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1月5日,“资深网瘾老人”蔡澜发了一条微博,

“按照惯例,从今天开始,打开评论与各位聊天,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评论。”

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6万多的转发,2万多条评论。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蔡澜微博评论截图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蔡澜微博评论截图

对于网友纷至沓来的留言,蔡先生回复的字数不多,但答得有趣,一针见血,往往扎心得很,堪称毒鸡汤界的楷模。

有些人上了年纪,就习惯修身养性,怎么讲究怎么过。

蔡澜就不一样,年纪大了,照样该吃吃,该喝喝,换着法子玩,这是一种人生态度。

有一种活得高级的人,越老越招人待见,越活越有味道,蔡澜就是这样一号人。

蔡澜这一生,过得潇洒。

曾经有好事者,把蔡澜、金庸、倪匡、黄霑并称为“香港四才子”,蔡先生很不开心,以为侮辱了金庸先生。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因为比起才子,他更愿意称自己是个俗人,因为被约束的生活过得实在痛苦,还不如随性点,活成老不正经。

人生苦短,万寿无疆是不能指望的了,不如活得有趣点,做个俗人挺好,乐得逍遥。


都说民以食为天,蔡先生嗜吃如命,是个公开的秘密。在吃这件事上,只有他嫌弃人的份。

蔡先生号称“食神”,名头响亮,同样一道菜,只要被蔡澜说好吃,这道菜瞬间就上了档次,所以,不少餐厅以请到蔡先生为荣。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中国人的交际,无外乎“人情”二字,蔡先生自然也不能免俗。

有些话碍于情面,不好明说,可尝到的食物确实难以下咽,怎么办?

老爷子坏得很,他有自己的一套对策,陈晓卿导演揭过蔡先生的短,

“在香港,绝大部分的餐厅,都会挂着蔡先生的照片。你要进这家店之前,只要看到蔡先生的嘴角往下,那就意味着你需要慎重考虑;要是蔡先生笑得开怀,也就证明这家店东西还不错。”

蔡澜对待入口的东西,特别讲究,他食量不大,对美食,往往浅尝则已,但他却有一个软肋,那就是猪油。

猪油,简直就是他的命,凡是与猪油沾边的美食,在蔡澜看来,都有致命的诱惑。

也有人劝过他,既然上了年纪,就少吃点油腻的东西吧。

蔡先生很不高兴,

“有一个老人家,每天要吃一大块肥肉,活到80多90岁,完全没问题。最重要的是,吃得开怀,吃得开心就行了!”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所以,蔡澜对那些又贪吃又怕胖的“节食八婆”深恶痛绝。

这一点我赞同,与其为了身上减不掉的脂肪,每天忍饥挨饿,还不如痛快点,肉照吃,酒照喝,做人,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懂吃的人,该是像蔡先生这样,处世豁达,行事洒脱。

毕竟,人活一辈子,吃也是一辈子,何必将就,委屈了自己,到头来,苦的还是自己。

吃,本来就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作为一个资深老饕,蔡澜不但懂吃,而且还会变着法子做吃的。

蔡先生有一帮酒肉朋友,没事喝酒吃饭谈美女,顺便搞些事情,文人嘛,偶尔会摆个文化宴,也是件很拉风的事情。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经常会杜撰一些稀奇的菜品,比如“二十四桥明月夜”,这道菜有来头,当年,洪七公正是吃了这道菜,才决定收郭靖为徒。

《射雕英雄传》这么描述它的做法,

“那豆腐却是非同小可,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二十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二十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去不食。”

后来,金庸先生也澄清了,这道菜其实就是瞎写的,所以,嘴馋也只能干咽口水。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二十四桥明月夜

杜撰的菜难道就做不了吗?嘴馋的蔡先生不信邪,于是,他请了香港有名的几个大厨,费尽心思地研究起这道菜来。

蔡澜在自己写的《食色》里,也讲述过这道菜的制作过程,

“经三番四次的商讨之后,我们决定把整只金华火腿锯开三分一当盖,用电钻在余下三分之二的肉上挖了二十四个洞,再用雪糕器舀出圆形的豆腐塞入洞里,猛火蒸之八小时,做出来的豆腐当然皆入味。客人只食豆腐,火腿弃之,大呼过瘾。”

