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東莞市政府2018年初

向社會承諾的十件民生實事

現在進展如何?

好消息!

2018年十件實事

共43項工作全部圓滿完成!

其中10項工作超額完成目標!

一起來看看這份成績單吧!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1

醫藥衛生

建成全市預約服務統一平臺

年初目標

推行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採購改革,實現全市公立醫院藥品收入佔業務收入的比例下降到27%以內(不含中藥飲片)。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升級改造,完成150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任務。推進醫養結合,實現全市所有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老年人服務便利通道,50%以上的養老機構能夠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建設全民健康信息數據庫,推進全市電子病歷共享平臺、全市預約服務統一平臺、分級診療信息平臺建設,升級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推進全市醫聯體的建設和發展,促進醫療資源下沉,基本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建成市兒童醫院,新增600張床位,提升全市兒科醫療保健服務能力。完成茶山醫院與廣東醫科大學合作共建附屬醫院項目,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完成情況

全市41所公立醫院、3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在深圳藥品供應平臺採購藥品,實現全市公立醫院藥品收入佔業務收入的比例下降至26.23%。

全市156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完成升級達標改造。洪梅醫院護理院已建成並試運行,設置床位98張;全市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老年人優先就醫窗口,50%以上的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建成全市預約服務統一平臺,共41家醫院上線,預約達270萬人次。分級診療信息平臺在市第三人民醫院、市第八人民醫院、石龍和松山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始運行;升級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新增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系統,建立居民健康檔案1159萬份。

全市共90多所醫療機構參與組建醫聯體,建成醫聯體74個,公立醫療機構參與率達到100%;33個鎮街醫院與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醫聯體。

市兒童醫院已建成,新增600張床位。

茶山醫院與廣東醫科大學合作共建附屬醫院工程住院樓裝修及擴建三間手術室工程項目已完工並投入使用。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2

交通出行

200名交警鐵騎上路 快速疏導交通

年初目標

加大擁堵治理力度,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增加200名交警鐵騎人員,提高路面交通事件處置效率,快速疏導交通;在市區部分路口路段實施潮汐車道、可變車道等微改微創新措施,緩解部分路口路段的交通擁堵問題。建成疏港大道延長線(洪梅望沙路至南大大橋段)並通車,縮短洪梅鎮與道滘鎮之間的通行時間。建成沿江高速立沙島互通工程,滿足地方道路與廣深沿江高速快速通車的需求。建成黃朗路並通車,打通大朗鎮和黃江鎮斷頭路。在南城街道新建不少於2座人行天橋,方便市民出行。在萬江街道新建不少於2座人行天橋,方便市民出行。

完成情況

2018年,全市200名交警鐵騎人員已正式投入路面,提高路面交通事件處置效率,快速疏導交通。在市區部分路口路段實施微改微創新,其中體育路-莞太路口借道左轉彎改造、博夏橋路段借道左轉彎改造、旗峰路潮汐車道及可變車道改造已完成,正在試運行。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疏港大道延長線(洪梅望沙路至南大大橋段)已建成通車;沿江高速立沙島互通工程已建成;黃朗路已建成並通車。這三項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目標。

海關大廈人行天橋和南城汽車站人行天橋已建成;義烏商貿城人行天橋和添翔服飾人行天橋已建成。這兩項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目標。

3

社會治安

搶劫搶奪警情同比下降76.8%

年初目標

強力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刑事犯罪立案總量同比下降8%;實施打擊搶劫搶奪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實現全市搶劫搶奪違法犯罪警情數同比下降30%,立案數同比下降40%。在每個鎮街(園區)政務服務中心至少配備公安出入境、戶政自助辦證“一體機”各1臺,縮短警務辦證時間。完成全市樓棟單元安裝二維碼門樓牌,建立供全社會應用的標準地址庫,確保匹配實有房屋、實有所屬單位、實有居住人口等信息,提高精準化社會綜合治理服務水平。

