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1. 任何人类历史中的文化行为,无论是王朝更迭还是艺术创作,无论是礼仪祭祀还是娱乐宴饮都有其自然科学的底层逻辑。(这也是我越学这么课,越得到的认知。何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看其科学性)

\u0002��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二十四.这世上难道真的有龙?只不过……

1. 目前为止关于龙在自然界的原形有两个说法,一是四川师范大学周教授认为龙的形象有可能是鳄鱼。二是中华龙有可能是蛴螬,就是金龟子甲虫的幼虫。

2. 人类无法想象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3. 早在石器时代,龙就被赋予了特殊意义,贝壳摆出的龙也是有脚的。

4. 《左传》中记载说水里有龙在打架,甚至还有人饲养龙。

5. 在土中孕育在飞上天际的行为很容易被人们和重生转世联系到一起。

二十五.纣王昏庸残暴不是因为苏妲己,竟是因为中了毒?

1. 大盂鼎内壁铭文记载的是周天子赏赐盂贵族的经过,并告诫这个贵族,不可一世的殷商王朝之所以会灭亡,就是因为君臣酗酒无度。

2. 高度数的蒸馏酒是元朝时期流进中国的。

3. 商朝时期基本上都是谷物酿造的米酒,酿造时基本会含有醋酸,和青铜器里的铅接触后会产生醋酸铅的东西,这东西甜。高温加热也会使铅进入酒中的重要因素(会暴涨1200倍)。会严重地侵害了饮酒人的神经系统。

4. 铅中毒会导致浑身无力、神经衰弱、头疼、视力下降、妇女无法分娩以及骨质疏松。

5. 罗马帝国曾经暴露在重铅环境下,最后走向崩溃。

6. 有了含铅汽油、含铅家具都有害。但是克莱尔·卡梅伦·帕特森顶住了来自政界、企业和学术界的重重压力,揭露了能源公司为降低成本而生产含铅汽油危害公众的丑闻。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二十六.几代人誓死保护的竟是这个“澡盆”

1. 虢季子白盆的可能用途,目前学术届有两种主流观点:一是贵族在进行礼仪祭祀活动之前洗手用的。二是贵族死后,盘内放入冰,防止尸体过快腐烂。

2. 虢季子白是西周宣王时期一个贵族,他为了铭记周王给的荣誉,铸造了这样一件青铜盘,用金属的文字,把自己的功绩昭示后人。

3. 晚清四大国宝:虢季子白盆、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

4. 虢季子白盆之所以保存的很好和刘家人密不可分,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后代护宝有功。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二十七.三星堆面具完美撞脸外星人之谜

1. 上世纪1986年7月到9月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地区,发现了几个巨大的商代祭祀坑。这个祭祀坑所在的位置,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三星堆遗址。

2. 关于三星堆青铜凸目面具有三大猜想:

一是为三星堆所处的古蜀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当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束手无策。人们有提前预知未来的憧憬,古蜀国人认为要想看的更远,眼睛就得做的特别大而突出。

二是因《华阳国志》里记载说,上古时代古蜀国境内,有一个君王叫蚕丛,有一个特点就是会眼睛突出,他的后人为了祭奠蚕丛就抓住了这个特点,并作出了一定的夸张和神化。

三是古蜀国的百姓把当地盐碱地的土反复煎熬,用这种煎出来的土盐当成海盐吃,因为这种盐缺少碘的成分。而人们长期食用缺碘的盐,患上了甲亢,眼睛突出,而人们就抓住了这个特点,对其进行夸张和神化。

3. 强烈推荐到三星堆博物馆前去会有大开眼界的感觉。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二十八.周朝有哪些让人崩溃的复杂礼仪?

1. 周代礼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周朝的礼属于贵族,所谓的规矩,其实是有资格优势的贵族为了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文化壁垒而故意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行为习惯上和一般民众区分开,以维持其优越感。

2. 殷商王朝国祚554年,活人祭祀很普遍。

3. 周朝礼仪非常繁琐。

4. 称“陛下”和“殿下”其实是和台阶底下的人说话呢。

5. 雉(野鸡)是周朝古代士见面交换的礼物。因为他们认为野鸡性情刚烈、刚毅不屈,以恭维主人品德高尚。

6. 周礼是很大的社会进步了。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二十九.先秦时代的中国人是什么肤色?