“二十四桥明月夜”做出来了,吃的人满意,做的人也成就感十足。

类似这样的事情,蔡先生还干过不少,比如红楼宴、金庸宴等等。

有人说,俗人,一天到晚就只知道为吃喝拉撒忙碌,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我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很无趣。

人这一生,吃喝拉撒就占了大半的时间。真正的俗人,要是愿意为了吃喝玩乐去折腾,那他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这种人,知道怎么去找生活的乐趣,即便到老,也保有一份好奇心。

所以,蔡先生活到了75岁,还是那个自在逍遥的老顽童,从没老过。


在蔡先生的人生列表上,吃跟美女是同等重要的大事。

有人问过蔡澜,食欲和性欲,最雷同之处是什么?

对于这个18禁的问题,他答得相当妥帖,“太饱了,以为再也不想要了。一回头,即刻想再来一次。”

自古多有风流士,对蔡澜来说,世间唯美食与女子不可抛弃。

有个文人说过,对名人作道德要求是愚蠢的。

只不过,大多数文人惜名,对有损声名的玩意儿避之不及,就算是好美色,那也得藏着掖着,通常谈性色变。

可蔡澜是个名人不假,但前提在于他是个男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身为男人,好色点又何妨?既然喜欢,就痛快点说出来,憋着难受。

所以,蔡澜大方地说了,而且说得精彩。

“女人不骚,羊不膻,皆无味。”

对于自己好色这一点,蔡先生从不避讳,毕竟,食色,性也。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蔡先生的性意识萌发得早,他自己也说过,小时候看到女生微露的酥胸,血气翻涌,于是,在操场上跑上几圈,才得以平复。

这个从小就会看美女的老爷子,在14岁时,就交了人生中第一个女朋友,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

许知远曾在访谈节目上,公开问过他,你有几个女朋友?

他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几十个有吧,从十四岁开始,一年一个不算过分吧?

蔡先生周游过世界,也见识了各国的美女,所以,在如何对待美女这个命题上,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年轻时,蔡澜遵循男人最原始的欲望,喜欢干的事,就是和美女风花雪月,以此为人生的一大乐事,所以,他最羡慕的,就是古代才子的风流韵事。

他提到过,

“小时候读古书,看名画,见诗人携青楼红妓数名游山玩水,羡慕之极,向上苍许愿,愿在人间一日,能有同样艳遇,死也瞑目。”

可能是上了年纪,也看多了美女,年近耄耋的蔡先生更满意现在的状态,他“没有了年轻时候一副急吼吼的色狼相”,可以大大方方地跟红颜知己泡温泉,不动邪念。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也有人问过蔡先生,你交那么多女朋友干嘛呢?

蔡先生如是回答,聊天啊,那种事情又不能总做。

我觉得,男人,好色点倒是无所谓,毕竟色是人的天性。

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但是有哪个男人不好色呢?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想成为韦小宝的男人,却少有人说励志当个柳下惠的。

但与女人来往,重要的是掌握分寸,倒是可以学学蔡先生,万花丛中过,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反而还招人待见。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蔡先生却甘心走进这座坟墓,还不亦乐乎。

蔡先生爱吃,妻子方琼文也爱吃,可以说,在吃这一点上,两人有共同话题。

蔡先生有福气,妻子的厨艺不错,时常可以勾起这个老吃货的馋虫。

方琼文做了猪颈肉,蔡澜吃过之后,彻底服了:“那种鲜嫩又有弹性的口感,绝对可以在猪身上的数十个取肉部位中排名第一。”

不过,别看蔡先生在外人面前,风光无限,可在方琼文面前,照样被治得服服帖帖的。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蔡澜曾经说过,妻子做不了贤惠的主妇,他也永远享受不到那种在家当大爷的待遇,因为他绝对使唤不动妻子。

有一次,蔡先生犯懒,想让妻子把早餐送到他床边,妻子白了他一眼,说,“要睡去厨房睡去。”

由此可见,方琼文架子挺大。所以,要吃上她做的菜,通常要费上一番波折,对蔡澜这种吃货来说,很煎熬。

往往蔡先生越想吃的东西,妻子偏偏置若罔闻,这样一来一往,倒像是夫妻间的调情。

不过,方琼文有个优点,就是从来不管蔡澜的私事,包括交女朋友,对于这一点,蔡澜很是得意,还时常嘲笑“妻管严”的金庸先生。

两人银婚纪念日上,在那帮酒肉朋友的怂恿下,蔡先生夫妻办了个很简单的仪式。吃饭的时候,朋友们不怀好意,愣是逼他说出太太的优点。

结果,蔡澜只用了七个字打发:“会做、爱吃、不管我。”

