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之农业起源

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迈出改造社会的第一步?远古社会从蛮荒走向文明的起点又在哪里?

在人类最初的数百年里,人们从茂密的森林中获得食物,经过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渐渐放弃了原有的狩猎采集活动,走出深林,由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国历史之农业起源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衣食来源,但在大自然中生活也伴随着生死之争,人类在自然中采集食物,很可能也是其他大型动物的被采集对象。除了丛林威胁外,让我们祖先走出森林的另一原因则是气候的变化,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冰川运动,寒冷使得人类的食物迅速减少,食物极度缺乏,史前先民迫切需要稳定的食物来源。

农业起源是我们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农业出现之前,我们人类对自然一直是被动适应。直至农业出现之后,我们就拥有了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

新石器时代伊始,随着第一棵人工种植的农作物结出粮食,第一头野猪被人工驯化,改变地球命运的农业文明,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历史之农业起源

在六千多年前宁绍平原,诞生了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稻作农业。2004年,考古人员对田螺山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较完整的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同时人们还发现了植物学家苦苦寻觅的古代稻谷,它们在地下已经静静沉睡了六千五百多年。

经过多次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得到几十万棵碳化稻米,同时带来了又一疑问,如此大量的囤积,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种植水稻,提高产能的?

中国历史之农业起源

发掘过程中,散落在地层当中的数十件特殊骨制物品,这就是农业起源发展过程中,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骨耜,它的主要用途是松土,反应生产力水平的一个最主要标志就是生产工具的形态或性能。骨耜和我们现代的铁质工具相比,效率相差并不大,因此骨耜的运用,对于当时稻作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以上都足以表明,六千多年前,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河姆渡人,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发展到使用成套稻作生产工具、普遍种植水稻的阶段。

中国历史之农业起源

在我国北方的代表作物则是谷子,在北方常见到的狗尾草就是谷子的雏形。谷子又名粟,在明代之前一直被列为五谷之首,明代因为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玉米、甘薯的引入才使得谷子种植减少。

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数量众多的远古生产生活工具。翻地用的石铲、收割农作物用的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甚至还发现了多个粮窖。

中国历史之农业起源

中国北方是小米的故乡,但今天我们中国北方见到种植最多的作物却是小麦。小麦起源于西亚,在距今约四千年左右传播到中国,并逐渐取代小米,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

至此,距今约五千到四千年间,粟、黍、水稻、小麦、涉及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源,全都出现在了中国。

中国历史之农业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