1. 曾经检测商朝人是西亚和欧洲一带的高加索人,也就是白种人,且商朝人是西亚人。其实可能就是外族人。

2. 铲型门牙是非连续性形态特征,是蒙古人的特征。

3. 商朝主体不会是白种人。因为商朝人制作的跽坐玉人有线稿是看不出白种人的样子。

三十.中国皇帝谥号的藏着哪些秘密?

1. 所谓的谥号就是一个君主或者大臣死了以后,后世的君主和大臣们用一个或几个字来评价总结死者的一生。起于西周。

2. 谥号分三等,善谥(夸奖赞许),平谥(一般,带有怜悯)和恶谥(批评羞辱)。

3. 共和:来源自周厉王被流放后两位朝廷大臣共事,被称为共和。

4. 文:经天纬地和道德博文。据传周文王的《周易》的作者。

武:克定祸乱。周武王推翻商纣王政权。

成:安民立政。

康:安乐抚民。

成王和康王在位期间,四十年没有人因罪获刑。

昭:周昭王曾经再而三的发动军事行动。“昭”字在古汉语里有明亮、光明的意思。“昭”在谥号中的意思是仪容恭美(长相好)有趣是形容人品的谥号说长相,可见人品不行。

穆:布德执义,大意就是传播美德,坚持公义。曾经西巡发礼物给百姓。

共:知错能改为之恭。他不像父亲那样不靠谱,改正了这个错误。

懿:温柔圣善,是个老好人。直白说就是比较怂。

孝:孝顺父母,尊敬祖宗。

厉:滥杀无辜。周厉王心胸狭窄,谁要是说他坏话就会被杀。

幽:昏聩。烽火戏诸侯。

平:没犯过什么错。

闵:在国遭忧。

殇:怜悯和同情。

5. 之所以谥号越来越低就是因为后来的谥号成为形式化的东西,互相吹捧。

6. 比如晋惠帝叫做司马衷,大臣汇报百姓无粮食可吃,他说:“何不食肉糜?”可见是个白痴。惠字在谥号中是体恤民众的意思,这太不靠谱了。

7. 司马德宗从小失去了语言能力,而且生活不能自理。但他的谥号是“安”,是好和不争的意思。

8. 文正这个谥号是对文臣最高的评价了。司马光说这个谥号是谥之至美,无以复加。范仲淹和曾国藩就曾经被称为文正。

9. 忠武这个谥号是对武臣最高的评价了。郭子仪、岳飞这种揽狂澜于即覆,扶大厦于将倾的民族英雄可以得到此谥号。

10. 而杀害岳飞的秦桧被赋予“谬丑”这个恶谥号。

11. 光绪帝是最后一个有谥号的皇帝。谥号长达21个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实在是太浮夸了。


三十一.封建社会是从何时开始吃人的?

1.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说,虽然历史中每一页都写着仁义道德,但是仔细看了之后才从字缝中看出来满本上写着两个字,那就是吃人。

2. 鲁迅认为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就是吃人的社会,具体要从公元前361年秦国开始。

3. 在秦孝公接手秦国的时候,秦国经济落后,文化粗俗,时常忍受着来自六国的轻蔑和鄙视。为了一改秦国的颓丧,秦孝公求贤于天下。

4. 刚开始商鞅给秦孝公的印象不好,第一次见面秦孝公都睡着了,觉得商鞅就是一个妄人,胡说八道不可用。但商鞅觉得秦孝公是个非常务实且急迫的人,对大道理根本不感兴趣。于是商鞅给出的方式一次比一次犀利。等到两人第四次见面的时候,秦孝公完全被商鞅信服了。

5. 商鞅表示,秦国只能有“壹民”,就是说国家只能有一种人民,那就是耕战之民。他觉得国家和人民是天然对立的,人民强大了,国家就羸弱了,人民弱小了,国家就强大了。

6. 为了让商人种地,将商品税提升到成本的十倍,没有利润就没有人经商。直接靠国家暴力摧毁了商品市场。不许有雇佣行为,就无法雇人种地,只能自己种地。粮食全部由国家统一收购,而且价格永远卡在成本线上,这样农民也就没有财富积累。

