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推荐——战国青铜凤鸟尊

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富于生活气息,注重实用而别出心裁,华贵绚丽又不失大雅。

此时的纹饰已从过去奔放的粗花,变为工整的细花,并向图案化方向发展,已无神秘色彩。。

盛世推荐——战国青铜凤鸟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动物造型器精品迭出。尤其是鸟形器,可称得上精粹中的精粹。战国时期最常见的是凤鸟形象更为常见;秦、汉文化则常见雁形象。其中,尤以晋文化偏好美丽的凤鸟和凶悍的鸷鸟,以精湛的设计和制作水准将古代青铜艺术推向极致。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每一件青铜鸟尊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这些器物的设计者和制作者们,能够捕捉到鸟最灵动的瞬间,将之凝固于永恒。看完以下器物,你一定会惊叹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恒久魅力。

高21.5厘米,长17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宝炉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九五之尊。凤尾下设一象牙,象牙内卷上扬,全身布满纹饰。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

盛世推荐——战国青铜凤鸟尊

战国时期青铜器的时代特点

1、列国器物大量出现

西周的有名的青铜器属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诸侯国的为数甚少。

到了战国时期,王室、王臣的礼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

这和当时王室衰微而诸侯、大夫及家臣势力不断壮大的形势相吻合。

2、地域风格的形成

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

此外,北方、西南方、东南方等几处少数民族区域也各有其独特风格。


3、各地区之间逐渐交流

例如吴越地区流行的细线云雷纹在楚地也时有发现,

而原先用于北方的带钩也传播到了南方,

从物质文化角度反映出东周时期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4、铸造技术的长足进步

战国时列国在政治上的分裂导致各国的青铜工艺独具特色;

冶铁技术的提高和铁工具在铜器制造业中的使用,

为铜器作坊内部更细密的分工和发明新技术提供了有理条件。

盛世推荐——战国青铜凤鸟尊


战国时期青铜器自身的工艺特点

失蜡法工艺逐渐开始流行,在春秋时期发轫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整体铸造工艺技术趋于简单粗陋,但金属细工却有新的进步,特别是鎏金技术的方面,使金属工艺发射出异彩。

浇铸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除继续使用浑铸法外,广泛采用分铸技术,将铜器的耳、足、环等附件先铸好后,嵌在主体范中,再浇铸铜液,让器身和附件熔铸在一起。

一般工具和兵器仍然是合范铸造,一范多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盛世推荐——战国青铜凤鸟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