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就可掌握太極拳的真諦

一招就可掌握太極拳的真諦

太極拳是提高健康本能的自我修煉技術,其基本功法是意氣運動,通過意氣運動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通過練拳使人體賴以生存之氣沉聚于丹田,使“丹田”之氣充盈。然後氣的自然運行和練拳時以意領氣使氣循經運行,以疏通經絡,達到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祛除疾病的作用。中醫認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氣為百病之先”、“百病生於氣”之說。氣機失調、氣鬱、氣滯、氣虛、氣陷、氣逆、元氣虧虛、清氣不升、濁氣不降等等,都是常見病因。而且因氣之病,又可導致血分的疾病,即氣血不和的疾病。

太極拳動作多,複雜,也較難掌握。其實,太極只是陰陽的轉換,一通萬通,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就可以學習到太極的真諦。這裡介紹的是太極拳的雲手。

雲手是最簡單的宣肺法

一、動作要領

左手為掌,右勾手變掌;沉肘向上劃圓,由體中線向上與眉齊;向外劃下至襠再向上;腳原地不動,以腳跟為軸,腳尖隨手擺動;左手隨之循環,與右手相同。

右手到體中線,左手到左側;右手到上,左手到襠。成左右弓箭步。隨之循環。也可以抬起腳左右換步。

練習雲手對提高肺活量有很大的幫助,太極拳講究的是氣沉丹田,因此其需肺部力量加大,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提高肺活量內外都會很年輕。

雲手極有利上焦心肺氣機的宣達。其式上行時,前臂行於胸前,指不過眉,肘在胸肋,胸肌群、背肌群在肩、肘、腕、手的引動下,氣血循環加快,經絡暢通,可減輕心肺負擔。

上臂外旋劃弧,而四肢為清陽之本,可振奮培補胸中陽氣,在助肺司呼吸、助心行血、增強呼吸運動的同時,增大了肺活量,肺氣宣達無礙,氣行則血行,心肺循環得以改善,氣體交換充分,養分隨氣血溫潤全身。

二、雲手的功效

我們可以在觀察出,長期練習太極拳的人氣色要比不練習的人氣色好很多,而且抗衰老能力也比常人高,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太極拳能夠延年益壽的原因。

閉目靜心,雙手在臍稍上重疊,因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故也。掌心向上。將肺內濁氣呼出,深吸一口氣,同時兩手上舉齊嘴,也是一升一降。

兩手翻轉,手心向下,開始呼吸,然後兩手向下向裡推壓入於氣管,行至左右支氣管處將兩手分開,各自運化一側肺臟。因肺較大,宜多運化,而且不能有遺漏,所以要將肺的上下界在意識中分辨清楚,即使有手所不能到處,也因意有所存而得以運化。

肺最高點為肺尖,上界於鎖骨內側端以上,下界於肋膈角。在運化的同時,意想兩肺的大小、形狀,肺區呈一片銀白之色。還要注意體會運化時肺部的溫涼感覺和氣動效應。

肺氣的充足,使全身的氣機運行流暢,整體功能增加。肺又主皮毛,氣血的充足使人白裡透紅,氣色絕佳。

練太極拳可使呼吸逐步加深,實質上是腹式呼吸與肺呼吸相結合,通過橫膈上下鼓動,加強胸腹運動,對五臟六腑起到按摩作用。這是藥物達不到的效果。

太極拳的深長呼吸使肺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吸入較多的氧氣,提高了肺的換氣效率,同時增強了肺的彈性,這可使肋軟骨骨化率降低,胸廓活動度加大,對肺癌和肺氣腫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經常練習太極拳,在吐故納新、加強氣體交換的同時,對保持肺組織的彈性、胸膈活動度、肺的通氣功能都有良好的影響。

一所運動醫學研究所的資料顯示,練拳老人的肺活量較對照組大,胸圍呼吸差也較大。

科學研究表明,肺活量的大小與呼吸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長短成正比,呼吸波的長短粗細是體質強弱的重要標誌。

太極拳中深、長、細、緩、勻、柔的腹式呼吸,保持了“腹實胸寬”的狀態,增強了呼吸功能,能在保持一定呼吸頻率、不過分刺激呼吸系統的情況下,吸進大量的新鮮空氣。

這種呼吸方式使呼氣、吸氣都比較充分,加大了肺內氣體交換,有效地促進新陳代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