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彈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隊“下餃子”

2019年1月16日上午,我國氫彈之父,能夠在國際核技術上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于敏院士逝世,享年93歲。關於于敏院士,這些年報道較多,大家也較為熟悉。其實給大家更大心理震撼的是,曾經我們以為是上一個時代的人們,還有很多依然生活在我們周邊。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隊“下餃子”

中科院於院士的網頁信息還沒有更改

應當說,與部分更為著名的兩彈元勳相比,於院士也算是年輕半代,不過,與近年國外媒體常常感慨於國內的科研人員普遍那麼年輕不同,於院士所在的時代,不是有足夠老科學家主動為年輕人鋪路,鼓勵年輕人更快成長,而是在缺少科研人員的情況下,很多年輕人不得不被“趕鴨子上架”。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隊“下餃子”

馬蘭基地

改革開放初期,在與世界先進軍隊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為了給經濟建設讓路,部隊還是開始了忍耐期,甚至是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部隊,如果只進行常規戰爭,同等數量的解放軍都難以與之對抗。但是,有了現在看來指標並不算十分先進,而且數量有限的核武器、遠程導彈,保障了國泰民安,保障了經濟建設獲得較大成就之後,今日的戰艦“下餃子”。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隊“下餃子”

馬蘭花

在那個時代,能夠有機會讀大學的,甚至出國留學的學生,普遍原先家庭條件較好,從利己主義的角度而言,與其拼盡全力撐起一個不知能否成功的農業國,顯然不如以“知識分子”的名義留在國外更舒服。但是,這些熱血中青年們,選擇了回國。而且回國也不是回到生活條件較好的大城市,而是投奔因新重新納入祖國懷抱建省而著稱的新疆。(後來改為自治區)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隊“下餃子”

1840年到1919年是個坎,到1964年則是另一個

在網上看到一段評論,說得特別好:

他名校畢業,有留學海外的經歷,即便是“土專家”,那也是天資聰慧。

他特別愛國,為了國家甘願隱姓埋名,奮鬥幾十載,最後給國家制造了許多好東西。

他即便退休後也要發光發熱,為國家培養人才。

最神奇的是這些事描述兩彈元勳中絕大多數人,都很符合。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隊“下餃子”

一副以一戰宣傳畫為模板創作的作品,原作說的是英國人,但是一戰那種狗咬狗ε=(´ο`*)))

1999年9月18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之際,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被定性為“兩彈元勳”,而算上今天日剛剛去世的于敏先生,僅剩3人健在。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隊“下餃子”

馬蘭核基地烈士陵園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

趙九章(1907.10.15~1968.10.26)。

郭永懷(1909.04.04~1968.12.05)。

錢學森(1911.12.11~ 2009.10.31)。

錢三強(1913.10.16~1992.06.28)。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

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

陳芳允(1916.04.03~2000.04.29)。

黃緯祿(1916.12.18~ 2011.11.23)。

屠守鍔(1917.12.05~2012.12.15)。

吳自良(1917.12.25~2008.05.24)。

錢驥(1917.12.27~1983.08.28)。

程開甲(1918.08.03~ 2018.11.17).

楊嘉墀(1919.07~2006.06.11)。

王希季(1921~ )。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

陳能寬(1923~2016.05.27 )。

鄧稼先(1924.06.25~1986.07.29)。

朱光亞(1924.12.25~ 2011.02.26)。

于敏(1926.08.16~2019.01.16)。

孫家棟(1929~ )。

周光召(1929.05.15~ )。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隊“下餃子”

前兩天捐出國家最高科學獎的錢院士,也繼承了前輩們德智雙馨的特點

兩彈一星元勳們只是當時拼盡全力的科學家們的代表,向那些默默無名的祖國脊樑,致敬。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隊“下餃子”

某次實驗的測控大廳,滿眼都是年輕人,但這一次,不是趕鴨子上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