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痕跡主義"!上午發通知,下午要材料,合適嗎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這一天到晚光報材料就夠了,還能幹其他的嗎?”前些日子,新疆軍區某裝甲團三連戰士小張一邊整理兩天來厚厚的一摞文件,一邊抱怨:上午發的通知,下午就要報情況,誰能應付得過來?!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叫停

上午發通知,下午要材料,合適嗎?

■魯 博 解放軍報記者 顏士強

“這一天到晚光報材料就夠了,還能幹其他的嗎?”前些日子,新疆軍區某裝甲團三連戰士小張一邊整理兩天來厚厚的一摞文件,一邊抱怨:上午發的通知,下午就要報情況,誰能應付得過來?!

“好好幹活,瞎說啥呢!”三連指導員剛推門就聽到了小張的嘀咕聲,雖然壓著嗓門打斷了他,心底卻覺得小張說得不無道理。以正在落實的某項年度工作計劃為例,連隊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準備相關材料上,工作實在安排不過來,他正為這事發愁。

“啥事都得留本上,時間賬該咋算?”2月上旬,蹲點的團領導組織營連主官座談,三連指導員把憋了一肚子的“苦水”倒了出來:每月抄寫登記、上報材料、填寫數據把精力都佔了一大半……他的話引起其他主官共鳴,大家紛紛表示基層把大量的精力無謂地浪費在填表計數、上報材料上。

在隨後的調查中,一些基層官兵陸陸續續打開了話匣子。有的帶兵人吐槽:每個股室下來督導檢查,都強調本部門主抓主管的工作,必須在本子上有所體現;有的官兵訴苦:團裡的大會少了,可機關臨時通知的小會接二連三,本來已經在電話裡說明白了,卻非要“紙上留痕”。

“材料準備得好不好,本本準備得齊不齊,成為檢查工作成績的重要標準,導致大家耗費大量精力在保留工作痕跡上。”許多基層官兵坦言,“痕跡主義”嚴重牽扯工作精力、增加工作成本、助長形式主義歪風,導致工作空轉、沒人抓落實。

“上午發的通知,下午就要報材料,合適嗎?”政工會上,該團專門剖析了三連的這個典型事例,提出“領導機關工作更務實一點,基層精力才能更集中一點”的要求,堅決叫停“痕跡主義”的做法。

記者瞭解到,該團要求機關改變過去考核基層的習慣做法,降低本本和材料在工作考核中的比重,更多地向實績傾斜。與此同時,對不符合條令條例規定的本本進行清理,不僅為基層想點子,也為基層減擔子。

警惕“痕跡主義”

■新疆軍區某裝甲團政治處主任 曹偉偉

客觀地講,適度的痕跡管理是必要的。工作中留下的痕跡,可以作為評價工作、監督問效的重要依據,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抓工作落實,就如同上班打卡一般。但從本文的典型事例可以看出,痕跡管理如果變形走樣成“痕跡主義”,結果百害而無一利。

基層常見的“痕跡主義”有兩個重災區,一是記錄本,二是材料。工作過程看記錄本,不問到底落實得怎麼樣,就看本子上記全、記規範了沒有。工作成績看材料寫得怎麼樣,不查其中事例、數據的真假,不問官兵的真實心聲,直接將其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

“痕跡主義”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自然貽害無窮。上有所好、下必有所甚。機關愛搞“痕跡主義”,基層勢必將主要精力放在留痕上,結果戰士的筆記本越來越多,材料的“分量”越來越重。

痕跡管理本來只是手段,“痕跡主義”卻本末倒置,當成了抓工作的目的,不僅耗費了基層官兵抓落實、促提升的時間精力,讓他們分身乏術、疲於應付,而且容易滋生出官僚習氣、形式主義。

根治“痕跡主義”還得領導帶頭、機關垂範,真正樹立起以實績而不是痕跡作為考核評價的導向,把基層官兵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真抓實幹、練兵備戰。

叫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