7. 全国旅店一律作废,想出远门都没有地方投宿。给老百姓贴了所在地的标签,禁止人们擅自离开。

8. 提倡连坐制,鼓励老百姓互相举报揭发,如果成功告发了身边人的不法行为国家大大有赏。如果身边有人犯法但是你没有报告,当事人伏法以后你也要负连带责任。战场上士兵表现不勇敢本人立即处死,而且士兵父母、兄弟、配偶也要一起连坐。如果你成功告发了国家官员,还可以直接坐他的位置。

9. 罗马帝国时期只能动员全国人民的1%,希腊提洛同盟大概能动员全国的5%,秦国可以动员全国人口的20%。

10. 在当时其他六国总是用虎狼之国和禽兽之国来称谓秦国。

11. 刘邦造反时说:天下苦秦久矣。现在我要在关中为王,就和大家约定三条,杀人者死;伤人或者偷东西要抵罪;其他的秦律全部废除。秦朝老百姓听到这话就高兴疯了,生怕刘邦不称王。

12. 毛主席曾经在诗里说: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秦朝毁灭后,秦朝残暴的统治被历朝历代所效仿继承。

13. 商鞅变法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国家和人民并不是对立的。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根本就是一回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三十二.在秦汉时期,升职加薪靠什么?

1. 秦军之所以能够有着骇人的战斗力,是很多因素共振造成的结果,但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鞅曾经说过的四个字:“利出一孔”。指的是在秦这个国家里,老百姓要是想得到好处,改善生活,唯一的选择就是为国家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2. 文官三天内必须算好人头,逾期罢免。

3. 财富的积累会降低人的积极性。毕竟士兵拼死得到的爵位,要是死了就都没了。如果士兵在战场上不勇敢也是犯罪,战友都连坐,爵位下降,财产没收。

4. 其他六国制定政策时会受到封建伦理影响。贵族鄙视农民和士兵,不愿意他们被封赏和自己平起平坐。可见意识形态的僵化和阶级流通的停滞会给国家力量带来损耗。

三十三.我们和古代人 ,到底谁个子高?

1. 莫尼黑大学的教授,曾经专门统计过兵马俑的身高,统计733个兵马俑的尺寸,他发现最高的兵马俑1米87.5,最低的1米66.

2. 据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兵马俑穿鞋;而是秦朝人在制作兵马俑时没有完全按照秦朝士兵的身高复原;三是秦朝士兵的平均身高不代表秦朝人平均身高。

3. 根据尸骨分析秦朝男人平均身高是1米66,最高不过1米71。

4. 西汉15岁必须1米5以上才能参军。

5. 秦汉时期,北方男性中等身高1米67,左右,女性1米51。南方男性中等身高是1米61。女性1米5。

6. 南北人身高差主要原因是气候:物体的表面积只能以平方的速度增大,而体积却可以以立方的速度增大。体格越大,其表面积相对于体积的比例也就越小,这样身体和外界接触的面积也就相对小了,新陈代谢也就慢了,比较能够适应寒冷的气候。

7. 在秦朝的司法体例里,身高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一个标准。六尺以下算是孩子,免罪。

8. 秦朝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处以磔。磔是酷刑,碎尸。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三十四.古代的超变态刑罚,一丈红弱爆了

1. 秦汉时期,中国的肉刑主要分成:

2. 新加坡实行鞭刑,是种肉刑,但是非常严苛比较人性化。

3. 汉文帝开始实行鞭刑了。行刑官不换人。

4. (已复制)在当时鞭刑是文明的象征,相比其他刑罚。

三十五.如果没有它,世界战争史怕是要改写了!

1. 马总是在历史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政权实在是太过重要了,以至于有的时候甚至直接足以扭转历史的走向,在整个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的展厅中,以它的形象为基础的文物贯穿始终,是一种人们自古以来就以各种形式热情赞颂和描绘的动物。

2. 北方民族的是军民一体的,上马为兵,下马为民,骑兵的马都是自备的,国家不管配给,每个人都得自己养马。

3. 满一岁会做绝育。

4. 兵马俑的马大体分两种,一种是骑乘马,一种是拉马车的马,拉马车的马是全部被阉割的,骑乘马不一定,也许用来繁殖。

5. 马四岁成年,18岁就退役了。

三十六.犀牛竟然是中国的本土物种?