完成情況

全市強力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截至2018年12月底,東莞刑事犯罪立案總量同比下降9.08%;全市搶劫搶奪違法犯罪警情數同比下降76.8%,立案數同比下降77.55%。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33個鎮街(園區)政務服務中心已經配備公安出入境、戶政自助辦證“一體機”至少各1臺。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已建成全市統一標準地址庫,完成全市7.18萬條道路地名的審批和信息採集工作;完成184.1萬條門樓牌的編制工作;二維碼門樓牌製作安裝工作基本完成;採集、入庫標準地址873.2萬條,實現全市現有道路街巷地名和既有建築物門樓牌採集率和規範率“兩個100%”的目標。

4

環境保護

新建成截汙次支管網1525公里

年初目標

完成不少於1300公里截汙次支管網工程建設,提升全市汙水處理能力。打造東城筷子河、長安新民排渠等一批重汙染河涌綜合整治示範項目,引導全市穩定消除河涌黑臭。完成東引運河下游石鼓水閘至虎門水閘段河道清淤清障應急工程,配合改善東江南支流水質。

完成情況

2018年全市新建成1525公里截汙次支管網。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推進全市重汙染河涌整治示範項目,完成39條重汙染河涌基本消除黑臭;東引運河下游石鼓水閘至虎門水閘段河道清淤清障應急工程已完成。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5

食品安全

全市農貿市場快檢室建設全覆蓋

年初目標

新建93個農貿市場食品快檢室,實現全市393個農貿市場快檢室建設全覆蓋。推進餐飲“明廚亮灶”工程建設,實現80%以上的持證單位食堂和中型餐館,100%的持證大型餐館、已評定為省級和市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街內的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工程,讓市民能夠透視明檔、視頻顯示等多種形式對餐飲食品加工過程進行監督。全面推進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建設,基本實現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保證市場供應食品安全。在東城街道創建省食品安全示範區,確保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不低於95%,保障市民食品安全。

完成情況

2018年全市新增107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實現全市農貿市場快檢室建設全覆蓋。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大力推進全市“明廚亮灶”建設工作,持證企事業單位食堂已建設“明廚亮灶”4815家,完成率達86%;持證中型餐館已建設“明廚亮灶”3779家,完成率達86%;全部學校食堂、大型餐館及食品安全示範街“明廚亮灶”建設完成率達100%。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全市33個鎮街(園區)共建成25家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基本實現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

東城街道全面開展省食品安全示範區創建工作,建成示範農貿市場9個,推進38條社區商業街開展食品安全規範化、示範化創建,基本完成登記造冊、持證亮證、信息公開等工作;全年食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7.56%。

6

教育

全年為義務教育階段

隨遷子女提供學位15.17萬個

年初目標

提供積分入學學位和優惠政策學位13萬個(含民辦學位補貼),同比增長超50%,提升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公共教育服務水平。安排專項財政資金支持民辦學校改善設施設備、建設師資隊伍等,提升民辦中小學(幼兒園)教育質量。建成南城中心小學分校(宏圖小學),提供小學學位1600個。建成松山湖第一小學,提供小學學位2200個。建成萬江中心小學金豐分校,提供小學學位2400個。建成東城八小分校,提供小學學位1350個。

完成情況

2018年全市共為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提供積分入學學位和優惠政策學位15.17萬個(含民辦學位補貼),比上年增長91.1%。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全年對東莞市翰林實驗學校等63所民辦中小學共撥付710萬元扶持專項資金;對24737名符合各類津貼條件的教師發放從教津貼7678.71萬元;對735所符合條件的集體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放獎補資金7600.25萬元。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宏圖小學已投入使用,提供學位1600個;松山湖第一小學已投入使用,提供學位2200個;東城八小分校已投入使用,提供學位1350個;萬江中心小學金豐分校已建成,提供學位2400個。

7

社會保障

基礎養老金標準

提高至每人每月378元

年初目標

提高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出臺失能老人護理補貼發放方案,建立失能老人護理補貼制度。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事業,建成兩家民辦養老機構,新增養老床位500張以上,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照顧護理服務。建成市老年大學新校區,滿足全市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完成情況

提高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從2018年1月1日起,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378元。

《東莞市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實施方案》已出臺,並建立失能老人護理補貼制度;2018年12月底,累計發放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427萬元,受惠4481人。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出臺《東莞市養老機構資助辦法》,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在我市興辦養老機構,全年依法批准民辦養老機構4家,新增養老床位512張。