其实,婚姻的长久不是对彼此的约束,而是宽容,偶尔的小惊喜,便会给夫妻间增添一点小情趣。

所以,蔡澜和方琼文之间,是最接地气,也是最平淡的夫妻关系。

俗人间的爱情,很简单,柴米油盐酱醋茶,没事唠嗑拌嘴,就能过出相濡以沫的滋味。


严格意义上说,蔡澜是个富二代,按照惯常思维,一般的富二代都是纸醉金迷,花着父母的钱享乐,不知心痛。

不过,蔡先生有骨气,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爸爸妈妈给你钱去享乐,不大过瘾。”

所以,他是富二代,不假;他纸醉金迷,也没错,不同的是,他挥霍的是自己的钱。

蔡先生也说过,“赚完了钱,享乐了特别好,特别过瘾。”

爱享乐的人,自然会想着法子努力赚钱。

在日本留学时,白天写稿挣钱,晚上约上三五好友上夜总会,夜夜笙歌。

蔡澜:会吃会喝,才是对人生的尊重

等到毕业回国,蔡先生为赚钱这件事,也没少操过心。赚钱干嘛?当然是为了享福啊。以兴趣为工作的人生,才是蔡澜的追求。

当时,香港电影正处于一个黄金时代,所以回国后,蔡澜进了邵逸夫的公司,当起电影监制。

在邵氏期间,蔡先生操刀了邵氏鼎盛时期的众多作品,更是参与监制了成龙的一系列电影,可以说,他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他电影拍乏了,干脆辞职,另寻出路赚钱。

在做生意上,蔡先生有自己的生意经。

说来奇怪,按照惯常的逻辑思维,一个人即便再强,能力也是有限的,容易博而不精,但蔡澜就偏偏打破常识。

他在香港开过餐厅,也在网店卖过吃的,还投资过各式各样的行业,但是从来没有亏过,这样看来,蔡先生天生就是会赚钱的主,只有他不想进的行当,没有他做不精的事情。

对于蔡先生来说,赚钱是本事,花钱是艺术,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奉行享乐主义。

所以,他拼了命赚钱,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享福,以兴趣为工作的生活,才是他一辈子的追求。

他曾在节目中多次提到,很多人都教怎么赚钱,而我却是教人怎么有艺术地花钱。

七十多年来,凡是人生该有的享乐门道,蔡先生都摸了个遍。

作为一个吃喝玩乐七十年的骨灰玩家,蔡先生经常告诫年轻人,“钱很要紧,比如说你想要出去玩,你没有条件你怎么玩,所以我就跟你讲需要赚钱。”

确实,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既然有那个闲工夫闷闷不乐,还不如学着多赚钱。

这就是蔡先生的享乐之道。


好友金庸是这样评价蔡澜的,

“琴棋书画,财色酒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人生中各种玩意儿都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

一次,蔡先生乘飞机旅行,途中突遇气流,飞机颠簸得厉害。

身边的一个外国游客吓得面色苍白,双手紧抓住扶手不放,瑟瑟发抖。

蔡先生倒好,还是照样品着红酒,淡定得很。

旅客不解,说道:“老兄,难道你死过吗?”

蔡澜轻摇酒杯,懒洋洋地说:“不,我活过。”

又问:“你不怕吗?”

蔡澜相当洒脱:“对我来说,这一生已经活得够痛快。”

蔡先生,就是活得这么透彻,他的这份淡然,恰恰是他直面欲望的结果。

他爱吃,说出来了;他爱美女,也直言不讳;他爱钱,同样说得坦荡。

一个人,与其被生活的条条框框约束,还不如痛快点,做个俗人,好好活着,坦然处世,才是做人的目的。

不要妄想成为一个多伟大的人,这样的理想一点都不现实,先学着做一个俗人,然后才去考虑其他。

人生的意义,其实并不深刻,吃好,喝好,玩好,睡好,把这四件事做好了,就是一个完满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