1. 西汉时期的错金银云青铜犀尊,在细节上非常写实,不仅犀牛皮肤上的褶皱,被再现了出来那皮肤上还被打磨进了。极细的金丝以表示犀牛的体毛,这些细节精准再现说明其制作者一定是见过犀牛活体的。(以苏门答腊犀牛为原型)

2. 甲骨文也记载会有贵族猎杀犀牛。

3. 犀牛角也是药材,所以它们处境很不好。

4. 在野生动物身上从工程到医学,从艺术到体育,我们都从其中得出的结论。

5. 面对自然,要理性克制。

三十七.匈奴乱伦,竟是因为缺少微量元素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民族矛盾全面爆发的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先后有五个少数民族进入到中原地区,分别是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了政权所以这一时期也被成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2. 南北朝时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匈奴和鲜卑之间有着强烈的文化冲突,进而造成了一系列的民族矛盾,这些文化冲突中收继婚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但是这种特殊的婚俗是多种因素共振造成的结果,其中不容忽视是一个因素在于匈奴和鲜卑等民族生活再干燥寒冷的高纬度内陆地区,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锌,而缺乏锌元素的摄入会大大提高匈奴和鲜卑民族内孕龄妇女的死亡率,造成了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健康的孕龄妇女也就成为了宝贵的财富。为了更好的延续家族的血脉,同时为了避免人口崩溃和民族灭绝,收继婚习俗也就应运而生了。

3. 十六国时期前赵开国皇帝刘渊有一个皇后姓单,姿色绝伦。在刘渊死后,刘渊的儿子刘聪立即就打起了自己后妈的主意,想要娶自己的后妈。虽然刘聪姓刘,但其实他是个匈奴人。但是朝廷里的汉族大臣不能接受。认为这是不孝的行为。在汉朝不孝的人会被处以“弃市”就是在市集当众斩首,还会连坐妻子。

4. 民族之间之所以在文化上有冲突,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诞生于不同的环境之中,环境不同,文化习惯也就随之不同。

5. 大量摄入肉食,使其中蕴含的铜元素增加,铜元素和锌元素是有对抗性的,所以肉食越多越阻碍锌的摄入。

6. 收继婚三个原则:一是被收娶者必须是寡妇。二是收娶者必须得是死者习惯上的婚姻继承人。三是收继婚是公开的结合,是光明正大的关系。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三十八.竹林七贤为何对它欲罢不能?揭秘魏晋黑历史

1. 在东汉末年三国开始,一直到隋朝再度统一全国之间的近400年的时间里,中国陷入了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低谷时期,底层百姓的生活悲惨而屈辱,上层贵族的生活荒谬且动荡,不同民族之间爆发了此起彼伏的血腥仇杀,国家政权就好像走马灯一样换了一茬又一茬,可以说这一时代是中国历史中少见的黑暗篇章。

2. 上有好者,下必善焉

3. 如果说在历史中找某种东西代表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的话,那就是五石散,最能代表一个时代面貌的群体,应该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

4. 吃完五石散,燥热,对摩擦很敏感,必须吃凉食。

5. 当时吃完五石散后只能清谈聊《庄子》、《周易》等。

6. 何宴体弱,服用五石散后精神抖擞,就大肆推广五石散,不幸的是,他还在吏部任职,于是影响了大量官员。

7. 历史变化万千,但是人性基本稳定。

8. 五石散在当时是值得炫耀的事,喝不起也要装喝。

9. 因此中毒而死有可能是十万人。

10.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在宫里养了1万多美女,每天会坐在羊车里,羊车到哪个宫门前就宠幸哪位美人。“羊车望幸”出自这里。

11.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失去进取之心和自律精神,而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的时候,毁灭的进程也就随之开始了。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三十九.李世民的衣服暗藏着什么玄机?

