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情灑丹青繪家鄉》記畫家王利華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

編者按:[藝術文化也是城市的一道亮的名片,我們將陸續系列報道這些紮根本土的藝術家。本欄目通過挖掘本土藝術家紮根家鄉的故事,用他們的藝術作品作為載體從而更好地宣傳家鄉奉化。]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情灑丹青繪家鄉》記畫家王利華


奉化區,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位於浙江省東部沿海,寧波市南部,東瀕象山港、隔港與象山縣相望,南連寧海縣,西接新昌縣、嵊州市和餘姚市,北交海曙區、鄞州區。東西長70.5千米,南北寬42千米,陸域面積1277平方千米,海域面積91平方千米,海岸線長63千島嶼24個。奉化區地貌構成大體為“六山一水三分田”。風從海上來,清新入奉川。奉化歷史發源於新石器時代,茗山後與河姆渡同宗同脈,燦若星河。彌勒淵源,名人輩出;文人墨客,詩詞酬唱;人文薈萃,山海錦繡;古村古道,美食美景。流淌成一曲宛轉長歌,傳唱不輟。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情灑丹青繪家鄉》記畫家王利華


奉化山青水秀,物產豐富,文化深厚,有彌佛文化,五大佛教名山雪竇山,蔣氏故里溪口古鎮,全球五百佳滕頭村,水蜜桃之鄉等,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奉化處處是美景。奉化家鄉的好山好水也孕育了大批本土藝術家。這些本土藝術家們時刻不忘家鄉,他們經常揮灑手中的畫筆盡情地描繪家鄉美景。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情灑丹青繪家鄉》記畫家王利華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

《情灑丹青繪家鄉》---記畫家王利華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情灑丹青繪家鄉》記畫家王利華


王利華,筆名王山佳,1942年12月生,浙江奉化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寧波市美術家協會顧問,寧波書畫院副院長,奉化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擅國畫山水,多年來重生活、重創新,潛心探索國畫山水煙雲與流泉的表現,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深得國內外人士的讚賞,作品大多取材奉化當地風情來創作。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情灑丹青繪家鄉》記畫家王利華

自1976年《移山造田》首次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後,已先後有14件描繪奉化家鄉題材的作品入選由文化部和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美術作品展覽,其中1993年的《林海之晨》和2001年的《青山朝暉》獲銀獎。並有多幅作品獲浙江省美術作品展覽一、二、三等獎。1994年的《雨後四明》和2002年的《千丈巖飛瀑》分別被國務院紫光閣與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出版的個人專集有:安徽美術出版社的《山水畫技法新探》,北京西苑出版社的《當代實力派畫家王利華ー古典山水畫鑑賞大系》、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的《鄉情奉化一王利華中國畫作品集》、《溪口墨韻一王利華中國畫作品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的《當代中國實力派畫家精品集一王利華山水畫集》等。2011年在寧波美術館和上海中國畫院分別舉辦大型個人畫展。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情灑丹青繪家鄉》記畫家王利華

紮根奉化幾十年生涯中,王利華一直關注畫家鄉題材。他足不離鄉土,他所表現的題材都是不出方圓百里的雪竇山和四明山。他不是不知黃山險、泰山雄、青城幽,那些都是好畫題,但對養育了自己的家鄉山水他更是情有獨鍾。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情灑丹青繪家鄉》記畫家王利華

速寫本上畫滿了村前屋後的樹石、溪流、瀑布、山巒和屋舍,作為創作的依據和參考,一心面對家鄉的山水組織畫面進行構思創作。我們可以從他的歷年創作作品中看到。如四明山、千丈巖、徐鳧巖、雪竇寺、妙高臺、溪口古鎮風情等,還有家鄉風物題材如芋艿頭、千層餅、水蜜桃、草莓、筍、大白鵝等。

藝術家眼中的美麗奉化系列報道一《情灑丹青繪家鄉》記畫家王利華

如今年已77歲的王利華先生一直筆耕不休,遇上好天氣帶著速寫本繼續描繪著家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他說是家鄉奉化美麗的山水孕育給了他的創作靈感。願用手中丹青為宣傳奉化作貢獻。

供稿:毛朝暉/文 王利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