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奖“花花卡”了么?

“这个花呗是什么?怎么开通?”

过年回老家,消金界小编的老爸,在酒足饭饱后,突然在饭桌上问道。

支付宝的“花呗”功能于2015年上线,主要用户群体为80后和90后。小编的老爸是个“60后”,今年为何对“花呗”有了兴趣?

花花卡“惹的祸”

据小编的老爸说,知道“花呗”这个功能,是通过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

今年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除了常规的五张福卡外,还额外新增了一张新卡——花花卡。


你中奖“花花卡”了么?


花花卡的用途是,可参与抽取“全年帮你还花呗”的大奖,帮还总金额=用户的花呗额度×12,最高为48888元,共抽取2019份。

要想获得花花卡,用户可通过支付宝的“AR扫码”功能扫福字,去蚂蚁森林给福气林浇水,上答答星球答题,去蚂蚁庄园喂小鸡吃糖葫芦,也可以利用“沾福气卡”去支付宝朋友那里复制。

此外,支付宝钻石会员今年可直接领取敬业福、花花卡和沾福气卡。

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四年,在不知不觉中,这个活动逐渐变成了中国人过年的新习俗,全民参与度极高。每年农历新年到来之前,男女老幼都在扫福字、集福卡。

借助热度如此之高的活动,支付宝新推出的“花花卡”,必然会使“花呗”这个功能触达更多用户,比如小编的老爸。

“之前用支付宝扫码付钱,看到过花呗红包,也就两三毛钱,没当回事儿。”据小编的老爸说,这次想开通花呗,纯粹是因为48888元的大奖很诱人。

和老爸聊完后,小编给他开通了“花呗”,支付宝这次的推广相当成功,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用户年龄下沉。

逾期风险增大?

去年五四青年节期间,蚂蚁花呗发布了《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

报告显示,“花呗”用户当时已超过1亿,90后占据半壁江山,占比47.25%,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开通。

在将“花呗”作为支付宝首选支付方式的人群中,90 后的比例同样是最高的,接近 40%。


你中奖“花花卡”了么?


来源:《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

事实上,“花呗”诞生之初,用户33%是“90后”,48.5%是“80后”,而“70后”仅占14.3%。

身为一个新生事物,“花呗”最先被年轻人所接受,这一点无可厚非。问题是,在站稳了年轻人市场后,“花呗”如何维持高速增长?

蚂蚁金服在2019年初给出的答案是,用户年龄下沉,拓展60后和70后市场。

这会增大“花呗”的逾期风险么?

消金界小编在同60后老爸交流后发现,他压根不懂(或者说不想弄懂)“花呗”的使用和还款规则,也不太理解循环额度是怎么回事。同时,出于对网络诈骗的警惕,他的支付宝只绑了一张银行卡,且卡里的钱常年不超过300元。

但他的花呗额度有500元。显然,他的花呗自动还款很容易因银行卡余额不足而失败,进而发生逾期。

除上述风险外,60后和70后人群未来几年将陆续达到退休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个人收入有可能显著降低。

对此,小编的老爸十分不以为然:“不就500块钱么,我们攒了大半辈子钱,还能比你们这些动不动就月光的小年轻穷?”在他看来,只要花呗及时提醒,就算偶尔出现逾期,也能第一时间把钱还上。

换句话说,在他眼里,60后和70后的“花呗”就算出现逾期,也大概率不会变成不良贷款,“做人还是要讲信用,不然连高铁和飞机都坐不了嘛”。

问题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只要还款纪录良好,“花呗”是会给用户提额的,当额度达到8000元、1万元时,风险还能被有效控制么?要知道,老年人一旦生病,日常开销会大幅增加,有可能一时没有足够的资金还款。

广发证券此前的一篇研报提到,通过平台大数据控制风险,花呗不良率为1%,显著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


你中奖“花花卡”了么?


在2019年用户年龄下沉后,“花呗”还能把不良率控制在1%的较低水平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