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收入2145亿,王健林却说万达已不是房地产企业,网友很不满意

近日,在万达集团2018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王健林以一纸万字报告道出了万达2018年的成与败。看似是将万达最真实的模样摆在内部员工及公众面前,却实力转变了万达的品牌形象,引发网友普遍吐槽。

去年收入2145亿,王健林却说万达已不是房地产企业,网友很不满意

那么,王健林的万字工作报告,到底都透露了那些信息呢?且听卫士蓝高端猎头一一道来。

万达不再是房地产企业?王健林:我们主要靠服务业赚钱

众所周知,房地产业在2018年颇为不景气,再加上其“重资产、周期长”的特点,百强房企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北京中弘股份、广州光耀集团、重庆喜地山集团……一大批知名房企正在陆续消失。

就连万达,在国内百强房企中的排名也已经下滑到了20名以后。但王健林似乎对这个下滑并不担忧,甚至可以说是满意。在总结大会上,王健林公开了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万达服务业收入1609亿元,占总收入的75.1%,而房地产收入仅占24.9%。

王健林表示,万达已经不是房地产企业,而是以服务业为主、有房地产业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这也直接坐实了万达从房地产行业剥离的转型之路,将坚持走轻资产战略。

但网友似乎并不买账,认为万达说自己不是房地产企业,就是个笑话。

去年收入2145亿,王健林却说万达已不是房地产企业,网友很不满意

将万达商业彻底从房地产业务中剥离,王健林哪来的底气?

很多人对万达的看法都还停留在两三年前,认为万达就是依靠房地产才得以维持下去。尤其当万达负债4000亿,抛售海外资产的消息传出时,更是有不少人觉得万达的强者之路是走到头了。

这恰恰也是王健林坚持转型的原因。单纯依靠房地产业务已经不足以支撑万达继续走下去了,王健林恐怕也已经意识到再不求变,恐怕万达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王健林在谈到万达为什么要转型时,提到房地产行业有两大缺陷。一是强周期性,好几年差几年,很多企业就在这个周期变化中死掉了;二是房子不是快消品,房地产现金流不长远。而王健林想要的是发展拥有长期稳定现金流、有科技含量的产业。

去年收入2145亿,王健林却说万达已不是房地产企业,网友很不满意

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这恐怕是所有企业都想要的。而万达将房地产业务剥离之后,还可以通过收租及文化产业来增加收入,尤其是收租这项收入,简直不能再稳定。这便是王健林放弃房地产业务的底气,说起负债他还说,企业负债大幅下降,“说万达海外要违约的人,恐怕永远要被打脸”。

如果说万达商管是核心业务,那么收租便是其中的重要力量。据万达公开的数据显示,其租金收入328.8亿元,占总收入的15.3%,而且还处于稳定增长中,远比房地产收入来的更稳定,更长远。王健林表示,万达租金收入如达到千亿,单凭这一条,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而其文化收入占收入的32.3%,已经远超房地产业务,主要包括其影视产业、体育产业、宝贝王三大板块。其中影视产业除万达影城之外,还制作了《唐人街探案2》、《正阳门下小女人》、《迷失太空》等口碑、收入俱佳的作品。

去年收入2145亿,王健林却说万达已不是房地产企业,网友很不满意

这也就代表着万达文化板块的收入,已经超过房地产业务了。卫士蓝高端猎头认为,万达商业如果不涉及一平米的房地产开发,也足以支撑其正常远转,其资金链风险也会相对降低。但是,这样的轻资产战略几乎就是完全靠品牌和管理能力来赚钱,18年下半年刚刚事发高管群体贪腐事件的万达,真的具备这样的能力吗?

高管群体贪腐,负面传言漫天飞,万达实力究竟如何?

万达高管群体贪腐事件,此前在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更是引发了一阵子的年底反腐潮流。有内部人士向卫士蓝高端猎头透露,此事万达自18年4月份便开始调查了,历时数月牵涉出区域公司、集团公司数十人,个别高管个人非法所得金额甚至超过了千万元。

去年收入2145亿,王健林却说万达已不是房地产企业,网友很不满意

虽然被查的人员只是万达管理团队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肯定不是唯一有问题的高管。万达要想走轻资产战略,其高管团队的能力及素质至关重要,万达的品牌很有可能会因为其中一人的糊涂而蒙上巨大损失,遭受重创。

而另一方面,万达还想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一方面是科技管理,另一方面是其将要进军的大健康产业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但是万达的起步注定其要做就要做高门槛生意,不是随便什么人才都有能力支撑其发展的,这就需要专业的猎头公司为其定制专业的人才方案。

你觉得万达的转型成功吗?将房地产业务边缘化的万达,还能走的长远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