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員工綜合能力,如何做好內部培訓

培訓是各級管理人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員工的內部培訓,公司基本上都會投入大量的資源進去,旨在提高團隊的業務能力和工作積極性。但是,一旦操作不當,進行的內部培訓完全不能滿足員工的需求,一切也只是白費力氣。

提升員工綜合能力,如何做好內部培訓

如何能夠做好內部培訓,提高培訓的效率,讓員工在每次培訓過後都能有所收穫,主要應從三方面考慮。

01、課程設置

有時候培訓課程本身挺好,但與員工的工作完全沒有任何關係,沒有任何的幫助和影響。這就是培訓課程的選題出現了偏差。培訓課程的設置一定要有針對性,單純為了培訓而培訓,單純流於形式,是不會有任何實效的。

提高內部培訓的效率,課程的選題一定要充分結合受訓員工的實際情況,比如自主的學習要求、崗位技能與實際工作要求的差距、學習能力和狀態等。在符合企業整體發展需求的前提下,應當儘可能貼近員工的個人需求,以員工比較喜歡的方式,結合工作崗位的需要來設置培訓課程。

提升員工綜合能力,如何做好內部培訓

當然,脫離員工培訓需求調查,或一味滿足員工個人意願,如此制定出來的培訓課程都是不合格的。在確定選題之前,培訓講師要同受訓部門負責人展開良好的溝通,對培訓內容、時間、同實際工作的關聯度等等達成共識,力求課程內容詳實、高實用性、高結合度,要在工作中有所體現,有效改善員工行為。

02、對講師的要求

首先,培訓講師要真實並且深入地瞭解企業的發展情況、工作流程、人員素質,以及面對的外部環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等。而這也是做好課程設置的前提。

其次,培訓講師要具備相當的專業性。比如講師對於培訓氛圍和節奏的把控,適當的互動與提問,甚至只是PPT課件的製作……如何能讓受訓員工喜歡聽,並且能夠聽進去,是作為講師必備的職業技能。

提升員工綜合能力,如何做好內部培訓

培訓的形式多種多樣,講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以實效為目的,懂得靈活運用。員工培訓的形式,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大類:演示法、內行傳授法以及小組學習法

演示法:受訓者通常處於被動接受的一方, 包括傳統的課堂講解法、遠程學習法等等。

內行傳授法:要求受訓者積極參與其中,從而展開學習, 包括在職培訓、情景模擬、商業遊戲、案例分析、行為塑造、交互式錄像以及網絡培訓等。

小組學習法:小組化有助於受訓者分享各自的意見和經驗、樹立起集體或團隊的認同感、拉近同事之間的距離, 包括探險學習法、團隊培訓法和行動學習法等等。

03、評價與總結

離開培訓室,並不意味著培訓的結束。培訓項目的評價是完整培訓流程的最後環節, 熱熱鬧鬧地結束,而員工的行為基本沒多大改變的培訓同樣是無效的。這既是對整個培訓活動實施成效的總結, 同時又給以後的培訓活動帶來了重要的信息, 為下一階段的培訓提供了方向。

提升員工綜合能力,如何做好內部培訓

對於員工內部培訓,追求的是培訓的結果。而如何使企業內部培訓起到應有的作用,是每一位管理者都應深入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