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三里長街原味記

《溪口三里長街原味記》

文化是城市鄉村的靈魂,保護城市鄉村的文化就是在為城市鄉村保留特色與發展的根基。美國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書中提到:“城市鄉村是文化的容器,專門用來儲存並流傳人類文明的成果,儲存文化、流傳文化和創新文化,這大約就是城市鄉村的三個基本使命。”

溪口三里長街原味記

傳統歷史建築、歷史文化古鎮、老街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其進行有效保護越來越受到城市鄉村規劃管理者的重視。在以土地換取經濟發展、城市鄉村更新如火如荼的當下,對歷史街區、歷史文化古鎮環境的保護越來越成為歷史文化保護的重點,各地此類歷史文化古鎮、老街也因此逐步得到維護與修繕。

溪口三里長街原味記


奉化溪口鎮是浙東千年古鎮。鎮上臨剡溪邊的三里長街分為上街,中街,下街三大塊。從空中鳥瞰猶如北宋畫家張擇端筆下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上街出口有龜山守望,又有當年蔣介石先生建造的中國最大的鄉村公園---武嶺公園,可謂氣勢宏大。

溪口三里長街原味記

上街舊時當地人叫上街頭,叫上街頭的都是地道的溪口本地人。上街頭兩邊商鋪林立,有理髮店,小書店,大餅店,南北果品雜貨店,木材店,棕棚店,彈花店等一應俱全煞是繁華。上街頭又是雙面街,另一邊房子臨溪而築,許多人家把後門的陽臺用木頭搭架懸空而建又延伸至剡溪上。遠遠望去如湖南湘西少數民族的吊腳樓。上街頭有橫穿的毛家弄連著家家戶戶。

溪口三里長街原味記

中街是單面街,街上建有影劇院,商場,小吃店,包子鋪,藥店,肉店,五金店,成大昌玻璃店等。中街較豪華的玉泰鹽鋪房子即蔣介石出生地。房子邊的水碓弄是較有特色的小弄。弄長一百多米,地上全用溪灘卵石鋪就,數百年來的行人踩踏路面卵石已光滑發亮,特別是在雨中,人行其中又如戴望舒寫的詩一樣,遠處隱約撐著一把油紙傘的村姑從小弄盡頭走來。連接水碓弄盡頭的還有一個幾十米長的簟匠弄也別有風情,據考證取這個簟匠人為小弄名的全國也只有溪口有。中街水碓弄兩邊的房子都是清末民國建築,特別是周家閶門這一帶房子都以大戶人家園子式的一棟又一棟連成一片。

溪口三里長街原味記

下街又叫下街頭,街上開有理髮店,打鐵鋪,布店,糧油店,雜貨店,百年老店千層餅店,郵電通信公司,銀行,當鋪等。臨街而建的豐鎬房為蔣介石的故居,房子保存完好,目前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旁邊有牌門路,民國年代有保護完好的牌坊立在路口。到下街盡頭即是溪口標誌性建築武嶺門城樓。城樓上寫有"武嶺"兩字,裡邊為蔣介石所題,外面為民國書法大家于右任所寫,據說是蔣介石為尊重書法家于右任讓他寫外邊。

溪口三里長街原味記

城樓左依武山,右靠武嶺頭緊臨剡溪,地勢險要。武嶺頭上建有文閶閣,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被日本人飛機扔炸彈炸燬,現已修復。城樓外面建有武山廟,逢年過節都有廟會祭祀活動。

溪口三里長街原味記

記憶中的三里溪口長街商鋪林立,繁華街景盡訴歲月往事。如今街上的人、物、事都已今非昔比。老街不再守舊,隨著時代步伐也邁向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