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赤壁之戰”真實歷史

赤壁之戰是三國曆史上一次著名的戰役,在此戰役中,《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給我們描寫了許多傳奇的故事,比如說,諸葛亮巧借東風、草船借箭、龐統智獻連環計、黃蓋巧施苦肉計等等。但是真實的歷史又是怎樣的呢

還原“赤壁之戰”真實歷史

 雙方兵力懸殊不大

赤壁之戰,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說八十萬,那是虛數。古今史學界無一認同此數。

曹操南征荊州時,從十五六萬北方軍人中抽調出步兵八萬人、騎兵一萬餘人,但調集來南征的軍隊沒有全部都參戰。旱路運輸限制了出戰的兵力。在一條線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萬,超過此數,不僅道路擁塞,後勤也無法保障。

至於荊州兵,總數或許可達七八萬,但長沙、桂陽、零陵、武陵等南四郡僅僅被撫定,曹軍從來沒到過那裡,所能動用的就是集結在襄陽等地的二萬餘人。隨後,曹操又留徐晃駐紮樊城,令曹仁鎮守江陵。如此算來,東征進抵赤壁的曹軍總兵力約七萬人。

對於孫權方面,基本一致按照《三國志》的明確記載,是孫權給了周瑜三萬人馬參戰,而對於劉備方面,則多數以諸葛亮自己說劉備一萬加劉琦一萬合計兩萬為準。大致上均認為是孫劉聯軍五萬人參戰。以五萬抵抗七萬兵力,人們普遍認為赤壁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戰例屬實,但雙方兵力對比並不十分懸殊。

還原“赤壁之戰”真實歷史

赤壁之戰發生時間的爭議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十二月……公自江陵徵備”。這樣看來是建安十三年冬十二月發生的赤壁之戰。另有《三國演義》說的是十一月。但遺憾的是,這觀點的依據出現在《三國演義》,可信度無法與正史相比;而根據最具權威的《三國志》,應該是建安十三年十二月爆發的赤壁之戰。

在《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是全書規模最大、人物最集中的戰事,也是小說最為精彩的部分之一。雖然這些出神入化的故事情節著實精彩,卻不能作為真正的歷史來信任,這是我們在讀史和讀小說時應該引以注意的。

還原“赤壁之戰”真實歷史


赤壁之戰應為“赤壁—烏林之戰”

曹操的兵,大部分是從北方帶來的陸軍;小部分才是劉表次子劉琮送來的水軍(極小部分,是曹操在許縣鑿了人工湖訓練出來的水軍)。曹操的水軍分為兩路,沿江兩邊順流而下,陸軍也分成兩路,沿著長江兩岸,在陸地上行進,逼近赤壁。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的一天,沿著長江南岸行進的曹軍,與周瑜指揮的前鋒部隊剛一接觸,便受到挫折。這個接觸地,叫做“赤壁”,不叫“烏林”。烏林在長江北岸,赤壁則在南岸,兩地隔水相對。

南路的曹軍,在赤壁吃了虧。曹操立即下令,南岸的陸軍全部上船,駛向北岸,與原來沿著北岸而行的船靠在一起,上岸紮營。

曹軍退過長江後,全軍龜縮在北岸,固守陸口上游斜對岸的烏林,安頓傷病員。從赤壁到烏林,單就戰場形勢而言,曹操由進攻轉為防禦,周瑜由防禦轉為進攻。因此可以這樣認為,第一仗比第二仗更具決定意義。

這個歷史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赤壁之戰”,應該稱為“赤壁—烏林之戰”。在赤壁的兩軍相遇,只是一個序戰;在烏林的大燒大殺,才是決戰。曹軍的船與軍營是在北岸,黃蓋的大火燒的是長江北岸的烏林,不是長江南岸的赤壁。

後世的說書家未加深考,把赤壁的“赤”字與“火燒”兩字聯想在一起,以為赤壁之所以赤,由於火燒,其實,赤壁由於土質的關係,本來就是赤的。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曆史上具有極高文學藝術價值的名著,是作者在“尊劉抑曹”和“漢室正統”的思想指導下完成的。但在作為真正的歷史來認識的時候,我們要看到小說與歷史是有本質區別的。當然,小說的存在有它本來的價值,不唯消遣娛樂,也是作者時代背景的一種印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