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中的“贴烧饼”,简述中国古代男同发展史

看!右上角有一抹红!原创不易,感谢轻轻一点关注!

本文是作者对相关历史和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不寓褒贬。

《红楼梦》中存在很多男男同性恋的描写,这些内容来源于曹雪芹曾经亲身经历过的贵族生活见闻,贴烧饼是描述这一情况最有特色的语言。在贾府,上至老爷公子,下到仆僮小厮,多有涉猎于此的,柳二郎认为,荣宁二府除了门外的石狮子就没有什么是干净的了,这一判断就来自于对贾府包含男男同性在内的各类“情”的见闻。

从红楼梦中的“贴烧饼”,简述中国古代男同发展史

在红楼梦小说中有以下章节涉及男同问题: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冯渊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秦钟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贾芹

“训劣子李贵承申饬,嗔顽童茗烟闹书房”——薛蟠、贾蓉、贾蔷、贾宝玉、秦钟、香怜、玉爱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薛蟠

“蒋玉函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蒋玉函、贾宝玉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忠顺王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二郎”——隆儿、寿儿、喜儿

《红楼梦》中对于这类男男同性的描写,有的一笔带过,用词文雅有度。有的则写得非常露骨,取决于同性之间是发生在什么阶层的人身上。大量的诸如“贴烧饼”,“干”,“相好”,“亲嘴”, “摸屁股”,“哄上手”之类的语言,把人物行为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红楼梦中的“贴烧饼”,简述中国古代男同发展史

而薛蟠这样人物的存在起到的作用,就是具体化描写贵族糜烂生活的各种实际现象,除了不学无术之外,贵族公子哥儿身上有的一切爱好在薛蟠身上都特别突出,而且每一项爱好由于其富有,身边都围绕着一群人,在同性这件事上,围绕在他身边的则是傻大舅,贾蔷,贾芸,王仁等人,还有一群十五岁以下的陪酒小幺。

从忠顺王府派管家到贾府要人,可以看到王公贵族之间包养优伶作风普遍,“王爷心爱之人”,“断不能少了此人”可以公开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情绪在里面。

从红楼梦中的“贴烧饼”,简述中国古代男同发展史

为何曹雪芹参考的的清朝前半段贵族生活中会有这种爱好?在中国又是如何发祥兴盛的?本文尝试探讨这一过程。

笔者通过各类资料收集,形成了《古代有记载的男性同性恋历史简表》,可以看到这件事历史之悠久,也可以看到很多著名人物赫然在表上,还可以看到戏曲戏剧艺术与这件事有着一定的内生的联系,更能够发现一定的历史周期规律。

从红楼梦中的“贴烧饼”,简述中国古代男同发展史

汉代以前“狎昵娈童”存在于君主贵族之间,而连续多代君主和宦官之间容易产生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从而也促生了宦官专权等极具特色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这类行为的产生,也与相关人群性欲的满足程度有关,充盈的后宫和深宅,过分的满足了正常性欲的需求,为持续产生刺激和新鲜感,导致了对象方式的多样化;

从红楼梦中的“贴烧饼”,简述中国古代男同发展史

从三国时期到唐朝,特别是其中的魏晋南北朝,男同风兴盛于整个士大夫阶层,成为时尚和精神肉体双重追求,这个时期的世大夫阶层,男性涂指抹粉,衣服要香薰,用服药的方式让自己显得病态,用病殃殃的生活状态模拟飘飘欲仙的卓尔不群,为了达到这种外貌特点,心理上首先要向女性化转变,所以越是贵族阶层,性别之间的区分越来越不明显;

从红楼梦中的“贴烧饼”,简述中国古代男同发展史

元代,元杂剧开始兴起,同性的艺人们,戏剧创作者和艺人之间开始广泛诞生了超乎一般的感情,并向社会其他层面扩大,明代禁止官员参与嫖娼,但是并不禁止养戏子,所以有的官员在追求刺激方面就钻了这个空子,搞男风逐渐蔚然成风,之后的明清小唱和昆曲进京之后的私寓制度,均与此有关;

而清代虽然并没有产生著名的词语典故,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论,男风的兴盛程度达到了中国古代史上的高峰,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曾经的高峰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清代一比,无论在参与人数和从业人数等方面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而在细节流程方面,清代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有很细的规矩、注意事项、避讳,甚至还有崇拜的图腾和神灵。

清代《聊斋志异》有一段描述男同的文字(不可直译):男女居室,为夫妇之大伦;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人必力士,鸟道乃敢生开;洞非桃源,渔篙宁许误入?今某从下流而忘返,舍正路而不由。云雨未兴,辄尔上下其手;阴阳反背,居然表里为奸。华池置无用之地,谬说老僧入定;蛮洞乃不毛之地,遂使眇帅称戈。系赤兔于辕门,如将射戟;探大弓于国库,直欲斩关。或是监内黄,访知交于昨夜;分明王家朱李,索钻报于来生。彼黑松林戎马顿来,固相安矣;设黄龙府潮水忽至,何以御之?宜断其钻刺之根,兼塞其迎送之路。

这段话体现了蒲松龄先生对这一情况有比较深的见识,而且写出来付诸刊刻,说明作者认为这段话将会有市场,会有人捧场点赞,间接说明了男同这一现象在清代是何等的普遍。

清代集大成的“私寓”是指官吏富商蓄养相公,这些大户人家买来清秀的小男孩供主人赏玩,被称为“相公”,“象姑”。作为高雅情业会所,经营者多来自梨园行。后由清末名旦田际云倡议废止。

从红楼梦中的“贴烧饼”,简述中国古代男同发展史

《红楼梦》里面贾府也养了一班戏子,小戏子们之间有女同现象产生,也佐证了戏子这一群体,容易产生同性情结。陈凯歌导演拍摄的霸王别姬和梅兰芳两部影片,其实对这种现象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刻画,旦角儿要火了,被富商政要追逐堕入风尘是很难免的。而根据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戏剧艺人们之间长期异装导致的心理变异,多年学戏产生的心理依赖,艰苦环境带来的同甘共苦,也会导致旦角心理上真正向女性转变,戏疯魔,人也疯魔了。

从红楼梦中的“贴烧饼”,简述中国古代男同发展史

曹雪芹大谈情旨,要把人间的一切情写进《红楼梦》,男同之情也是他刻画的一种,是有着一定的现实来源和历史背景的。

馄饨板刀面——立志做一位有品位的中年杂家的好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