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從諫如流的氛圍,也就沒有范仲淹因諫數次被貶謫的故事

歷史上要說真正一心為民一心為公的人物,范仲淹肯定算是標誌性人物之一。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膾炙人口,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憂國憂民情懷更是令人津津樂道。

沒有從諫如流的氛圍,也就沒有范仲淹因諫數次被貶謫的故事

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就是這樣忠貞不二的人物,卻數次因為針砭時弊,直言上諫而被貶謫。如果這件事放在今天,一定會被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恐怕很多人都會說這個人一定是腦子壞掉了,明明直言上諫沒有好的結果,偏偏還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諫,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嘛,是嫌自己活得不耐煩嘛。

當然,在當時,也有人勸過他,讓他少說話,少管閒事,只管自己逍遙自在就好。然而,他這樣一位胸懷天下,心憂社稷的人物,怎麼可能會因為怕丟官而放任眼前時弊而不聞不問呢?所以他對朋友說“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盡顯悍不畏死的凜然大節。

他因諫被貶謫,這幾次最為有名。第一次是因為反對皇帝率領百官在會慶殿慶祝太后的生日。第二次是由於反對廢除郭皇后的事,第三次是因不滿宰相呂夷簡把持朝政,培植黨羽,任用親信,因而上諫對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銳批評。但最終敗給了呂夷簡,所以在景佑三年時離開了汴京。而從這幾次的事件看,他上諫批評的可都是大人物,從皇太后、皇帝到宰相,這些都是當權派,不僅關係到個人的升遷進退,同時甚至關係到他的生死去留。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義無反顧。在他的心裡,在文人士大夫的眼裡,他在乎的只有對錯,生死也好,進退也罷,都在其次。

沒有從諫如流的氛圍,也就沒有范仲淹因諫數次被貶謫的故事

范仲淹敢於直諫且一心視天下為己任,因而才塑造了他一生的光輝,他的事蹟也因此流芳千古。范仲淹的聞名於世,不僅僅是他的敢於直諫,還有他的卓越政見,他是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別看他數次被貶謫,但是當時的黃帝宋仁宗對他的才華學識還是非常看重的,在慶曆三年(1043年),拜范仲淹為參知政事,並多次召見范仲淹徵詢天下大事。

其中最有名的當是他上疏仁宗的《答手詔條陳十事》,其中提出的“明黜陟、抑僥倖”等十件事,得到仁宗高度認可,並且詔書統一頒佈,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輔臣反對而作罷。由此,也拉開了當時宋朝有名的改革大幕。慶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議兵屯、修京師外城、密定討伐之謀”等七事,並奏請擴大相權,由輔臣兼管軍事、官吏升遷等事宜 ,改革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增加。新政實施後,恩蔭減少、磨勘嚴密,希圖僥倖的人深感不便,於是毀謗新政的言論逐漸增多,指責范仲淹等是“朋黨”的議論再度興起。後來反對聲愈加激烈,歷時僅一年有餘的新政被廢止,最後改革以失敗告終。

雖然這個改革是以失敗告終,但意義卻非同尋常,《答手詔條陳十事》即便放在今天來看,都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范仲淹不僅僅是敢於諫言,心憂天下,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律已的人。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調任知杭州。子弟以為范仲淹有隱退之意,便商議購置田產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卻嚴詞拒絕。後來,范仲淹自己個人出資購買良田千畝,讓其弟找賢人經營,收入分文不取,成立範氏義莊,對範氏遠祖的後代子孫義贈口糧,並資助婚喪嫁娶等用度。

有一點卻不得不說,范仲淹雖然數次因諫而被貶謫,而且他上諫直言的對象,在今天我們來看都是不可思議的。然而,他也只是僅僅被貶謫,如果是在政治氛圍不寬厚的年代,因言獲罪,因諫而丟腦袋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出,在當時的宋仁宗時代,政治氛圍還是很寬鬆的,對諫官的態度也是很寬容的。

沒有從諫如流的氛圍,也就沒有范仲淹因諫數次被貶謫的故事

我們讀歷史都應該知道,歷史上有一個貞觀之治,當時的唐太宗就特別能虛心納諫,在位23年,進諫的官員不下35人,其中魏徵一人所諫前後200餘事,數十萬言,他都從諫如流,形成了中國君主專制社會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風氣,也正因如此,才贏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由此可見,宋仁宗其實也是一位善於納諫的君主,如若不然,范仲淹還會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直言上諫的機會嗎?顯然是不可能有的。可以說,沒有從諫如流的氛圍,也就沒有范仲淹因諫數次被貶謫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