人民深受歡迎的食品

菏澤市街道上分佈著很多各具特色的"水煎包鋪子",而那些色澤金黃,外脆裡嫩的水煎包更是十里飄香,讓人口水直流

周村燒餅,因產于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而得名。源於漢代,成於晚清,是山東省名優特產之一

現有周村燒餅博物館,收藏著周村燒餅演變的歷史文化

周村燒餅以小麥粉、白砂糖、芝麻為原料,以傳統工藝製作而成。製成後,薄如秋葉,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

清朝光緒六年(1880年),周村郭姓燒餅老店"聚合齋"對燒餅製作工藝潛心研製,幾經改進,使周村燒餅以全新的面目、獨特的風味面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聚合齋"郭姓後人攜大酥燒餅的配方和製作技藝加入了國營周村食品廠。1979年,大酥燒餅以"周村"作為商標進行註冊,正式定名為"周村牌"周村燒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