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枪手温庭筠,人送外号温八叉

唐朝是诗发展的鼎盛时期,期间留下了无数瑰宝。若说唐代诗人,大家的第一反应,定然少不了“李杜”。

天才枪手温庭筠,人送外号温八叉

但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诗人,在诗的领域,是可以和李商隐齐名的,时称“温李”;在词的领域,是可以和韦庄齐名的,并称“温韦”。他是哪位大神呢?

他便是被称为“花间派”鼻祖的温庭筠。

天才枪手温庭筠,人送外号温八叉

花间派词诞生在晚唐,发展于五代,盛行于宋。在风格上秾艳精致,工整华美,题材上大多写闺怨离愁,行旅之苦,基本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在思想上,基本没什么可取之处,但在艺术上,对后世词风的影响非常大。

天才枪手温庭筠,人送外号温八叉

因为五代后蜀的赵崇chong祚选录了唐末五代词人18家的作品共500首编成《花间集》,花间派词被后世正式定名。我们之前几课说到的婉约词,也是从花间词中分化出来的。

那么,能被公认为花间词鼻祖的温庭筠,他的一生一定非常精彩。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天才枪手温庭筠,人送外号温八叉

这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诗就是温大师随随便便写出的一句。一颗相思豆,嵌入骰子,能把相思的女子比喻成玉制的骰子,把思念比喻成红豆,这样的手笔,也只有温庭筠调得出来了。

可是,能写出如此美妙诗词的人,却要让各位失望了,温庭筠有一个非常柔美的名字,听着像个女人,但是这长相却很貌丑,据说还神似钟馗。可就是这样的人,几乎一有钱,就会去青楼挥霍,以后等大仙老师给大家讲鱼玄机的时候,大家就能知道温庭筠的另一些事迹了。

天才枪手温庭筠,人送外号温八叉

就是这么个人,却是一个大好人,怎么个好法儿呢?我接着往下说。

这还得从他的家世开始说起。温庭筠的祖上,是大唐国初的温彦博,这个温彦博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入仕后,一路升迁,进入大唐的权力中枢,最终升任右仆射,这个官职我在上一期讲过,古代左为大,所以右仆射就是宰相里的二号人物。

温宰相在故去后,得以陪葬昭陵,昭陵可是太宗李世民的墓,这是莫大的恩荣。

祖辈的荣光没有后续,传到温庭筠这一代,就没落了。虽说这富贵没传下来吧,但这基因还有,温庭筠的确是个极具天赋、文思敏捷、精通音律、诗词兼工的难得才子。

天才枪手温庭筠,人送外号温八叉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学成当然要去考试,进学,谋个一官半职,造福国家,光宗耀祖啊!温庭筠也不例外。

这唐代的科举考试啊,和我们现在的考试一样都是要计时的。古代没有标准的计时器,怎么办呢?于是,主考官给每个考生发了三根大蜡烛,等三根蜡烛烧尽,就得完成八韵的诗赋。三根大蜡烛还是很扛烧的,但毕竟是蜡烛,烧完还没写成八韵诗赋的大有人在,当时有人作了对联说:

三条烛尽,烧残士子之心;

八韵赋成,惊破试官之胆。

天才枪手温庭筠,人送外号温八叉

考场上,真有那不行的,你不行,不代表别人不行啊。学霸终究是有的,前有曹子建七步成诗,后有温飞卿八叉完篇。

怎么说呢?这温庭筠相貌虽不敌潘安,却是才如曹子建啊。八韵成赋对温庭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连草稿都不用打,只要把这手一叉,一韵就成了,叉了八次手,就完篇了。

这种考场功夫简直了得,于是,温庭筠人送外号“温八叉”,十分彪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