市老年大學新校區已建成並開始招生。

8

就業創業

完成城鎮新增就業9.53萬人

年初目標

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8萬人,推動和幫扶9000名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100%實現就業。推動創業孵化基地建設,促進創業13000人。開展資助性勞動力技能培訓2萬人次,提高全市技能人才水平。

完成情況

實施積極就業政策,2018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9.53萬人,推動和幫扶1.98萬名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全市登記128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100%實現就業。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推動松湖華科產業孵化園等孵化基地建設,全年促進創業13632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開展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和“一鎮一品”技能人才培訓,全年開展資助性勞動力技能培訓約191498人次。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9

安全意識

完成普及性應急救護培訓

52000多人次

年初目標

推進“平安家庭”建設,開展家庭安全講座300場、實踐工作坊300期、心理健康小組100期。開展在校中小學學生防拐、防溺水、防性侵和防校園欺凌教育等。開展普及性應急救護培訓,完成培訓52000人次,幫助市民掌握心肺復甦、創傷急救和中毒等最基本的應急救護知識技能。開展氣象災害應急知識教育,提高市民應對能力。開展安全生產知識普及教育活動,提高市民安全生產知識。開展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教育活動,提高市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能力。

完成情況

推進“平安家庭”建設,2018年累計開展平安家庭知識講座1215場、“四自”精神講座456場次、“平安家庭”實踐工作坊870期、生命體驗館教學活動177期、兒童心理健康小組258期,跟進心理健康問題家庭個案342個;93.35%在校中小學生觀看學習了“四防”安全知識短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2018年完成普及性應急救護培訓52000多人次,幫助市民掌握心肺復甦、創傷急救和中毒等最基本的應急救護知識技能。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2018年通過微信、微博、天氣短信、電視氣象節目、報紙等多種方式開展氣象災害應急知識宣傳;舉辦防災減災日、公眾開放日等氣象科普專場活動提高市民防災減災意識;市氣象天文科普館免費開放70餘次,接待公眾近20000人次。

2018年完成安全生產“七進”系列宣傳教育活動58場,通過“東莞安監”微信公眾號發送推文500篇,開展線上活動共8場,出版《安全生產導刊》24期,發行96萬份,深入群眾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全年活動參與人數高達50萬人次。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全面打造市、鎮、村、社會單位四級消防安全宣傳陣地,在“南方+”客戶端開設“東莞消防”頻道,設置地鐵宣傳專列,開展12期火災隱患曝光行動,組建34個消防安全“講師團”和170個“進村入企”培訓組,聯合郵政部門組織40家快遞企業開展志願宣傳服務,在快遞包裹上粘貼500萬份消防安全提示標籤進行派送;通過“打通生命通道”等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10

公共文化

完成全民藝術普及活動1920場

年初目標

實施全民藝術普及行動計劃,舉辦全民藝術普及活動1000場,公益文藝培訓課程班100個,提高市民文化素養。完成市文化館總分館制不少於8個分館建設,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在東莞植物園內建成名樹名花園等12個植物專類園,對市民開放,普及植物科學知識。新建70個足球場,升級改造40個籃球場,新建100套健身路徑,完善基層公共體育設施。推動50個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免費或低收費向市民開放,方便市民參與體育鍛煉。開展公益體育培訓活動10000人次,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完成情況

實施全民藝術普及行動計劃,2018年完成全民藝術普及活動1920場,其中精品演出337場,鎮街自主演出完成335場,惠民培訓(鎮街教學點)1248場;舉辦公益文藝培訓班183個,學員超過5500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完成道滘、大嶺山、東坑、樟木頭、莞城、塘廈、石碣、南城等8個鎮(街)市文化館總分館建設並驗收。

東莞植物園內已建成名樹名花園、岩石園、荔枝園等12個植物專類園,並對市民開放,通過科普牌、樹牌和微信公眾號向市民普及植物科學知識。


2018年東莞十件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你還滿意嗎?


全市新建70個足球場,升級改造40個籃球場,新建100套健身路徑。

全市新增50多個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免費或低收費向市民開放。

全年完成公益體育培訓10000多人次。

回顧2018,

原來東莞政府做了這麼多實事!

對於這份“成績單”,你還滿意嗎?

新的一年,

也希望能夠再接再厲!

讓我們的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