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的道与阳明先生说的理有什么异同之处?

老子说的道与阳明先生说的理有什么异同之处?

图为:王阳明教学

今日我就带大家走入“道理”这个传遍大街小巷的词语。

请原谅我每次大言不惭的在这对阳明先生的致良知进行分析表达。

小伙伴觉得有帮助的很好,每天看到会有那么几个人点赞会有新的关注用户,这无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会因为这个而做的更好,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讲道理!!!

从学术体系来讲,老子的道、朱子的理、阳明的心都是本系统的形而上最高者,学术思想都以此为原点和发端,由于时代精神、介入角度等的不同,道、理、心有不同的概念和含义,有联系但更多的是差异。另外,老子的道是在先秦时期的思想,新儒家是融汇道家、佛家思想的,这是有一定的承继关系~

万物一体如何形成的?

孟子所讲浩然正气的气又有不同,更多是精神层面的力量。总体来讲,从宋明以来,气便被认为是一种组成世界的质料,或基本元素,或基本力量。然而不同的思想体系,对“气”会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张载言,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宇宙便是由气的动静、聚合、沉降形成的。朱熹认为,理是形而上者,是无情不变的,气是形而下者,有凝聚、造作的特性,理和气共同作用形成宇宙万物,气是万物形成的质料因。

老子的道

老子的道,是化生万物的本源,是永恒不变的本体,是规律、规则的先天制定者,是那个一的源头;朱子的理本身不能创造万物,而是万物存在的本质原因,需要和气配合才能形成万物,此理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先天的道德规范,朱子的理甚至包含事物的性质、法则、规律等

阳明先生学

阳明的心是理的总括,是那个理之极至的太极,阳明学不是从宇宙发生论角度来阐述世界,阳明认为心是个体世界的发生者,这个心就是道,就是理的总成,这个心是个体世界建构的基础,是造天造地的灵明,是形而上的最高者。

学术建构

不同的思想家会有不同的学术建构,一般遵循三个步骤:

1、澄清概念;

2、设定判准;

3、建构系统。

另外,学术思想都有其脉络和传承,没有思想是凭空出现的,都有其批判和继承的关系,因此,哲学史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以上简而述之,希望有所帮助,晚安~

最后我想说,读王阳明谨记:

心学所讲格物是正事的意思,就是在良知的指引下,让所遇的事各得其正,这个过程需要正心、诚意的参与。这个意思是说,你在工作和生活中,能以一颗正心对待遇到的事情,发出真诚的意,这样就可以让这件事情得到正确的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