1. 贞观之治几乎没有贪官。

2. 《吕氏春秋》里就有记载说,黄帝的时候有天象显示土气胜,所以黄帝时期就尊崇黄色,然后等到了大禹时代,有很多草木就算到了秋冬时节也不凋零,所以木气又胜了,就又以青色为尊,大禹开创的夏朝又被商汤的殷商所灭亡,金克木,所以殷商之后编排的理论应该是金德,金对应的是白色,所以商朝人崇尚白色,然后等周武王灭亡了殷商以后,周人坐天下,得用火德去克殷商的金,所以灭亡殷商的周朝是火德,推崇红色。

3. 五德轮回这套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战国时期开始流行,在秦汉时期受到高度重视,等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始混乱和敷衍,最后到了明清时期不了了之的发展历程,虽然这套理论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古人穿衣服时所选择的颜色,但国家的德运并不是决定人们衣服颜色的唯一因素。

4. 五行说:

5. 服装颜色为政权服务。

6. 唐朝人,赭黄色,黄色加红色。

7. 民间说法:1936年皇太极把国号从金改成清,因为明朝是火德,清是用水去克火。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四十.古代人选择衣服颜色要杀头

1. 汉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衣服的颜色依然有所规定和限制,比如说,汉城帝时期,老百姓穿青色和绿色的衣服朝廷是不管的,但是红色和紫色依然是贵族专属颜色。

2. 齐桓公是个很喜欢穿紫色的人,下面的人就效仿。但是紫色制作成本很高。后来齐桓公找管仲出招。那时候紫色是紫草的根印染而成的,闻着有股怪味,齐桓公借此嫌弃大臣不要里自己太近。以此改变大臣着装颜色。

3. 除了五德学说,还有社会等级影响古代人穿衣服颜色。先秦时期就有明尊卑、别上下的含义了。

4. 隋朝时期开始清晰用颜色分别等级。五品以上的干部是有资格穿紫色衣服的,五品以下的官员穿红色和绿色。等到了唐贞观年间,李世民又改了一次规矩,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色的衣服。

5. 绿色不好染,是青色和黄色的叠加。

6. 汉朝老百姓穿白色衣服。“白丁”老百姓,反之没有学问的人。有的有穿黄色(土黄色)。

7. 道教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祥瑞富贵的象征。所谓紫气东来。唐朝国教是道教,推崇紫色。

8. 唐朝的屠夫和商人就只能穿黑色衣服。

9. 辛亥革命之后就改变了这种对衣服颜色的管控。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四十一.免死金牌从何而来

1. “钱镠铁劵”大家可以理解为免死金牌。在铁劵上面铸有333个金字。其中一句话说到,“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意思就是说,钱镠作为铁劵的主人,钱镠可以凭此

2. 江南钱氏是受人们尊敬的大家族。

3. 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中国从此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

4. 钱镠就是吴越国的创建者。他在唐朝末年平叛有功,唐昭宗赏赐他免死金牌。钱氏家族重视文化教育,钱镠留下祖训: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当时赵匡胤起义钱氏就认识到他是真君就投降归附。

5. 钱这个姓氏在宋朝百家姓里排名第二。

6. 钱玄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领袖,钱穆——文学泰斗,钱钟书——国学大师,钱伟长、钱三强、钱学森这都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家族加起来几百个院士。

7. 像钱伟长先生在考清华大学时,他的文史满分,物理只打了5分。但当国家有难时认识到学文无法救国,于是就改学物理。曾被爱因斯坦肯定能力。

8. 钱氏家训共635个字,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方面。在国家篇里有一句话:利在一身勿谋之,利在天下必谋之。简言之为国家谋求利益。

9. 钱氏家训还有一句话:子孙虽愚,诗书需读。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四十二.这件瓷盘竟然工艺保密千年

1.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盘,它的颜色非常的清澈温润,就好像在盘底盛了一层清水一般,就毫不夸张地说了,这件秘色瓷盘是国家博物馆最珍贵也是最漂亮的瓷器之一。

2. 瓷器工艺出现一个好处可以装母乳以此解放哺乳期母亲双手,增强孩子的生存率。二是因为有密封空间所以有了发酵技术。

3. 缺点吸水率很高,通常在10%左右,陶瓷烧制在900摄氏度左右,瓷器大部分用高岭土烧制的。

4. 隋唐之前看不到白色瓷器,限制于烧瓷工艺。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5. 三国两晋南北朝展区里有一件文物被称为青瓷莲花尊。文物从头部到颈部,胸部,腹部,足部,每个层次都布满了莲花的纹饰,而莲花在佛教中是纯洁智慧的象征,所以这瓷器的纹饰说明在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已经广泛推广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烧成青色而不烧成白色是因为当时的瓷器烧制工艺不达标,或者说受制于发展的局限性,烧瓷工匠在选取原料和淘洗瓷土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去除铁元素,所以烧制出来的瓷器总是泛着一种二价铁的青色。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四十三.被贵族疯抢的“昆仑奴”竟然就是黑人?

