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理財子公司“配齊”:未來開業看點十足

2月15日,銀保監會正式批准工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申請,並宣佈已受理多家商業銀行申請,同時其他多家銀行也擬提交申請。至此,除了近期新加入國有大行行列的郵儲銀行以外,其餘五家大型銀行理財子公司均獲批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與前兩批獲批的國有大行不同,此次公告中新增了“儘快實現理財子公司開業運營,為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提供更多新增合規資金”的措辭。那麼,在監管層不斷加速放行的趨勢下,銀行系理財子公司能否扛起服務實體經濟的重任,不辜負監管層對其所寄予的厚望?與資金充裕的大型銀行相比,那些已擬提交申請、或同樣希望加入成立理財子公司行列的小型銀行面臨哪些束縛?面對“儘快開業”的要求,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準備好了嗎?

五大行理財子公司“配齊”:未來開業看點十足

監管層寄予厚望

從去年年底以來,建行、中行、農行和交行理財子公司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迅速獲得銀保監會的批准,監管層加速放行的信號十分清晰。

不僅如此,在每次的公告中,銀保監會都透露出對理財子公司的要求和期許。在2018年12月27日建行、中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的公告中,專門提到 “2018年12月2日,銀保監會正式發佈實施《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推動銀行理財迴歸資管業務本源,培育和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引導理財資金以合法、規範形式支持實體經濟,投資金融市場”。

而在1月4日農行、交行獲批的公告中,除了透露建行、中行理財子公司正在抓緊推進正式開業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外,銀保監會繼續指出,“這將進一步豐富機構投資者隊伍,拓寬金融市場資金渠道,滿足金融消費者多樣化金融需求”。

可見,銀行系理財子公司肩負著服務消費金融多元化發展以及實體經濟發展的重任,而這也是理財業務走向正軌的重要一步。畢馬威表示,改革開放背景下的金融改革,始終要求我國金融行業要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而銀行理財業務作為橋樑對接資產端和資金端,是實體經濟獲得資金的一種手段,能夠起到金融資源配置作用。

正是基於對過去一段時間內多層嵌套以及高槓杆等現象導致資金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受阻的反思,資管新規以及理財新規都對去槓桿、去嵌套、去通道等提出了要求,這也要求銀行理財業務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畢馬威認為,上述兩個新規在銀行理財投資標的、投資者以及產品結構等方面的規定,有利於豐富金融產品,構建多元投資者的資產管理市場,優化社會融資結構,為市場參與者提供多樣化的投融資和風險管理工具,緩解實體經濟融資困難,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支撐。而未來理財子公司的投資方向,則將向全市場投資轉變,逐步改變投資標的主要集中於固定收益領域的現狀,更好地滿足日益多樣化、複雜化的財富管理需求。因此,多市場、多工具的投資運作能力以及多品種、跨市場的風險管理手段,將成為未來子公司的重要能力。

五大行理財子公司“配齊”:未來開業看點十足

更多銀行欲加入

除了獲批的五大行以外,多家發出擬設立公告的股份行、城商行以及農商行目前還在等待批覆。“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家銀行肯定是在加快佈局。但監管機構的審批還是有一定的節奏。”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實際上,除了上述銀行之外,還有許多銀行躍躍欲試。普益標準2月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在銀行理財子公司轉型政策的引導下,區域性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熱情高漲。而據其去年四季度調研問卷反饋的165家銀行數據來看,市場上至少有60家區域銀行在積極進行理財子公司的籌備工作,擬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區域銀行還將繼續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上半年理財產品餘額(保本及非保本)已達約3.37萬億元的“首富”工行,再度以160億元拔得理財子公司註冊資本頭籌。和大行動輒百億級別的“大手筆”不同,10億元的門檻已為區域性銀行帶來不小的資本壓力。

除了10億元投入可能帶來的100億元至120億元信貸規模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本補充壓力以外,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表示,成立理財子公司所需具備的業務規模也對區域性銀行不利。“若參照信託公司監管標準,理財子公司10億元淨資本約能支持1000億元至1500億元理財規模。所以,如果銀行理財規模小於1000億元,那意味著成立子公司後其業務不夠飽和,反而會影響銀行資本使用效率。此外,管理辦法雖然放鬆了對理財子公司非標資產投資的要求,但若理財產品總淨值規模低於銀行總資產規模的11.4%,並不能幫助銀行擴大理財投資非標資產的能力。”

而除了資本金問題以外,區域性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還面臨著其他的挑戰。“其業務規模、人員安排、投研能力、淨值化管理能力能否支撐起子公司的運營,這樣的後期問題也要引起重視。”趙亞蕊表示。

五大行理財子公司“配齊”:未來開業看點十足

未來開業有看點

面對監管層“儘快開業運營”的要求,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的下一步動作看點十足。按照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獲得批准籌建後,理財子公司應在6個月內完成籌建並向監管機構提出開業申請。監管機構驗收通過並在3個月批覆同意開業後,理財子公司應在6個月內開業。這意味著在年內,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或將與人們正式見面。

普益標準表示,實力較強的大中型銀行積極響應監管號召,積極佈局理財子公司,搶佔轉型先機,力圖實現市場競爭力的飛躍。而對於區域性銀行而言,董希淼表示,可以考慮由區域內多家銀行聯合成立理財子公司。“這樣有助於解決資本不足、規模較小以及交易能力、投研能力低等問題。下一步,省農信聯社或可進行協調,由一家規模較大的農商行牽頭,聯合省內其他農商行按照市場化原則共同發起成立理財子公司。”

“不管是大型銀行、股份行還是城商行、農商行,理財子公司與母行業務部門、分支機構及其他子公司在產品研發、銷售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將需要更多協調和磨合。而從執行層面看,對商業銀行而言,人才引進、系統搭建等方面都還需要進行更加充分的準備。”董希淼提醒,在制度障礙突破之後,真正要釋放改革紅利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從監管的角度來看,繼續做好配套制度建設,不斷完善該領域監管框架十分必要。在1月銀保監會召開的本年度首場重點監管工作通氣會上,銀保監會創新部副主任廖媛媛曾透露說,下一步,將抓緊開展理財子公司配套制度建設,如理財子公司的淨資本管理辦法和流動性管理辦法,及時完善資管的監管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