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的茶,這種中國本土的傳統飲品,唐朝時才開始盛行

唐朝時期,酒與茶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代表性物品,尤其是唐代知識分子群體更是唐朝茶酒文化的重要參與者和實踐者,並且以茶酒為媒介和紐帶,抒發感情、聯絡友誼。

茶聖陸羽曾經說過:“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

茶就是一種收斂內心感情的特殊媒介,可以清心。

唐的茶,這種中國本土的傳統飲品,唐朝時才開始盛行

【唐代的茶】

唐朝時把茶又稱作檟(jiǎ),認為是“百草之首,萬木之花。貴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號之作茶”。也有說法“早採者為茶,晚採者為茗”。

茶樹在唐時已經在南方普遍種植,其中浙西湖州、劍南彭州、浙東越州產出的茶葉是上品,具體的品類有劍南的蒙頂石花、小方、散牙,湖州的顧渚之紫筍,東川有神泉、小團、昌明、獸目,陝州有碧澗、明月、芳蕊、茱萸寮,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湖南有衡山,江陵有南木等等。

其中最有名也流傳最廣的饒州(江西鄱陽縣)浮樑茶,因為量大而品質較低,是對外貿易的主流或者平民百姓能消費得起的茶葉。

有些歷史記錄看上去彷彿現代,比如蜀中蒙頂茶,非常昂貴,一束帛不能買一斤,其中極品是鷹嘴牙白茶,數量稀少到作為貢品進貢皇帝的都不足。於是蒙頂茶產地周圍都栽種茶樹牟利,數十年間附近年產蒙頂茶千萬斤,看上去很像但卻非正宗蒙頂。

貢茶制度的實行,讓民間種植茶樹、製作茶葉成為一門職業,唐代宗安史之亂後在湖州顧渚設置茶院,“役工三萬人”,焙茶場所百餘處,工匠千餘人。

唐的茶,這種中國本土的傳統飲品,唐朝時才開始盛行

陸羽《茶經》對製茶方法有過詳細的記錄,基本上是春季日出前採摘,放入鍋中蒸溼,用杵臼搗碎,壓制成餅狀焙乾即可;

飲用時先碾茶,把茶餅研磨成粉末,“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之後是煎茶而飲,在茶水煮沸的時候,要添加各種調料,包括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這種喝茶方式在盛唐非常流行。但陸羽對此大加鄙夷,說“斯溝渠間棄水而”,和水溝裡的髒水一個味道,建議只加鹽調味。

後來慢慢的才摒棄了添加過多調料的飲茶方式,但對器具、水、火甚至飲茶地點都越來越講究,加上程序,就逐漸形成了所謂的茶道。

唐的茶,這種中國本土的傳統飲品,唐朝時才開始盛行

(抹茶加上蔥薑蒜再燒開,就和唐朝時喝茶方式差不多了)

【由南向北,飲茶在唐時盛行】

喝茶這種習俗在中國土地上已經流傳了幾千年,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農時代,有明確歷史記載的飲茶史起源於秦漢。

飲茶的習慣在中國南方最早,但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正式進入中國北方。東晉的王肅北奔,把東晉的生活方式帶到了北魏,其中就包括飲茶。但這時仍然沒有在北方流行,“自是朝貴宴會,雖設茗飲,皆恥不復食,惟江表殘民遠來降者好之。”北魏的宴會里準備了茶飲,但只有投靠過去的南人才飲茶,北方人那時還不喜歡。

唐的茶,這種中國本土的傳統飲品,唐朝時才開始盛行

(北魏彩繪陶俑)

飲茶由南向北的擴散始於此時,但真正成為全民愛好,還是從唐代開始。根據唐人編寫的《膳夫經》,“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曆遂多,建中以後盛矣。”盛唐時期剛剛興起,幾十年之後才開始盛行。

之後的大唐“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北方關西、山東城市、鄉村都有飲茶的習俗,“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也”,不吃飯可以,不喝茶不行。

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才真正融入大唐百姓的生活,茶開始成為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必備的飲品。當然,也是生活開銷的一部分,“茶為食物,無異米鹽,於人所字,遠近同俗。既祛竭乏,難捨斯須,田閭之間,嗜好尤切。”飲茶又解渴又解乏,反而是平民百姓的最愛。

唐的茶,這種中國本土的傳統飲品,唐朝時才開始盛行

【唐代的茶經濟】

而隨著飲茶的普遍,除了種茶、製茶成為專門職業之外,還興起了一批專門販賣茶水的茶鋪。各大小城市,各條交通要道上,都遍佈著各種供應茶水的茶鋪。“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他館驛、寺廟中同樣設置了茶室、茶堂,供奉陸羽神像,喝茶成了一種交際的方式。

從文成公主和親吐蕃開始,中國的茶文化也隨著茶葉貿易向周邊地區傳播,包括吐蕃、回紇、日本、新羅、越南等國。其中也有政治意義,中原向北方、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茶馬貿易就是始於唐代,也成為唐朝控制這些少數民族地區的重要經濟手段之一。

同時,隨著越來越大規模的對內對外茶葉貿易的發展,唐朝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徵收茶稅的王朝,並在唐朝財政收入中佔有一定的比例。相當於隨著唐朝人普遍開始喝茶,唐王朝開創性的發掘了一項新的財政收入來源。

唐的茶,這種中國本土的傳統飲品,唐朝時才開始盛行

(茶馬古道)

【唐代的茶文化】

飲茶真正成為一種文化還是起源於唐代,各個階層都用符合自己身份的方式去演繹這一文化。

當年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套唐代金銀茶具,美輪美奐、巧奪天工,這是唐朝倒數第三個皇帝唐僖宗的專用茶具,足以證明了唐代宮廷茶文化的興盛。

唐人已經發現了茶的藥用效果,不但能解渴,還能提神、解困、明目、消食,長期飲茶還能調理身心;而茶的提神效果在宗教當中更是有特殊作用,佛道兩門的普及也帶動了大唐茶文化的發展。

唐的茶,這種中國本土的傳統飲品,唐朝時才開始盛行

(法門寺唐代文物)

對於唐人來說,不同人飲茶會有不同的感受。

平民百姓肯定是解渴、解困為主,是解決基本生理需求;對於知識分子來說,就能得到意外之意,一邊喝茶一邊體會人生;而再高一個層次就開始進入“茶我同一”的境界,茶的特性和人的精神境界合二為一;而最高境界是“無我無茶”,估計只有一些佛道高人和世外隱士才能品味到。

唐的茶,這種中國本土的傳統飲品,唐朝時才開始盛行

唐代茶酒文化興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隨著貴族士大夫階層和門閥士族勢力的消亡,上下層通道被一定程度的打通。原本是少數人才能夠享用的奢侈品流行於民間,應用範圍和生產規模的擴大,才使茶酒文化得以繁榮發展。

因此,任何文化想要普及,世俗化、大眾化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當然,還少不了要有知識分子的參與,否則多半會流於低俗。

唐的茶,這種中國本土的傳統飲品,唐朝時才開始盛行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