1. 有一件非常著名的唐三彩作品名叫三彩骆驼舞乐陶俑,就塑造了一个骆驼上有几名外国男子拿着乐器载歌载舞的形象,同时在不远处的另外一个展厅大家还能看到展柜里有各种各样唐三彩外国佣人组成的行进队伍,这些文物的出现说明唐朝是中国一个对外交流非常频繁的时期,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在唐帝国内进行商品买卖,文化交流,这也使得当时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变得像今天的纽约和伦敦一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2. 贩卖黑人现象在唐朝很普遍。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四十四.唐长安城比北京二环还大?

1. 西安算是一个历史积淀最深厚的城市,从西周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把这个城市作为政权的首都,其中还包括了汉和唐这两个中国历史中最为辉煌伟大的王朝,所以长安城毫不夸张地说,见证了中华帝国最强盛的一幕。

2. 定都长安的原因:①长安处于版图正中(很像圆心,去哪里半径都差不多,因此有利于国家中央集权,调动各地的资源)

②长安极好的地理位置。不仅四关环绕,而且八水绕长安。

3. 在古代地下水被污染是很普遍的事情,之所以老北京人喜欢喝花茶就是想要掩盖水味。

4. 唐长安整个城市大体上分为两个部分,靠北的内城和围绕内城的外郭城,而内城又由靠北的宫城和靠南的皇城构成。宫城是皇室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中间的太极宫属于皇帝,西边掖庭宫住宫女,东边的东宫住太子。

5. 唐朝前期对老百姓管制出入,因为有宵禁制度。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四十五.唐太宗的两匹名马为何粉身碎骨?

1. 昭陵六骏浮雕战马,是古代中国展区里,少有的文物展板一侧没有写括号复制品,却依然是复制品的文物。在上个世界该文物被文物贩子进行了盗运,其中四件保持了下来,另外两件被专卖到了美国。

2. “毛病”两字是唐朝用来形容马的毛有病,不好。

3. 拳毛騧在随着李世民在讨伐刘黑闼的时候中了九箭,在战场上当场暴死。于是下令将这匹马刻成浮雕以示纪念。

4. 飒露紫在昭陵六骏中功劳最大,曾经救过李世民。

5. 南北朝之前,中国人习惯跪坐在地上。汉朝裤子是两条独立裤腿,没有裤裆。骑马只能垂着坐,会让人觉得很不礼貌。

6. “纨绔子弟”中“纨绔”指的是不愿让别人看到的里面的裤子也是用上等的面料制成,可见家境极好。

四十六.决定王朝更迭的底层原因是什么?

1. 底层逻辑:对事情的发展起根本作用且在人力影响范围之外的因果关系。

2. 每当气温降低时,社会都会随之发生剧烈的动荡。公元前1000年左右,气候急剧转冷,国祚550多年的殷商王朝随之覆灭。东汉末年,气候再次转冷,汉帝国分崩离析,再之后北境蛮族跃马南下,华夏大地处处狼烟。12世纪上半叶,北宋王朝迎来了历史中罕见的极寒。几十年积累起的国家财富被金国军队席卷一空,几乎全部的皇室贵族被女真人一网打尽。1368年建立的明帝国,国祚276年,这两百多年间,气温都低于今天的平均水平,可是到了17世纪上半叶的时候,本身就已经很冷的气候再一次急转直上,粮食生产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3. 主要就是气温降低,粮食减产,百姓会被饥饿逼入绝境而造反。官僚系统会因为税收减少而效率低下,军队会因为后勤崩溃而失去战力。最重要的是寒冷的气候会使中国农牧边界线开始南移。给了北境各种民族以跃马南侵的强烈动机。外族入侵和国内灾荒是帝国最大的隐患往往爆发。

4. The farther backward you can look,the farther forward you can likely to see。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你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四十七.凌迟多可怕?有人被割3600刀!

