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別掉進這些春節期間高發陷阱裡呦!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回家過年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春節到了,大朋友、小朋友們都開心快樂的共享團圓了,河北反詐騙中心恭祝全國人民新春快樂!但是,還是要提個醒,騙子們可是很“敬業”的,他們可不會休息,挖了一個又一個的陷阱,現在就讓咱們一起看看春節期間哪些陷阱類型比較高發,一定要小心呦!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01 機票、火車票改簽詐騙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2019年1月21日,餘某通過手機APP訂購一張22日的飛機票,當天晚上9點多,餘某手機收到一條短信,內容為由於餘某預訂的飛機發生故障,航班被取消了,現對客戶進行補償,要求餘某撥打客服電話。餘某撥打短信中預留的電話後,對方自稱是航空公司客服,在核實餘某身份後,要求餘某提供本人名下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餘某在將上述信息提供給對方後,發現銀行卡上3000元被轉走,對方要求餘某繼續提供驗證碼,餘某發現被騙。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作案手法:犯罪分子通過不正當渠道獲取受害人訂購機票、火車票信息後,冒充客服向受害人發送信息,以需要改簽或退票為由要求受害人與其聯繫,並以退款或補償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後,犯罪分子通過網絡銀行將受害人銀行卡資金轉走。

警方提示

1.一定要通過正規途徑訂購機票、火車票,同時保護好自己的信息,防止個人信息洩露

2.接到自稱是客服的短信或者電話後,一定核實後再提供個人信息

3.切記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不要提供給任何人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2019年1月26日,葉某在一個QQ群看到群主在發信息,稱因為群主過生日,心情好,誰給他發100元紅包返1000元,發200元返2000元以此類推。葉某加群主為QQ好友後,收到了對方發來的一個收付款二維碼,葉某掃描給對方支付了100元,對方卻稱100元的返利名額滿了,現在可以發300的,葉某又掃描二維碼給對方付款200元,但是對方稱需要一次性付300才可以。葉某再次掃碼支付了300元,對方又稱沒有收到,要求葉某再發。葉某又分兩次支付了600元,但對方始終沒有返利,反而以各種理由要求葉某再次付款,葉某發現被騙。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作案手法:犯罪分子通過微信群、QQ群發送消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以各種名義要求受害人給其發送紅包實施詐騙。

警方提示

1.天上不會掉餡餅,高額回報的背後是騙子醜惡的嘴臉

2.網絡上的朋友不可信,網絡上的陌生人更不可信

3.少玩會兒手機,多陪陪家人

03 網絡交友賭博類詐騙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2018年12月31日,董某通過手機APP交友軟件結識了一名自稱叫“吳青”的男子,雙方通過該軟件聊的比較投緣,於是互相添加對方為微信好友,吳青告訴董某自己是做“中福在線”生意的,並稱其實就是一種保本的時時彩票。在雙方聊天的過程中,吳青一直通過網絡向董某表達愛意,雙方確定了網戀關係。2019年1月18日,吳青邀請董某一起做分分彩,並保證只賺不賠,董某同意後,收到吳青發送的二維碼,按照吳青提示,董某掃描登陸了“中福在線”的手機網站並註冊賬號。董某跟著吳青在網站前後投注17次共11萬元,發現雖然自己每次投注都賺錢,但是沒辦法將本金和利潤提現到銀行卡。30日,董某諮詢網站客服,客服稱必須在網站充值5萬元才能提現,董某發現被騙。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作案手法:犯罪分子通過交友網站、交友軟件等獲得受害人聯繫方式後,主動要求添加受害人為好友,並在聊天過程中向受害人表達戀愛請求,在受害人同意後,犯罪分子以帶受害人一起賺錢為由,邀請受害人向其指定的網站投資進行詐騙。

警方提示

1.高回報的投資一定伴隨著高風險

2.現實中的男人不可靠,網上的更不可靠

3.交朋友、談戀愛時一定要擦亮眼睛,社會上的“渣男、渣女”很多,網上的騙子也很多

4.自古以來,十賭九輸,網上賭博,十賭十騙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2019年1月27日,郭某微信上收到一條添加好友請求,發現對方是通過自己高中同學群添加的,對方自稱是郭某的同學陳某,並稱自己之前的微信不用了,以後只用這個新的號碼。郭某和對方聊了一會後,對方稱現在需要用3000元錢,向郭某借錢,並稱稍後會通過支付寶還給郭某。郭某通過微信轉賬給對方3000元后,突然想起自己之前與陳某聯繫一直用語音,但是這次陳某一直髮送文字。郭某與陳某之前的微信號碼聯繫,對方稱自己沒有換號,郭某發現被騙。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作案手法:犯罪分子通過冒用受害人朋友、同事、親戚等人的微信、QQ號碼與受害人取得聯繫後,以借錢為理由實施詐騙。

警方提示

1.在網絡社交過程中,一旦涉及到資金往來,一定要通過視頻、電話等形式與對方取得聯繫,以確定對方身份

2.如果對方提供了電話號碼或者銀行賬號,可以通過網絡或者銀行客服查詢電話號碼、銀行賬號歸屬地,一旦發現與自己或親友所在地城市不符,應提高警惕

3.記住一句話,上來張口就借錢的,肯定不是好親友

小心别掉进这些春节期间高发陷阱里呦!

審 核: 楊清泉

編 輯: 陳清彥 於寧

投稿郵箱:qzxgajzzc@163.com

(長按二維碼 關注“平安曲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