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了火,就有了“生機”——帶你瞭解中醫裡的“火”

體內有了火,就有了“生機”

古人稱“火”為陽之精,在《後五行志》中就曾記載“火者,陽之精也,水性炎”。火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明·張景嶽《類經附翼》:“凡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非陽能死物,陽來則生,陽去則死矣。”意思就是世間萬物,離不開陽氣,如果一旦離開陽氣,就是一具毫無生機的“屍體”。

體內有了火,就有了“生機”——帶你瞭解中醫裡的“火”

火在正常狀態下,就是我們常說的“陽氣”和元氣,是維持人體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動力源泉。人體因為有了火,才有了生機。如果缺少火,或者元氣不足,則通常會表現出畏寒怕冷,臉色蒼白,即便是盛夏時節,他們也往往比一般人要多穿兩件衣服。到了冬天,即使身著厚衣蓋大被,仍然感覺不到暖和,凍得瑟瑟發抖,這就是明顯的“陽氣不足”,身體裡缺火的表現。如果一旦人體裡的火盡,就會顯出一派死寂肅殺,毫無生機可言。這時候有經驗的中醫,往往會從患者怕冷、脈微細等症狀表現,判斷患者“火弱”,會利用助陽壯火的方法,幫助患者重新把“火”燒旺。

人體內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火,然而,我們人體裡的火卻並不是取之不盡又之不竭的無限資源,它也有一定的限度,人體內的火是隨著年齡逐漸遞減的。

體內有了火,就有了“生機”——帶你瞭解中醫裡的“火”

民間有一句諺語叫“小夥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就是說年輕人的火力旺盛,身體強健,能夠耐得住凜凜寒氣。而當一個人年紀大時,就會越來越畏寒肢冷,經受不住嚴寒。在生活中我們就經常看見,老年人往往穿得都比一般年輕人厚實,就是由於身體裡的火逐漸地衰減,並大有“油盡燈枯”之勢。

火是生命之源,更是“命之根本”,它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幫助人體的臟腑正常工作和運轉,這也是陽盛體質的人身體健壯,精力充沛,朝氣蓬勃不得病原因。萬物因火而生,無火自滅。

體內有了火,就有了“生機”——帶你瞭解中醫裡的“火”

然而,世間任何萬物都要遵循陰陽平衡的規律,如果火過多,陽氣過於旺盛,超過了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就像古代神話傳說——“后羿射日”裡出現了10個太陽,炙烤“大地”,出現“上火”,則對我們人體就十分不利了,會誘發相關疾病,出現像牙齦紅腫潰爛,發熱、亢奮、口乾舌燥等等一系列病理表現。由此可見,火雖讓人富有活力,但一旦失衡,卻會蔓延成災,因此講究平衡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