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五大中立国: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与瑞典

在二战期间,德国非常清楚自己资源匮乏的实际状况,因此在战争爆发以前就建立了各种战略资源储备,这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导致到了1943年的时候德国还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资源危机。而且还从其他欧洲国家掠夺一些,所以钢铁、煤炭等主要资源还是比较充足的。到了1943年年末意大利投降后,其在战争中的储备落入了德国人手中,暂时弥补了德国本身资源的严重消耗。

除了以上这些获取资源的途径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资源来路就是当时欧洲的五大中立国——瑞士、瑞典、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土耳其。在战争还没有真正明朗化之前,都是这五大中立国大量的向德国提供其所需要的战略资源,而让这些国家断绝向德国提供战略资源的主要压力是美国。

二战期间五大中立国: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与瑞典

首先来谈一下瑞典,瑞典本身就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其优质铁矿砂对于纳粹德国的国防生产尤其重要。为了确保铁矿砂的运输安全,希特勒推迟了对西欧的入侵,首先占领了丹麦和挪威。举个例子,瑞典轴承公司向德国出口了大量滚珠轴承,是当时与纳粹德国贸易来往最密切的瑞典公司之一,但美国却很难制裁该公司,因为美国本身也非常依赖该公司的轴承。无论谁赢得这场战争,通过向双方提供轴承,瑞典轴承公司都会是最后的赢家。

其次再来说一下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个中立国,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所急需的钨砂资源就是依靠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后来盟军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施加压力才导致纳粹德国用于战争的钨砂出现匮乏。钨在军备生产中还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德国的机械工业使用高强度的碳化钨车刀和钻头,另外钨合金也用于制造穿甲弹。盟军也同样需要钨,但他们并不依赖于西、葡两国,而是有有别的来源(例如中国等)。

二战期间五大中立国: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与瑞典

与瑞典和葡萄牙的相对中立不同,西班牙的中立是有点偏向于轴心国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英美等国为了使西班牙保持中立,向其提供了大量的谷物和石油。但由于西班牙欠了德国不少钱,因此西班牙只得向德国出口一些牛肉、谷物等食品以及锌、铅、钨砂等矿产资源。对此,盟国也只能向西班牙购买大量的物资,为的无非是以下三个目的:第一为获得以下只有西班牙才可提供的一些资源;第二为借此减少西班牙对纳粹的供应量;第三为减轻纳粹德国对西班牙经济的影响。

二战期间五大中立国: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与瑞典

至于瑞士这个中立国则是作为一个洗钱机器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获得的平衡,借此得以生存下去。还有最后一个中立国家土耳其也于1941年10月与德国签订了一份重要的贸易协定,德国用军需品和其它工业品与土耳其交换矿石原料。与此同时土耳其也与盟军保持了友好关系,用矿产资源与英美交换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土耳其还是纳粹德国的唯一铬进口国,而铬是制造合金钢的必用材料。土耳其直到1944年4月才停止对德国的铬矿石供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