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不要做妖

做自媒体不要做妖


何为妖?孙悟空是石猴,却不是妖,反而是斗妖除魔的象征。判断是不是人们口中的“妖孽”并不是在于其出身、是不是人类,而是有没有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比如白素贞是蛇妖,但是她渴望相夫教子,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所以很多人同情白娘子,责怪法海不懂爱。


其实,自媒体中也有“人道”和“妖道”之分,自媒体为妖符合了“妖”的本性:

(1)其法力在于挑拨大众情绪,习惯性胡编乱造以妖言惑众。

(2)不要脸是核心竞争力,并以此为荣自鸣得意,脸皮厚度即修炼的道行。

(3)无法知晓其底线,肆意挑战公序良俗、伦理道德,自认为是社会丛林法则中的强者。


上述三条,不用我明说,大家也知道我在说哪一个自媒体,大家心中自然也自有所现。当然,有些自媒体比较欣赏此“妖”,甚至崇拜“妖”,有样学样,学妖如何吸流量呗。社会在进步,以前的妖是吸人的精魄,现在的妖是吸人们的注意力和口袋,充当一篇篇广告的“韭菜”。

自媒体一旦选择入了“妖道”,会用一个“人设”伪装、没有任何负罪感的去使劲zuo,至于什么脸皮啊、良心啊、逻辑啊、事实啊全可以在流量的天平下用“钱”来称量了。倘若越是有效,就越会被有底线、有道德的人骂,就越会自我感动的坚持zuo下去,成为“凤姐第二”,身家达亿,财务自由等,即使被自己曾经的朋友、同行甚至家人所抛弃,它们也会轻蔑的回敬一句:“SB”。

荒诞的是,一些自媒体因为成不了这样的“妖”而痛苦不堪,现在想重新做人估计都不太会了。

看过我此前的文章应该知道,我向来不会教人走野路子,去搞什么10万+爆款。

我觉得做自媒体终极目的就是「打造个人品牌」,让自己品牌获得一部分人认可、追随,有企业或者粉丝愿意买单,并且在做自媒体过程中技能和知识面都得到提升。

没有流量不一定是不够low,不够zuo。只要一个头脑正常读者肯定是不希望你用机心或者巧计去骗他,而是希望你输出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是有益的。

没有获得理想的流量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有的是投入还不够,有的是方法还没有摸索出来,有的是压根方向没有结合自己个性能力特长设计好,有的问题是不懂行业,道行太浅目标又太大等等,有的压根就是渠道本身就没有流量了,流量在其他渠道上。如果真的那么在意流量,那张小龙把阅读量用一行代码取消是不是问题就烟消云散了呢?恐怕未必吧。

比如前两天有个医学博士来找我请教做自媒体,因为很多病人找医生看病还是看名气的,由于是我老婆的师兄,我和他午饭时深聊了1个小时,建议他彻底放弃需要写长文、流量难搞的公众号,公众号适合接软文但不适合互动,单独做一个微信号,发朋友圈,强互动为主,再把朋友圈的内容搬运至微头条号上,不计较每一次的流量。每次发碎片化小内容,要有内核的专业医学建议和知识,也要有外延,比如病人生活、检查、心态、饮食、病人家属关系等,扩大选题访问,一天至少发10条,坚持做。结果他吃饭回去操作就告诉我,当天下午就告诉流量就从之前的几十,暴增至万,昨天又告诉我流量突然10万。

其实我知道这是必然的,因为医疗内容是网络刚需,平台不会运营怕担责,只会审核通过三甲医院医生去做;而老医生又不怎么会上网,这个就是你这样的年轻大夫的机会,但是得坚持走,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走正道也可以立竿见影,只要找到属于合适自己的路径就能快速引爆,做受人敬重而不是让人鄙视的传播。我之所以能够分享这些,就是我并没有采用low的方式,通过正能量的运作一样可以成为网络大V,我做微头条不到2个月,每天就有10万的流量,得出也是自己的实战经验。

至于那些旁门左道,尽管能忽悠一帮粉丝,炮制出了几个爆款又能怎么样呢?最终能否转化出长期的客户?一些low爆了的自媒体上蹿下跳,之所以没有被彻底封杀,只不过是经济形势不好留着转移一些社会矛盾,收不收只是迟早问题,人民日报不是发声了吗?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改日拉清单。

做自媒体没有那么容易,也没有难。如果是作为自己线上资产投入的一部分,就长期做,只要开始就不怕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始终相信:

「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是靠谱的阿星(李星),外国哲学硕士,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分析,写文章力求透彻落地,荣获2017年钛媒体年度作者最具人气奖,2018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年度作家、搜狐2018产业风云年度自媒体,CMO训练营专业合伙人,“靠谱汇”由靠谱的阿星发起,致力于帮助更多人做自媒体、玩互联网,欢迎加入、交流、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