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一轉動就會“咔咔”響?這到底是不是病?

你活動脖子時會“咔咔”響嗎?或者你身邊有沒有活動筋骨時會“咔咔”響的人?會覺得他們特別酷,就像是武打片裡的熱身……

脖子一轉動就會“咔咔”響?這到底是不是病?

脖子發出聲音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肌腱韌帶和骨骼的摩擦:當關節活動時,肌腱韌帶也會滑動,尤其是當肌腱韌帶發生退化、彈性下降或者出現韌帶鈣化時,肌腱韌帶在骨骼表面滑動、摩擦,就會聽到咯咯響(小關節)。

2、氣體逃逸:在人體關節內,有一種叫做滑液的液體,是用來潤滑關節的。這種滑液內含有一些氣體並在滑液中構成氣泡。當拉伸關節時,滑液中的氣體急速跑掉,就形成響聲;

脖子一轉動就會“咔咔”響?這到底是不是病?

3、關節退化形成粗V的關節面:關節由於退化,本來是光滑的關節面變成了粗糙而不平整的表面,當關節活動時,相互摩擦就會發生響聲。

但是,在臨床上,我們可不認為發出武打片一樣的聲音特別酷,臨床上稱這種現象為頸椎“彈響”。彈響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彈響,另一種是病理性彈響。二者有何不同?

生理性彈響

一般來說,僅有彈響,外表無異常,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動障礙者屬於生理性彈響,就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擔心。

病理性彈響

不良的睡姿、工作坐姿、久坐、體育鍛煉以及頸椎的衰老等,導致頸椎部位的脊髓、神經與動脈受到壓迫,除了出現響聲之外,還會有疼痛、頭暈、噁心、眼花、上肢麻木現象。

除此之外,頸部肌肉過多或長時間保持靜止狀態導致損傷,局部出現無菌性炎症,都使得頸椎關節之間的接觸面變得不再光滑,從而發出彈響,也屬於病理性彈響。

脖子一轉動就會“咔咔”響?這到底是不是病?

脖子出現響聲除了要就醫確診、治療之外,日常保健更重要。改善坐姿、睡姿等,可防止頸椎病加重,熱敷可改善血液循環,緩解頸部肌肉痙攣。

如何區分生理性還是病理性

我們轉動脖子發出的響聲結束後:

1. 響聲清脆、單一、不重複;僅發生在關節受到突然牽拉或屈折時;兩次彈響之間,關節必須有一定時間的休息期;伴有輕微疼痛或不適感,彈響後常有輕鬆感。頸部的僵硬、痠痛得到有效緩解,屬於生理性彈響;

2. 得不到緩解,並且沒有不屬於上述情況的話,那麼就是病理性彈響了。

頸椎問題之所以複雜,很大原因在於其症狀反覆發作。要想保證頸椎的持續健康,增強頸部的抗壓性和韌性才是關鍵點。因此,有必要進行一些針對想較強的頸肩部局部功能鍛鍊,如“頸椎操”、“頸椎瑜伽”等。

脖子一轉動就會“咔咔”響?這到底是不是病?

晚上看電視的時候,你可以學一學大鵬展翅的動作來保養頸椎:操作者取站立位,輕輕彎腰至90度,將手臂向兩側展開,模仿大鵬在展翅飛行,但不可將頭抬起來,堅持5分鐘。這個動作可以幫助你增加頸椎部肌肉的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