1. 凌迟成为法律中有正式记载的死刑方式,其实是从辽代开始的,距今也就一千年出头。在这之前,凌迟还是不被法律承认的,要是想施已凌迟,不能走司法流程,通常得皇帝下诏。一般除了社会危害特别严重的罪行以外,还有政治影响特别恶劣的罪犯。

2. 中国最后一个凌迟的人是徐锡麟,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俘,在当时已经废除凌迟但被泄愤的清军处以凌迟。

3. 1905年朝廷接纳了清末法学家沈家本的建议将凌迟从法律中废除了。

四十八.在宋朝,黑社会能升堂断案?

1. 宋朝是文化和经济的高峰,但是宋朝也有其阴暗的一面。宋朝上319年里,自然灾害特别频繁,宋朝自然灾害达到了874,比唐朝多出了80%。基层治安非常糟糕,同时判死刑是唐朝100倍。

2. 宋朝颠覆时期,人均7.5两白银。而处以资本主义萌芽期的明朝晚期才人均2.88两。

3. 宋朝人偷猫,吃野味。

4. 牛喜欢盐味,以此偷牛。

四十九.走路一不下心会被抓去活人祭

1. 宋朝不仅黑社会组织盛行,邪教组织也非常猖狂。

2. 诈骗案:乡间有一大户人家,为人刻薄,大家诅咒他来世为牛,就真的有人以此犯案。

3. 出家人犯强奸罪的才多,有来求子的妇女被玷污。

五十.宋朝的刑侦手段有哪些花样?

1. 直接搜查:曾经有一大户人家死人被扒了衣服,到嫌疑人家里直接搜衣服。

2. 套话调查:向目击证人

3. 布控耳目:在地方安插线人,以随时提供情报。

4. 在宋朝老百姓自己也可以进行搜查。

5. 宋朝绢丝是硬通货。

6. 悬赏缉拿:一般都是重案。

7. 一般老百姓也可以悬赏。

五十一.青楼竟由政府经营?

1. 女性从事性工作的现象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中国,在人类历史中的各个主要文明和国家政权中,性交易行为是广泛存在的,虽然这不道德,但是是人类社会中的常见现象。

2. 这种以性为筹码换取生活资源的行为甚至都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其他的灵长类动物中也观测到过同样的性交易行为。

3. 大部分学者认为性交易行为存在是源于大面积农业种植且父权社会彻底建立以后,是对女性的压迫和物化。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此类机构,女闾。

4. 一入乐籍终身为此,通婚也只能和乐籍人。不过乐籍女子没有人身自由只能被人玩弄,对其丈夫是很大的羞辱。元朝时期,娼夫按照规定得戴绿色头巾,所以从元朝开始,绿头巾就和人格侮辱联系在一起。乐工也得带绿头巾。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五十二.乾隆皇帝的这把腰刀竟来自英国?

1. 明清展区中,陈列着一把华丽的腰刀,它的主人是一位名为马嘎尔尼的英国勋爵,而这把腰刀是他送给乾隆皇帝的礼物。它不仅见证了大英和大清两个雄踞世界东方的大帝国的第一次官方接触,也在某种程度上预见了中国苦难近代史的开启。

2. 清朝时期还没有外交意识,认为来访者通常是为了臣服“夷狄居四方以奉中国”。

3. 这次来不是进贡,而是祝乾隆八十大寿,是想要建立平等外交关系。信中是不卑不亢,而递交信的大臣改成“跪着写”。

4. 乾隆很重视对方是否真心朝拜,还派人暗示要行跪拜礼仪。最后英国人妥协。

5. 但是这次见面双方都不是很满意,乾隆拒绝了他们的一切要求。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890新商学《最八卦的人类野史》下

五十三.博物馆野史:明朝凤冠的工艺竟这么吓人?

1. 定陵凤冠,它的主人是明后期的一位著名皇后——孝端皇后,而孝端皇后生前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原配妻子。

2. 明朝等级宫里女性的等级:最高级的是中宫皇后,正一品,用今天的话说是正国级;然后往下的是皇贵妃,从一品,副国级,但是人数可以有两人;皇贵妃下边的是贵妃,正二品,四个人;再往下是妃,正三品;然后封号嫔,从三品;再往下依次是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淑女和选侍,选侍是正七品,这就是明朝宫里女性的等级。

3. 点翠手艺需要用翠鸟的羽毛,活鸟取毛,过于残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