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A股會好嗎?

毫無疑問2018是痛苦的一年,不管於個人,還是於宏觀。A股首當其衝,上證年跌逾兩成,深證年跌逾三成,創業板更是連續第三年收陰,還陰了近三成,簡直不忍心再提的。

這讓A股成為全球年度表現最差的一個市場。

熟悉指數日K線的朋友一定知道,今年的反彈動力是多麼微弱不堪。9月下半月的反彈,馬上就被節後迅猛而至的新低扭轉了局面,這差不多是今年的一個縮影:多方膽敢露出點頭來,空方就敢以破前低之勢橫掃戰場。

A股的成交由個人投資者佔主要比例,這在成熟市場已不多見,而個人投資者被認為更易受情緒驅動。如果說,一定程度上A股走勢相較成熟市場而言,與經濟基本面的關聯度更低,那麼,A股又與什麼關聯度更高呢?或者換句話說,個人投資者的情緒,受什麼影響比較多?

作為一個廣為人知的政策市,答案不言自明。

以最近的15牛而言,無論是此前泡沫化的大牛還是此後三輪的股災,在道層面,與改革預期及其破滅有關,在術層面,則與對槓桿的縱容和強力刺破有關。更遠的大牛大熊,無一都與政策這隻有形的大手在開合有關。

便以今年來看,差不多每一次反彈,都與民間對政策走向的憧憬有關。同樣的,差不多每一次新低,都與此前的憧憬淪為荒唐有關。在今年可以稱之為內憂外患的宏觀境況下,儘管後面公佈了信貸寬鬆、減稅和支持私營企業等措施和表態,但市場始終不為所動,根本就彈不起來,概因真正有利於民企的、具有普惠實質的對沖措施必定是傷筋動骨的,市場目前並沒有看到這一跡象。對此預期的缺乏信心程度,從市場表現實在是可以想象的。

此之謂信心比黃金貴也。

如果說,A股市場的信心更多地圍繞政策而非盈利,那麼,估值區間的波動更大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於是,便有了半夏投資李蓓精準提煉的現象,即A股的波動中,只有25%歸因於盈利,75%歸因於估值。也就是說,估值的波動是A股的主要矛盾,而相形之下,盈利的波動是美股的主要矛盾。

坊間似乎一致把希望放在了明年下半年以後。基本面方面,全部A股今年三季度開始明顯出現淨利增速下行的跡象,在今年上半年不低的基數上,沒有理由相信明年上半年經濟會有多麼好的表現。當然坊間也並非預期明年下半年經濟就會開始展現蓬勃的恢復力度,而是,當經濟進一步走弱時,政策有可能出現的轉變。這一時間點甚至暗合了英年早逝的週期天王周金濤的預判。

明年A股會好嗎?

△去槓桿,經濟增速下行,房價相對高位的2018年,中國企業賣了好多房產


中美貿易戰的進一步走向,也將在2月底前出現一個階段性的結果。疊加3月的兩會,如此,明年3月會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窗口。上週40週年的講話背後所透露的強硬態度,又讓這個時間窗口隱隱現出陰霾,反應到上週市場走勢上,就是持續的陰跌。

儘管短期信心再度受挫,但對於明年的期望,仍然在磕磕絆絆的對立觀點中桴浮於海。中美兩地股市的估值水平被人們談論得較多,過去經歷九年長牛的美股與四年長熊的A股,目前整體的估值水平有異。

美股呢,即便最近經歷短期的快速下行,年線已轉負,但市場估值水平仍在歷史中位數水平。而A股各指數已不同程度落後於歷史中位數水平。


明年A股會好嗎?


明年A股會好嗎?

△上面二圖來自《美股下跌有所傳導,政策利好穩定A股情緒,風險溢價仍處高位:A股的盈利估值與風格切換系


反方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一來歷史相對低位從來不代表不會進一步下跌,或許以技術面來講,跌至今時今日怎麼看都該有個不小的反彈,但若果以長線基本面來看,過去40週年的上行週期結束了呢?

二來中美上市公司的質量不同,以標普500和滬深300兩個代表各自市場藍籌股的指數來看,後者平均毛利率不到前者的2/3,後者平均淨利率不到前者的3/4,後者ROE以前者低12%,造血能力差距就更大了,經營和投資活動淨現金佔淨利潤的比例,後者是7%,前者是70%……細看這組數據,又如何讓人為A股叫屈?

但正方的“相對”視角仍然是珍貴的。A股今年痛苦就痛苦在,無論自己比,還是橫向和世界比,今年的表現都是非常糟糕。如果A股不足以好到明年會有非常確定明麗的表現,那麼相對其它市場,它這幾年的跌幅仍然保障著它在持續地釋放風險,只要它明年走得不會比其它市場更糟糕,相對持有意義就凸顯了。

進入12月,美股市場寒風凌冽,上週更創10年來最慘一週,道指和標普500周跌7%上下,納斯達克周跌超8%。見頂回落快速破新低,很容易成為進一步下跌的理由,市場出現更多悲觀的聲音。美國媒體已經開始嚴肅地討論,如此凌厲的拋售,是否意味著2019年到來的會是一個衰退?

從既往數據來看,美國經濟正處於多年來的最佳狀態,3.7%的失業率更是半個世紀以來的新低,對於一個消費主導型經濟體而言,零售數據也很強勁。明年經濟會放緩,衰退還是言之過早,本輪加息週期都還未結束呢。但專家們憂慮,資產價格的下跌會影響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由此影響企業盈利,使衰退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專家們的分歧很大,但很少人會反對將小心謹慎(caution)納入2019年的關鍵詞,甚至不乏一些專家明確表示,明年亞太市場的表現都會好於美股。發聲的是一回事,外資們誠實的行動或許更值一提:深滬股通開埠以來,外資的一個主基調一直都是買入A股優質企業的籌碼。今年的下跌給外資們送了不少便宜的籌碼,截至上週五,這幾年該通道累計淨買入A股6390億,其中,僅今年便累計淨買入2915億。


明年A股會好嗎?

—— 完 ——

參考文章:

汪毅,潘京:美股下跌有所傳導,政策利好穩定A股情緒,風險溢價仍處高位:A股的盈利估值與風格切換系列四十五; 長城策略,20181224

Paul Davidson:Does the stock market sell-off mean a recession is coming?;USA TODAY,20181223

Evelyn Cheng:China’s stocks are set for a rocky start to 2019;CNBC,20181220

投資者自我修養:對比了中美800家藍籌股,發現了可怕的差距;微信公眾號,20181201

李蓓:企業盈利快速下滑才是A股見底的前提條件;第一財經,20181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